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R BT.601 是一個規格,裡面規範了類比影像資料轉為數位影像資料的一些格式,譬如說顏色形式(YCbCr, RGB),取樣構造(4:2:2, 4:4:4),取樣頻率(YCbCr 4:2:2 的話是亮度 13.5 MHz,色度 6.75 MHz),sample 數,aspect ratio,數位化格式(8bit or 10bit PCM option),還有資料範圍... 等等。DVD 等影音媒體都是遵循 ITU-R BT.601 的規範在製作的。
其中的資料範圍,ITU-R BT.601 規定 Y(亮度)的範圍是 16~235,C(色度)是以無色=128 為中心,範圍 16~240,RGB 則是 16~235。也就是說在 ITU-R BT.601 裡面,全白是 235,全黑是 16。(其中 0 和 255 拿來作同步,除此之外,可以有超過 235 或低於 16 的資料,但是不保證能夠被顯示出來。也就是說即使有 R(240),G(240),B(240) 的訊號,但是在電視上看,不保證能夠顯示出比 235 更白的白色出來。基本上遵循 ITU-R BT.601,動態範圍只有 16~235)
而在電腦上,RGB 當然都是 full scale,0~255,保留全部的動態範圍。所以 DVD 或 VCD 拿到電腦上看,會覺得對比不足,色彩不夠鮮豔。
因此若要在電腦螢幕上看起來好看,或者說要接近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表現,就要作 ITU-R BT.601(CCIR601)補正,將原本的 16~235 的動態範圍,擴展到 0~255。
如果補正之後亮得太過份,可以再調整對比,稍微降一點回來。
您有沒有覺得開了 ITU-R BT.601 補正之後色彩比較鮮豔漂亮?
(可以即時 check/uncheck 這個選項作比較)
其實不用用 AviUtl,TMPGEnc 也有這個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