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海豚兄難得激動喔!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
轉貼:by聞天祥
不曉得你有沒有好奇過:提姆波頓、山姆雷米、布萊恩辛格這些過去十足叛逆的「怪雞」導演,為什麼要跑去拍「蝙蝠俠」、「蜘蛛人」和「X戰警」?
除了擠身「主流」以外,難道他們甘願放棄創作的快感,乖乖地被好萊塢大老牽著鼻子走?
其實仔細閱讀這幾部影片文本,無不發現傳統的美式漫畫英雄到了他們手裡,全數變成了身不由己的悲劇人物。只能用一次又一次的救難行動來向愚昧的大眾「輸誠」,以出身入死來化解多數人對他們的誤解和排擠。炫麗的特效與聲光,像個障眼法或吸引人的糖衣,戳破了,內在其實苦澀得很。
所以我並不認為這幾個導演僅是「乖乖就範」。
讓我們先回到2000年的「 X 戰警」。漫畫版的「 X戰警」是1963年的產物,作者史坦李創造了一群擁有特異功能的變種人,其中有正有邪,由「 X教授」領軍的 X戰警是一群誓言保護人類的正義之士,相對的因痛恨人類排擠與壓迫而決心與人類作對的「萬磁王」,則理所當然成為邪惡的一方。然而布萊恩辛格導演的電影版,則在表面的正邪對抗之外,更強調比人類還優秀的變種人,不論投效 X教授或萬磁王,都必須面臨身為少數,而被人類質疑、打壓的弱勢痛苦。
所以你可以看到「 X 戰警」第一集的開場,簡直就像「辛德勒的名單」開場,導演刻意將變種人和猶太人在二次大戰期間慘遭迫害的歷史記憶連成一氣。然後美國議員在議會危言聳聽挑動民眾對變種人的恐懼,並揚言揪出已融入正常生活的變種人,則和麥卡錫議員在二次戰後發動「非美運動調查委員會」所行的白色恐怖,如出一轍。再仔細想想,這麼多 X戰警,導演為何在首集特別突出手腕裝有超合金鋼爪的「金剛狼」和藉由身體接觸就能吸收別人能力與精力的「小淘氣」這兩號難以與人「肌膚相親」的角色?或者刻意邀請影壇同志耆宿擔任演出被打壓最厲害的變種人領導者(飾演萬磁王的伊安麥克連是英國著名的出櫃同志)?這些選擇又讓本片角色的隱喻功能,與同志論述產生交點,而變得更加耐人尋味。
這種解讀離奇嗎?從作者論的角度來看,布萊恩辛格過去所有作品(媒體風雲、刺激驚爆點、誰在跟我玩遊戲)無不涉及同志曖昧,「 X戰警」儘管花了七千五百萬特效費來掩飾,辛格暗渡陳倉的手法,仍然可鑑。你當然可以把「 X戰警」看作是一部特殊造型大會串,擺明要拍續集,充分利用電腦特效的典型好萊塢商業電影;也可以試圖理解本片從漫畫轉變為電影的意義,以及布萊恩辛格隱藏在這些面具、暗器下的弦外之音。
但老實說,我原先並不是那麼看好2003年的「X戰警2」,也因此更驚訝觀影的感受超乎預期。辛格顯然因為首集的賣座而在續集裡抓到更多的主導權。除了導演及故事構想之外,也在監製部門「參一腳」,以致於在詮釋的角度上,不僅得以延續首集的某些獨特觀點,也不必再細說從頭,甚至加入更多角色來闡釋他的人性觀與世界觀。因此,沒看過首集的觀眾是否能跟上本片節奏抓住各角色的關係與專長,有待考驗(儘管他已經刻意在前半部稍微放慢影片的步調)。
這回布萊恩辛格拆解美國漫畫二元對立論,並試圖從中尋找道德曖昧性的工程,顯然更加浩大。先是一場變種人刺殺美國總統的戲,再度引爆了人類對變種人的高度疑慮,於是負責監管上集被俘的「萬磁王」的軍事領袖史崔克(由在「少男初體驗」表現卓越的老牌男星布萊恩考克斯飾演)總算師出有名,得以清查變種人學校,進而逮捕所有變種人。而不為人知的是史崔克的獨生子其實也曾是個變種人,還是個能製造各種幻象的能手,父子之間的愛恨情仇、殘害利用,其實也是本片的悲劇爆點之一。
在人類再度興起消滅變種人的噪動下,看似正邪不兩立的「 X教授」與「萬磁王」反而更像鴿派與鷹派、主和與主戰的不同陣營而已,彼此之間其實有更細微的情感鍊結與同病相憐。而受人尊敬的「 X教授」在被奸人所害下,甚至差點成為既可以毀滅變種人、也差點消滅全人類的恐怖力量,從中看得到導演的視野並不平板,甚至有點調皮的作弄「權威」的趣味。
在這種富含曖昧性又具有一定包容力的基礎上,新加入的「藍魔鬼」(由能編能導能演的亞倫康明飾演)也變得不如外型恐怖,相反地,他對於信仰誠摯得宛如修士、天使,讓邪惡與善良在同一個角色身上,發生辯證。有趣的是,他和同樣擁有一雙異於常人的眼睛的「暴風女」除了有淡淡的情愫滋生,兩人在論及如何看待人類對他們的排擠時,也出現了受壓迫者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而具有瞬間變成他者能力的「魔形女」,在這集也遠比上集出色,主要原因即在導演突出了她無法以本尊面貌博得意中人青睞,只能以變身誘騙,變色龍般的技能在此益加凸顯了她單戀的痛苦。甚者,能夠讀心、甚至隔空控制物體的「琴葛雷」,夾在舊愛新歡之間,最後卻選擇以犧牲自己拯救眾人的時刻,也辯證了愛的意涵。同樣的,「金剛狼」被迫殺死跟他擁有一樣身體結構的對手「死亡女」(由華裔女星胡凱莉飾演)時,那種「自毀」與「重生」的意義,也呼之欲出。
值得注意的是,從 X教授、萬磁王這兩大領導人,到金剛狼、獨眼龍、琴葛雷、暴風女等青壯輩變種人,這集也從小淘氣延伸,出現了大量兒童及青少年變種人,其中又以愛慕小淘氣的「冰人」和老是沈不住氣的「火人」特別被凸顯,暗示了變種人之間的意見對立、以及與人類的矛盾關係,將要持續下去。
不變的是自以為正常的人類,如何以無知和恐懼,醞釀成恐怖的「多數暴力」。「 X戰警」都是「變種人」,他們可以是同志、外籍人口、甚至 SARS 病患﹍﹍!因為電影體現的正是少數族群被妖魔化、污名化的處境。布萊恩辛格非常清楚他要拍什麼,進而不厭其煩在尾聲透過角色之口道出:「變種其實是進化的表徵。」弦外之音則在批判多數人對異己的傾壓迫害,既無知又自私。本片在提供聲光快感與想像力之餘,也在作人性的檢測,而且比第一集更加複雜多元,恐怕也是造成這部電影必須以整整兩小時的長度來承載內容的原因。
我不敢保證在這個時候進戲院是個好主意。但是當我在量了耳溫、用了乾洗手、帶著口罩,進戲院看「 X 戰警2」時,彷彿看到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