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nzcym
練功再練功, 思考又思考。歷史上至少有兩~三個戰例是採取不同的思考
方向來面對這一問題(陶朱公 "人棄我取 人取我棄"; 孫子兵法 "避實擊虛"
, 田忌賽馬{故意輸掉一場, 但是總戰績是三戰二勝} )
|
採取不同思考方式是沒錯啦,但是套在該不該延畢考研究所之問題上就不合宜了,因為歷史上那些案例,其實都是非常有智慧的策略,然而,關於考不考研究所,牽涉的也就是要不要累積「學歷」和「專業知識」的本錢罷了,不去唸的人,在「學歷」和「專業知識」的戰場上就是輸,只能避往其他戰場爭雄,這也不是什麼多有智慧的策略,說穿了就是唸書唸不過別人,如此而已。
(註:在職場上也是可以學到專業知識,但學校畢竟是比較有系統,而且也是入場卷,你不可能不去唸個台清交碩博士,就妄想能進台積電才去學專業知識)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nzcym
所以當在學力方面不足以取勝時就該從拼學力的戰場撤退; 那就投入
拼實力的戰場拼吧。(看看比爾蓋茲的學歷吧, 不過他高中時就投入
資訊業 用VAX assembly寫BASIC)
"若如閣下般高人想必一定不在此範疇之內。" => 比爾蓋茲當時不是高人
不過他放棄學業並不是放棄自己, 而是他體認到當時的學校教育已經無
法滿足他對未來的需要。當然是不要回學校學習沒有效率的游泳方法,
而是放手先去游一圈再說; 暫時的上岸只是浪費時間進而失去捕捉勝利
的機會, 事實證明他的方法也不錯。
|
這跟"史實"不符喔....
比爾蓋茲棄(大)學不唸,並不是什麼「當時的學校教育已經無法滿足他對未來的需要」,而是他當時已有在作事業,他為了抓住難逢的商機,才決定先終止學業,而把所有時間精力投入他那個當時充滿無窮潛力機會的事業,打算等到以後再回來補唸學位(不過他始終沒再回去,也不必要,光是榮譽學位就拿一堆了),所以他是為了抓住事業上的機會而棄學,而非他的學校教育怎麼了。
當然也不是從拼學歷的戰場撤退了.....
現在講求專業知識能力的職場領域,沒學歷很吃虧,而要學比爾創業的話,只能說....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