瀏覽單個文章
Ed.
Master Member
 
E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8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BEE
百戰雄師



主角是裡察伊根 故事是說抵抗 羅馬大軍被消滅的 斯巴達一族最後三百完人
決戰於海邊 沙灘上...............
這部影片是描述西洋上古史波斯帝國與希臘城邦的歷次戰役中,最為悲壯可歌的「溫泉(德摩比勒)關之役」。

關於此役之背景與經過,轉載資料如下:
溫泉關戰役是西元前480年6月,波斯和希臘兩軍在希臘中部溫泉關的又一次交鋒。
西元前490年,波斯帝國統治下的巴比倫各地發生騷動,埃及和利比亞爆發了大規模叛亂。一心想繼續對希臘戰爭的大流士,由於叛亂使他無暇繼續採取行動,不得不回軍波斯,可是叛亂尚未平息,他本人卻先死了。
大流士死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洗雪馬拉松戰役的恥辱。不過,擺在薛西斯眼前的,首先是平定叛亂鞏固皇位,恢複正常秩序,然後才有可能對希臘發動新的大規模遠征。
在鎮壓叛亂的基礎上,薛西斯經過四年的準備,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力量,其兵力據說僅陸軍就有一百七十萬人,加上騎兵、海軍以及雇傭軍、同盟軍共有二百六十多萬人,勤雜、後方保障人員還不在內。整個士兵大多是強征而來,包括許多不同民族。其中有穿著五光十色長掛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和米西亞人;有頭戴銅盔手拿盾牌木棍的亞述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獅子或豹子皮,用紅白顏色塗身,使用棕櫚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尖的矛的埃塞俄比亞人;還有頭包狐狸皮,身穿紅斗篷,手拿標槍和盾的色雷斯人;另外還有帽盔上裝飾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軍人員龐雜,武器服裝各異,語言不同,習慣不同,真是五花八門。
除此之外,還有戰艦一千二百餘艘,其他船隻三千艘。為保障水陸兩路暢通,還開鑿運河、架設橋樑、沿途設立兵站。
西元前480年春天,一切準備完畢。四十六國大軍會合于阿比杜斯,薛西斯檢閱了百萬大軍,然後率領陸海軍向希臘進軍。波斯軍到達赫勒斯蓬特海峽,薛西斯命令隨軍工程保障人員在海峽上架設浮橋。工匠們把三百六十多艘戰船排列起來,用粗大的纜繩連接,船上鋪上木板成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船兩邊裝上欄杆。浮橋造好後,薛西斯坐乘一輛八匹馬拉的戰車,率領陸軍渡過海峽。浩大的隊伍用了整整七天七夜才過完。接著指揮大軍分水陸兩路,沿愛琴海北岸向西挺進。
這時,雅典也做好了充分準備。在這十年內,雅典人一直沒有放鬆戒備。雅典執政官、民主派領袖泰米斯托克利認為只有擴大海軍力量,才能把波斯人相拒於愛琴海之外。因此,他力排眾議,專意擴充雅典海軍,建造了一百多艘三層槳座的大艦,並徵集水手,日夜操練,以防波斯軍入侵。強大艦隊建立,使雅典海軍一躍成為愛琴海上第一流海權強國。
大敵當前,雅典民主派領袖泰米斯托克利立即在科林斯召開大會,聯合三十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並推選斯巴達王李奧尼達擔任希臘聯軍總司令,聯軍的陸軍以擁有最強大陸軍的斯巴達為主,海軍以雅典為主。然而,儘管希臘人組成了空前的抗拒外侮的大聯合行動,但他們的實力與龐大的波斯軍相比,仍處劣勢。
敵眾我寡,如何克敵制勝,希臘聯軍對敵人進行了詳細的偵察和充分籌畫。起初,希臘聯軍主張在色薩利組織抗阻波斯軍,但由於不敢相信色薩利貴族的忠誠,就放棄了這個計畫。最後決定把戰爭選擇在希臘中部要塞德摩比勒一帶,同時以海陸兩軍夾擊波斯人。其計畫是,希臘聯合艦隊駐守優卑亞半島的阿忒米西翁,由泰米斯托克利指揮;陸軍集中於德摩比勒,由斯巴達王李奧尼達指揮,約七千人準備死守德摩比勒,阻止波斯陸軍進入希臘中部,迫使波斯海軍孤軍作戰,然後在海上以優勢的海軍與波斯軍決戰。因此,能否守住德摩比勒,對於奪取勝利具有重大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
*****我始終反對戰爭,除非為了和平的緣故--格蘭特*****

Miss July: I'm the girl. Why do I have to carry everything?
Steven: I support Women's Lib. don't you?


台灣新文化紀念館 96.10.18~96.12.25

台北市寧夏路89號大同分局3樓
舊 2003-05-22, 04:05 A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