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經濟學人報導「親北京」媒體購買壹傳媒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2434)

JimyKing 2012-12-02 04:13 PM

經濟學人報導「親北京」媒體購買壹傳媒
 
新頭殼newtalk 2012.12.01洪聖斐/編譯報導

「米果吃蘋果」不僅在國內引起傳播學者的憤怒、讓學生在冒雨上街抗議,也引起國際媒體注意。《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美國之音、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路透社、法新社這幾天紛紛刊出相關報導。《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不例外,在今(1)日出刊的最新一期中,報導「親北京」的媒體高層參與購買壹傳媒之事。

《經濟學人》的報導指出,媒體併購經常會上頭條,但很少會像《蘋果日報》交易案這樣引起群情憤怒。買家是一群本地大亨,包含了一位「親北京」的媒體高層。這就引起世人擔心,台灣的媒體將會變得較不多元、較不活潑,而且較不批判中國政府。

《經濟學人》的報導說,《蘋果日報》擁有3百萬讀者,在臺灣市佔率約40%。其他的競爭對手不是向北京鞠躬哈腰,就是不斷重複地談台獨;但《蘋果日報》都沒有這樣做。這家媒體提供重口味的新聞和犯罪報導,並且肆無忌憚地揭露政壇醜聞。

這篇報導提到,參與這次交易的買家,包含了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的總經理蔡紹中,並且指出他的父親蔡衍明控制了台灣數家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包含「親北京」的《中國時報》。蔡衍明以支持北京政權聞名。他曾告訴《華盛頓郵報》,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的死難人數被誇大了,並且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兩岸統一。

該報導也稱,隨著黎智英離去,世人擔心蔡衍明的控制力會變得太大,壹傳媒在新東家的掌管下,會變得比較不敢去惹惱中國共產黨。為此,學生走上街頭示威。親近蔡衍明的人士則否認他是北京的走狗(stooge)。

《經濟學人》最近才因「Ma the bumbler」的報導,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今天這篇講到「親北京」的報導,可能又會引發一連串的辯論。

http://tw.news.yahoo.com/%E7%B6%93%...gccmt-container

semmy 2012-12-02 04:23 PM

如果當初是郭台銘出錢買下壹傳媒,現在不知道會是怎麼回事?!

azteq 2012-12-02 04:32 PM

引用:
作者semmy
如果當初是郭台銘出錢買下壹傳媒,現在不知道會是怎麼回事?!


仙貝被反,或許和之前中時系統走樣有很大關係
你提的這個問題倒是蠻有趣的......
看要不要建議蔡兄把股份轉賣給郭董看看會怎樣

JimyKing 2012-12-03 03:44 PM

照這勢頭走下去,民進黨說不定要被迫放棄台獨黨綱,避免會牴觸中國政府的議題
接下來,民進黨除了打階級議題,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跟國民黨做出差異化了
我猜,不管局勢如何發展,階級鬥爭會是台灣未來10年主軸,統獨問題八成會被擱一邊

semmy 2012-12-03 04:09 PM

引用:
作者azteq
仙貝被反,或許和之前中時系統走樣有很大關係
你提的這個問題倒是蠻有趣的......
看要不要建議蔡兄把股份轉賣給郭董看看會怎樣

要賣高畫質的電視,就要先把高畫質的媒體來源準備好,透過媒體的渲染,才能有好的銷售業績啊! :laugh: :laugh: :laugh:

一心 2012-12-03 04:17 PM

引用:
作者JimyKing
新頭殼newtalk 2012.12.01洪聖斐/編譯報導

「米果吃蘋果」不僅在國內引起傳播學者的憤怒、讓學生在冒雨上街抗議,也引起國際媒體注意。《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美國之音、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路透社、法新社這幾天紛紛刊出相關報導。《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不例外,在今(1)日出刊的最新一期中,報導「親北京」的媒體高層參與購買壹傳媒之事。

《經濟學人》的報導指出,媒體併購經常會上頭條,但很少會像《蘋果日報》交易案這樣引起群情憤怒。買家是一群本地大亨,包含了一位「親北京」的媒體高層。這就引起世人擔心,台灣的媒體將會變得較不多元、較不活潑,而且較不批判中國政府。

《經濟學人》的報導說,《蘋果日報》擁有3百萬讀者,在臺灣市佔率約40%。其他的競爭對手不是向北京鞠躬哈腰,就是不斷重複地談台獨;但《蘋果日報》都沒有這樣做。這家媒體提供重口味的新聞和犯罪...


從《經濟學人》最近的一連串文章大意如下:

1. 馬英九是笨蛋
2. 馬英九親中
3. 旺旺親中
4.《經濟學人》不希望旺旺買蘋果
5.《經濟學人》對台灣政治很有意見

-------------------------------------------------------------
看的出來《經濟學人》不希望台灣與大陸友好 :jolin:

假若真時真亦假 2012-12-03 04:18 PM

引用:
作者JimyKing
照這勢頭走下去,民進黨說不定要被迫放棄台獨黨綱,避免會牴觸中國政府的議題
接下來,民進黨除了打階級議題,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跟國民黨做出差異化了
我猜,不管局勢如何發展,階級鬥爭會是台灣未來10年主軸,統獨問題八成會被擱一邊

台獨不是某黨的神主牌、命根子、甚至是靈魂,怎麼可能擱一邊。

況且老共時常會對台灣弄一些統一的小動作,那個黨就會自動用台獨的作法回擊,不管其有沒有執政,若執政則會回擊的更兇,如此不斷你來我往的加碼,然後就、、、、
 
 
 

gop 2012-12-03 07:34 PM

為何沒有台派出資買下
就跟當時的宇昌一樣
明明手中有50億 :laugh:

sclee 2012-12-03 08:11 PM

政治黑手掌控主流媒體 以及媒體老闆背後出錢支持政治人物的事 大家都這樣幹
老共只不過跟老美學習而已

水果老闆跟老美關係密切 經濟學人為何不敢報導 得罪不起老美?

早前維基解密已解出老美跟香港反對派人士以及肥佬的關係 香港水果數字和肥佬本人一慨不予回應
=====================
黎智英黑金風雲帷幕後露出美國政界身影

星島環球網消息: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鉅額政治獻金文件經Foxy軟體外泄,掀起“黑金風雲”。在是次“黑金風雲”中扮演“中間人”角色的壹傳媒動畫有限公司商務總監Mark Simon,被踢爆是美國政界在香港的“代理人”之一。其身為共和黨香港支部主席,並多年來代表黎智英向香港的泛民政黨,以至美國政治組織捐出持續的“獻金”,反映黎智英與美國政界過從甚密,加上早前維基解密披露的美國駐港領事館的外交機密電文中,力證包括黎智英在內的“港版四人幫”,挾洋勢力在香港掀風搞雨,顯示是次“黑金風雲”絕非“空穴來風”。
 
香港《文匯報》報道,在接獲透過Foxy傳送的黎智英政治巨捐的“明細表”中,已發現Mark Simon的影子“無處不在”,其中一份文件是黎智英、Mark Simon送捐款給公民黨前黨魁余若薇的工作表格,而今年4月18日,黎智英向民主黨捐款2萬,當時Mark Simon就“建議”,應以電腦加密程序購買有關捐款的銀行本票,明顯是不想被人知道黎智英向民主黨捐款。

究竟Mark Simon是何方神聖,竟可在“捐款門”風波中扮演重要角色?據最新一期《東周刊》報道,Mark Simon其實“來頭不小”:他表面上只是壹傳媒集團旗下的一名高層,但據可靠消息透露,Mark Simon出身上等家庭,父親在美國政府部門工作,他本人亦在被視為美國“外交官搖籃”的華盛頓佐治城大學畢業,其後更到美國海軍服役,但負責的不是上前線打仗,而是專門做情報工作。在退役後,他曾從事航運生意,其後“輾轉”來到香港從商,並加入美國商會,預計是他以“從商”來掩飾其敏感政治身份,並方便他“自然而然”地“搭上”黎智英。

報道續指,Mark Simon是共和黨員,更屬共和黨香港支部現任主席,而他同時擔任黎智英的幕後“政治代理人”:黎智英捐款給政黨一切由他代辦外,過往香港泛民政黨若要在《蘋果日報》登****,一律要經他批核,而由2003年開始,他亦不斷以壹傳媒及《蘋果日報》高層身份捐款給美國政壇,過去8年捐款超過20次,單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他就先後3次捐款給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對撼奧巴馬,難免令人有所聯想。《東周刊》曾就是次“獻金”事件的種種疑點試圖聯絡Mark Simon解釋,但對方未有回應
http://la.stgloballink.com/hk/20111...26_1658793.html

假若真時真亦假 2012-12-03 10:20 PM

維基百科 臺灣電視公司

2007年3月25日,富士電視台秘書處調查役長谷川澄男公開指稱,新聞局長鄭文燦在該年1月17日與台視日資股東餐敘時,期望富士電視台把其台視股權轉讓給《自由時報》;他也指稱,當時在場者還有經濟部長陳瑞隆、《自由時報》發行人吳阿明、《自由時報》社長林鴻邦、《自由時報》副總編輯鄒景雯;他諷刺,這場餐宴若發生在美國或日本,早已構成政界醜聞。3月26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決議暫緩台視公股釋股案,並通過成立「官股釋出調閱小組」以進行調查;同日,台灣團結聯盟(台聯)立法院黨團公開批評鄭文燦「牽猴仔」(閩南語「當掮客」之意),並質疑民進黨執政的陳水扁政府「又想回到以前白色恐怖時代,不聽你的就不行」,並要求鄭文燦與陳瑞隆「若不公開道歉,就下台負責」;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公開批評陳水扁政府「公然介入、幫助特定媒體搶攻新聞版圖」與違反「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並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調查「《自由時報》是否已成為民進黨的黨報」。4月1日,媒體改造學社(媒改社)發表聲明稿批評,陳水扁政府毫不避諱介入台視釋股案,新聞局扶植友好力量進駐台視,媒體集團競相角逐台視,違反「黨政軍退出媒體」、「廣電媒體民主化」的原則[73]。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2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