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管地不管人 休耕補助肥了誰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6433)
|
---|
管地不管人 休耕補助肥了誰
一年100億補助還真他x的凱,比起軍公教人家至少是工作幾十年退休,這種補助更是莫名其妙..很多有錢有勢的買塊地以地養地就能領國家錢
這種改革卻沒人叫???? 台灣從一九八四年推動休耕政策,近卅年來,休耕土地面積成長了卅五倍,被領走的休耕補助高達一千三百多億元。台灣休耕補貼政策,不僅讓良田荒廢,「認地不認人」的制度更是一大漏洞,造就了「合法」的休耕大戶。聯合報今起一連兩天刊出調查採訪,從制度面與實務面探討台灣扭曲的休耕政策,提醒政府正視並解決這個有違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為台灣的農地保留活力與生機。 台灣實施近卅年的農地休耕補助制度,目前因「管地不管人」,只要持有農地,不管是否為農民都可領取補助,結果讓沒耕種意願的大戶,一年坐領數百萬元,形同變相補助「養地」。 休耕獎勵減半新制元旦上路,鼓勵農民至少「做一期休一期」,不要讓土地荒廢;土地仲介業者指出,如果現行補助政策不改,即使補助款減半,養地「合法」領取補助的不合理現象恐難絕跡,農委會希望新制活化農地的效果,勢必打折。 農委會一年花逾一百億元補助休耕,卻肥到非農民。立委丁守中日前指出,全台休耕大戶第一名在台東(土地所在、非戶籍),休耕面積達廿九公頃,以每公頃一年九萬元補助計算,每年可領兩百六十一萬元,五年領走一三○五萬元。 本報追蹤調查,除這名林姓大戶外,桃園縣還有一名土地開發公司負責人,申請休耕逾廿公頃,五年領走九九○萬元,但他受訪強調,「我是合法領取」。 二○○○年政府修改農業發展條例,不具農民身分也可買賣農地,大批非農民進入農地買賣市場;因此,養地者可以「不合理但合法」領取休耕補助金。 而且補助標準「管地不管人」,持有農地者不管是否為農民,只要農地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包括一九九四至二○○三年間曾種稻一年以上;曾休耕、轉作;或曾契作甘蔗,都可領取。 不合理的補助,除了造就千萬養地大戶的亂象外,宜蘭地區許多農地待價而沽,在還沒有蓋豪宅前,先建面積狹小的「狗農舍」,依法一樣可領取獎勵。「沒辦法,公務員只能依法行政」,宜蘭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康立和無奈表示。 「以前管地管人,現在管地不管人」,桃園縣農業局長曾榮鑑說,管地不管人遇上不守法或投機者,農地問題就會層出不窮;他認為農地應嚴格限制做農業使用,休耕補助減半新制上路,管地不管人的政策也應同步檢討。 http://tw.news.yahoo.com/%E7%AE%A1%...-195700117.html |
我的想法是這樣
既然那些人不想種 不如就由政府租下來給失業的人(像小弟我去種) 種好的農產品就政府拿去賣或是拿去給低收入戶 然後農夫領固定薪資 要休耕也OK 反正就請這群農夫換到下一個地方去 因為地也不是農夫的 前陣子不才說 政府花錢去給低收入戶買便利商店的食品? 與其這樣不如乾脆請人來種田把農產品給低收入戶不就得了 而且政府一次大量的租 才能將零散的農地合再一起 方便機械化耕種 |
引用:
農業也是需要技術的,技術有很大的難度, 再說就算地租不用錢,還有整地,育苗,除草,農藥,收成...一堆成本, 如果真的有這麼好賺, 農民哪捨得休耕啊? |
引用:
這作法的農產量令人憂心 |
一公頃=約3000坪~~~九萬
一坪補助30元 好像沒18%好賺 |
引用:
如果農地轉成建地, 那就不是18%, 可能是1800% |
問題的重點是"種田無利可圖",休耕補助說真的不算多。有利可圖的話,就不會有人要休耕了。
|
如果休耕不補助、這些農地勢必會去移作其它營利用途
勢必會造成更大的農地破壞(如被傾倒廢棄物) 如果日後有緊急情況需要復耕時要怎麼辦 補助財團、科技產業不見政府這麼ggyy 還是看到政府把錢送給了窮人在眼紅~ |
引用:
如果...好大的一頂帽子扣在頭上 :flash: "如果"我撿到威力彩的頭獎彩券,後半輩子就不用愁了 :yeah: ,問題是這機會有多高? 我覺得重點要放在該補助那些人,例如只補助以前有耕作事實的人,或者排富等,這些都可以討論, 畢竟農夫耕作大半輩子,卻沒存到多少錢,到老無力耕作也沒退休金可領,政府適度補貼也合乎社會福利的原則 |
如果想用此轉移鬼島軍公教擁有世界頂級退休所得替代率的弊端,我只能說失敗 :unbelief: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