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4-3400與F1A55-M開箱簡測 & MSI Media Live改裝全紀錄!(圖文很多)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7972)

晉雲 2012-07-31 04:55 PM

A4-3400與F1A55-M開箱簡測 & MSI Media Live改裝全紀錄!(圖文很多)
 
話說前幾個禮拜的星期六晚上,運氣很好的看到了原價屋特價的MSI Media Live

便入手了一台來玩玩看

其實很久之前就有組台HTPC的想法,只是一直沒有很好的理由可以入手

(被看到又會被念在亂花錢了XD)



不過呢…機器送到之後,裝上從同學那邊拿來的4200+卻發現…1080P根本跑不動,只能跑720P

而古董晶片組6150LE+n430搭上SSD的效能也很糟糕…

(好啦…我承認我一直以來都是用INTEL,AMD的幾乎沒碰過)

況且光待機就快60度也真的太熱了,塞進電視櫃大慨就熱當了吧

其實一開始買這台時,也有想過只留機殼、POWER、光碟機而已

其他的部份全部換掉(畢竟HTPC用的這三樣也不便宜,1490買上面三樣也夠本了)

原本想說能省則省,先用4200+試看看,但既然這樣,那就只好再花點錢解決啦…


想了許久,有了以下兩個方案

1.INTEL G530+H61+G610

2.AMD A4-3400+A55

原本是中意G530+H61的組合,畢竟自己的桌機是G840+Z68

不過INTEL的內顯不知道怎麼搞的
播放器選用EVR C/P模式播放影片的鋸齒狀有夠明顯,但選用EVR的字幕又很醜

這樣是必得再加一張顯卡,但又會讓預算增加,而且加顯卡還得多買轉接版

PCIE這種高速界面用轉接版我實在不太放心,怕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況且2000元內的H61板子實在很兩光,都東缺西缺的

所以就選擇方案2了



抱歉前面話多了一點,那接下來就看圖說故事吧∼



這是機殼內原本的樣子,出廠時已經有做整線



這個機殼有價值的地方就在這前面版,它可是VFD顯示面板+WIFI+BT多合一呢(上面那是遙控器接收器)



拆下來看,裡面用了一顆GL850的USB HUB晶片來連接上面說的裝置



無線網路部份是採用RALINK的RT2571WF



接著是今天的主角



先來看記憶體吧,我是選了金士頓的低電壓DDR3-1600 8G kit

型號是KHX1600C9D3LK2/8GX

雖然說HTPC用這個好像太好了點,不過APU搭上1600效能會比1333好些

而且價差比一般的多不到300元,當然選這個啦

偷拆開來看裡面的顆粒是…HYNIX的(嗯?居然不是美光的)

查了一下SPEC,該顆粒是原生1333 1.35V,看來是特挑過才能上1600



再來是主機版本體

目前台灣市場上FM1主機板選擇不多的情況下,F1A55-M可說是個好選擇
因為…2000以內有4DIMM,有DVI+HDMI+D-SUB還有光纖輸出的只有這片啦
而且還是符合我需求的M-ATX呢



CPU socket是FOXCONN的



豐富的I/O PORT,還有USB 3.0呢



CPU供電區一覽



除了CPU供電區這邊是用日系nichicon的FP5K電容,其餘都是採用台系的鈺邦電容
(但有網友的則是全鈺邦電容)


記憶體供電區,有MemOK!及DRAM_LED指示燈



因為不是A75,所以USB 3.0是由Asmedia的ASM1402提供



6個SATA2以及電源指示燈



音效晶片是VIA的VT1708S,自己是比較喜歡realtek的…(結果低階的LE卻用realtek,哪招?)



網路晶片是realtek的8111(忘了是E還是F,我的手機最多只能照出這樣子…)



翻到背面,CPU背板是金屬的。另外,可以看到第二條PCIE 16X其實只有PCIE 4X而已



接著就是準備裝機啦

把不要的東西拆掉後



把空的孔位貼上膠帶保護好



會選這張板子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前面板針腳的位置跟原本的差不多



由於原本的附的PIONEER薄型吸入式DVD-RW,是IDE的,所以從網拍買了塊轉接板轉成SATA
只是要把光碟機抽出來的話,必須先把轉接版拆下,不然突起來那部份會擋到
(原本不知道有這種轉接板,靈機一動到拍賣搜尋一下還真的有)




還好,這張板子90度的SATA不至於造成安裝上太大的麻煩
只是原本附的90度SATA線等於又轉了個90度
另外,原本機殼上的POWER LED及開關插座適合這張板子
所以索性退PIN直接插上去(蜂鳴器是自己加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真的還蠻擠的,因為還有讀卡機跟前置USB及音源的PCB都在那邊
(原本前面還有1394的,但是用不到所以連接排線拆掉了)




再裡面一點



裝上光碟機後的樣子。我買的那條SATA線很短,剛好形成一個S型接到主機板



這是MSI原本附的散熱器,轉速最高2000轉(風扇再冷排下面,下吹式的)
要注意的是,原本的板子音源孔只有三個,結果換成這張的六個後會稍微卡到支架
但還是裝的上去(當然也可以不裝,只是裝了對光碟機比較好,畢竟光碟機轉速頗高)
如果是要裝PCIE顯卡的就一定要拆掉了



供電區沒有多餘的線材,可以有足夠的空間散熱(剛好風扇直接吹到)



接著就是上機檢測囉,不過因為是定位為HTPC的關係,所以就簡單測幾樣而已
畢竟這台除了放影片跟偶爾上網,也沒做其他的事了

CPU:AMD A4-3400
MB:ASUS F1A55-M
顯示:內建6410D(分配1G)
RAM:金士頓KHX1600C9D3LK2/8GX
SSD:EZLINK Seraphim 60G
Case:MSI Media Live
POWER:Media Live內附,瓦數不明
OS:Windows 7 x64


CPU-Z



這組RAM有寫入XMP參數,而且在這張板子上可以正常使用



windows體驗分數,還不錯



跑個pi看看



記憶體測試



用SSramdisk+切出3GB的RAMDISK效能



嗯,測試就到這邊,剩下的經驗及心得部份用文字來補充吧

關於硬體部份:

1.由於定位是HTPC的關係,所以並沒有超頻,不過有稍微試了一下,穩定可以在120外頻。

2.如果有超頻的話,D-SUB輸出會變得不清處(可用數位輸出解決),在開機POST時也會變慢。

3.這張板子可分配最大內顯為2G,如果沒有請更新BIOS。

4.如果有接光碟機,建議插SATA5_6,並在BIOS中把SATA5_6單獨設成IDE。

5.搭配Media Live附的散熱器,待機約46度,全速約58度(轉速固定2000轉)。但塞進電視櫃的溫度會更高。

6.不知道是板子還是記憶體問題,這組記憶體沒辦法上1866(都放到10-11-11-30 1.65V了),
網路上有人可以上1866或更高的。

關於軟體部份:

1.這樣的組合播放大部份的1080P的是沒有問題的(包含很多用10bit壓制的動畫),
但4K、60fps之類的影片還是別想了吧。

2.如果是裝32bit的OS,請不要拿系統抓不到的記憶體來當ramdisk,會跟顯示記憶體衝突到,
當初裝32bit OS時,想了好久才想到是這問題…囧。

3.Media Live內建的VFD、無線網路、藍牙、遙控器,在Windows 7 x64下都是可以運作的


呼…終於打到尾聲了,我知道上面文章真的有點多
不過也是為了盡量把自己的經驗盡量表達清楚
當然,也有很多細節沒有提到,有問題的請不要客氣
我知道的會盡量回答,也請大家不吝指教

以上,感謝您耐心的看到最後,謝謝。

(本文同步發表於晉雲的blog

unrealt535i 2012-07-31 05:26 PM

好文~大推!
在這什麼都漲薪水不漲的時代,能夠以合理的價格來達到DIY玩家原本設立的目標(HTPC)
而且又介紹的如此詳細,這種精神值得推薦!

AMD在CPU運算效能雖不及INTEL,但是整機的成本跟使用上的效果通常都是物超所值,感謝樓主的熱情分享!

Mesh 2012-07-31 07:11 PM

金士頓的低電壓DDR3-1600
原來是原生1333。
很有參考價值,謝謝。

晉雲 2012-07-31 07:30 PM

引用:
作者unrealt535i
好文~大推!
在這什麼都漲薪水不漲的時代,能夠以合理的價格來達到DIY玩家原本設立的目標(HTPC)
而且又介紹的如此詳細,這種精神值得推薦!

AMD在CPU運算效能雖不及INTEL,但是整機的成本跟使用上的效果通常都是物超所值,感謝樓主的熱情分享!

沒錯,就是要花最少的錢取得最佳效益…XD


引用:
作者Mesh
金士頓的低電壓DDR3-1600
原來是原生1333。
很有參考價值,謝謝。

不能完全這麼說…有人拿到的這款是美光D9PFJ的顆粒(所以才說怎麼不是美光的)
該顆粒就是原生1600 1.35V的,只是CL=11就是
所以只要能跑到標示值,基本上顆粒倒不是太重要(有特別需求的人例外啦…)

zorro1111 2012-07-31 08:50 PM

好文,推一下~~~
原價屋特價的MSI Media Live
一拋出來就被秒殺了... :stupefy:

oodin 2012-07-31 10:12 PM

最後VFD有接嗎?
應該是主板要有對應接頭才能用?

firmware 2012-07-31 10:32 PM

引用:
作者晉雲
沒錯,就是要花最少的錢取得最佳效益…XD



不能完全這麼說…有人拿到的這款是美光D9PFJ的顆粒(所以才說怎麼不是美光的)
該顆粒就是原生1600 1.35V的,只是CL=11就是
所以只要能跑到標示值,基本上顆粒倒不是太重要(有特別需求的人例外啦…)



我前一陣子也是買金士頓 LoVo低電壓 DDR3-1600 4GBx2.
顆粒我沒看, 但包裝上的規格有註明是CL9 at DDR3-1600, 進BIOS看後也確實是CL9 (我的MB是FM1 A75平台)

晉雲 2012-07-31 11:28 PM

引用:
作者oodin
最後VFD有接嗎?
應該是主板要有對應接頭才能用?

有喔,文章內有說那個VFD是從usb hub分出來的
接主機板的部份是usb,經過gl850分給wifi、藍牙、讀卡機、VFD
當初就是因為確定VFD不是專用接頭才給它放心的改下去 :laugh:

而且原本以為VFD那程式個是驅動程式,結果只是個應用程式
雖然只有支援到VISTA 32bit,但是在WIN7 X64下搭配WIN7的Media center
也可以正常顯示沒問題

引用:
作者firmware
我前一陣子也是買金士頓 LoVo低電壓 DDR3-1600 4GBx2.
顆粒我沒看, 但包裝上的規格有註明是CL9 at DDR3-1600, 進BIOS看後也確實是CL9 (我的MB是FM1 A75平台)

沒錯…標裝的確是註明CL9

所以目前可以確定的有兩種
1.美光:原生DDR3-1600 1.35V CL=11
2.海力士:原生DDR3-1333 1.35V CL=9

金士頓都設成DDR3-1600 1.35V CL=9

LSI狼 2012-08-01 01:25 AM

現在少見的改裝文,感謝分享 :)

Million 2012-08-01 03:39 AM

引用:
作者晉雲
43...
2.如果是裝32bit的OS,請不要拿系統抓不到的記憶體來當ramdisk,會跟顯示記憶體衝突到,
當初裝32bit OS時,想了好久才想到是這問題…囧。
...43


預設都是ABOVE 4G, 為的是讓 32BIT OS有多一點的RAM SIZE, 但是裝了RAMDISK後就會跟 ABOVE 4G 衝突...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進BIOS 將顯示記憶體設成 BELOW 4G 即可完美解決 :D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