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日治血淚史》 六班長清庄 荒塚百骨枯 (阿公店大屠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1413)
|
---|
《日治血淚史》 六班長清庄 荒塚百骨枯 (阿公店大屠殺)
自由時報:
《日治血淚史》 六班長清庄 荒塚百骨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oday-south8.htm 記者蘇福男/專題報導 電影「賽德克.巴萊」描述當年原住民奮勇抗日壯烈事蹟,高市橋頭區三德里百年前也曾發生一樁慘絕人寰的「六班長清庄事件」,百名壯丁含冤而死,至今仍深埋在簡陋的百人塚,令人不勝唏噓! 橋頭區三德里 慘痛歷史 橋頭區三德里昔日經常有外台戲班來演戲,負責挑戲簍道具的,共有六個「班長」住在這裡,久而久之,人口與日俱增聚集成村,當地因此取名為「六班長」。 西元一八九八年,日人治台初期,日本憲兵隊以「村中有三名盜匪四處犯案危害村民」為由,喝令「保正」(今村長)劉買和地方仕紳於七天內交出要犯,否則將徹底嚴辦。 七天後,日軍眼見毫無匪徒音訊,於是假借清查戶口名義,將村中十五歲以上男丁統統集合起來,草率訊問後,全部收押綑綁,並以鋒銳的武士刀大肆砍殺,頓時血流成河,由於殺害人數眾多,所有武士刀竟都被砍斷,日軍憤而將刀口餘生者集體焚燒。 據說,當時共有一百名壯丁含冤而死,其中九十九人都是三德村民,另有一名外地牛販夜宿朋友家,未料因此客死他鄉,當時全村風聲鶴唳,沒人敢出面收屍,日軍將百具屍骸就地草草掩埋了事。 當天為農曆十一月十四日,百餘年來,每年每到這一天,三德村全村都會舉行祭拜儀式,悼念含冤而死的先人,成為當地極為特殊的祭儀禮俗。 三德里長柯明泉表示,先人遇害處為私人田地,由於地主不願捐贈,也不願買賣,百具骨骸至今仍深埋在原地底下,該田地還有在耕作,地主以白色塑膠布遮蓋。 興建紀念公園 訪談耆老 為了讓後代子孫記取這段慘痛歷史,柯明泉等人四處奔波,在橋頭區公所、三山國王廟經費、土地協助下,三年前終於在三山國王廟旁興建一座「三德村一一.一四紀念公園」,橋頭區圖書館也對當地耆老展開口述歷史訪談,「六班長清庄事件」發生百餘年後,才首度獲得外界重視。 ----------------------------------------------- 願死者安息阿 西元1898年在高雄的這個 就是當年傳到國際的 阿公店屠殺事件 這個六班長清庄 只是阿公店大屠殺中的一個庄落而已 還有很多庄也遭遇到同樣的情景 (聽說總共2000多人遇害) 當年日本警察在追捕的那個人叫做 林少貓 久久抓不到人... 就開始屠村了.... 不過百年多前的慘案 能夠安葬 算是很不錯了 有更多無名骨骸 現在還在亂葬崗 萬人塚之中 隨著時間流逝 早就被人遺忘了.... |
草民冤骨雜蕪生,徒留皇民叩皇恩
|
引用:
北埔事件也差不多 日本都在"匪徒" 可能聚集的村落 整個村都屠光光 且受害者親友都還不敢出來認屍 怕被連累 知情者也往往封口禁談 怕被報復 甚至還有人要改名改姓 怕日警追殺 恐怖 北埔事件百年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23/today-o3.htm ■ 楊鏡汀 北埔事件係台灣抗日史上,唯一的客家人與賽夏族合作,也是第一次民間自籌自劃的武裝抗日事件,一百年來,這一幕客家歷史被扭曲、被閑卻。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夜晚,蔡清琳籌組的「復中興聯合隊」,在北埔鄉內大坪隘勇線奪取武器,次日攻向北埔支廳,擊斃日本官警及眷屬五十七人而震驚中外。 嗣後,軍警屠剿客家同胞一百多人,尤其在內大坪,人口不上百戶的寒村,一夕之間增添近百亡魂;自十九歲至七十九歲的男性,幾乎趕盡殺絕屍骨無存,冤死錯殺證據確鑿。內大坪遭受空前絕後的浩劫,造成血雨腥風的人間地獄。「枉死城中哀怨深,望鄉台上哭聲長」是此地最悲慘的寫照,遺孤流離失所令人鼻酸。 日治時期受難家屬不敢尋找遺骸,戰後多方探訪已無蹤跡。新竹市劉阿春先生八歲時父親被殺,曾經陳情行政院長蔣經國,盼予平反立碑而不可得,各級政府均因缺乏史料而愛莫能助,劉氏因之含恨而終。直到二○○○年,仍有後裔向日本政府討公道。一百年來,北埔事件的悲劇仍未終結,血淚控訴持續至今。二○○六年籌組「北埔事件受難家屬協會」,會同當地村長,找到埋骨地點挖掘遺骨,舉行法會超渡亡魂。 一九七九年,筆者調職內豐國小(內大坪學區),方始揭開內大坪大屠殺的神秘面紗,撰寫《內豐浩劫》一書,詳查明治時代的除戶簿,理出死難同胞名單。想不到這份名單在二十幾年後,發揮甚大的作用:二○○二年,嘉義市彭盛湧先生,因其祖父冤枉被害,透過外交部向日本政府討公道,先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提供北埔事件史料,該會無法提供,後由筆者提供上述名單,獲得外交部認定,核轉外務省而得到回應,終於撫平百年冤屈。對於外交部不厭其煩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表示最高敬意。 長久以來,客家人沒有歷史的解釋權,更沒有文化的主導權,由於台灣省通志、新竹縣志編者均非客家籍,不實記載卻無人理會,尤其是新竹縣志,不當評論污衊烈士傷害家屬至深且鉅。 二○○六年,《源》雜誌刊載〈北埔事件百年殤詠誌〉就是最明顯的例證,作者根據縣志理直氣壯不肯更改。家屬協會曾經嚴正抗議,糾紛仍未平息。由此可見,官方志書抄襲日治時期的文獻所衍生的後遺症如此之大。正本清源,新竹縣政府應明令取消縣志的不當記載,並向受難者後裔致歉。 北埔事件有許多恩怨糾葛,至今無法平息,五子碑的五個孩童固然值得同情,內大坪眾多遺孤處境更堪憐。筆者追蹤北埔事件史料三十年,有一則令人深思的故事:當年北埔事件被殺的主角渡邊龜作支廳長之子渡邊三郎,在中日戰場被上級指派殺俘虜:「你的父親被支那惡徒所殺,報仇的機會來了!」可是他拒絕:殺俘虜於法不容,更不願冤冤相報。 紀念百年應該有此胸襟,北埔事件的恩怨情仇,可隨百年歲月消失,歷史真相永遠不可磨滅。 (作者為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理事長) --------------------------------------- 日治時最有名的刑場 "深壢刑場" 先民遭到的酷刑是難以想像的 (挖出十餘具經過焚燒、頭蓋骨釘有鐵釘、臂骨劈痕歷歷的遺骸) 北埔事件百年遺骸出土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30/n1471902.htm |
好像沒多少台灣人願意「記住」這樣的歷史阿
|
引用:
當年最大條的抗日就是中部的鐵國山抗日 (一樓那個是南部林少貓) 日本後來整個將雲林一代給 "掃"平了 燒毀了50多個村落 4000多間房子 就只因為 雲林支廳長松村雄之進稱: 雲林轄下無良民 百良民當成抗日份子 通通屠殺 雲林人不可不知【抗日篇】-斗六、斗南、古坑、大埤 http://blog.yunlin.me/2011/09/16/yu-3/ 斗六歷史 http://www.dl.gov.tw/index.php?inne...oduce_history_7 雲林大屠殺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4/15.htm 時任的 雲林支廳庶務的今村平藏 《蠻煙瘴雨日記》中有記載: 雲林東南一帶之地,則斗六堡東南面一半、鯉魚堡及打貓東堡各地五六百里間,凡兵煙之下,無不盡成肉山血河,既未分良窳,復薰蕕不辨,幾千房屋付諸一炬,無數生靈頃刻間斬首台上之冤魂。倏忽間九百林庄成為焦土,村民血肉飛散,變成慘絕人寰地獄,旋行石榴班海豐崙之漫燒焰,隨風捲煙,陽光淒然。時全部討伐隊,橫掃雲林平原,殘砲死灰未滅,滿眸極其酸鼻令人悵然自失。 蠻煙瘴雨日記 (國家圖書館有這本) http://0rz.tw/tvoQ9 這是當年雲林的狀況 死傷多少人 一直沒有人準確估計了 過了那麼久 也不可能有準確數字了 當時的台灣高等法院院長高野孟矩,對雲林大屠殺事件如此證言:「日軍漫然出兵,費六日時間燒毀70餘個村莊的民宅,殺害良莠不分的民間人士300餘人,而刺激了附近的居民,此完全是此次暴動蜂起的原因。故說有土匪幾百人或幾千人,實際清查則多為良民,父被殺、母被奪、兄被害、子被殺、妻被殺、弟被害而基於憤恨,或家屋以及所藏財產悉被燒盡而喪失寄生之處者。」 高野 說只死了300餘人 明顯是日本官方 "和蟹"過版本的數字 ---------------------------------------------------------- 《台灣省通志稿》抗日篇述及雲林屠殺事件:鐵國山抗日軍,堅守要隘不與戰。日軍終於無功。台中隊另派益田中佐,帶兵聯隊至斗六街,對雲林縣各地開始屠殺。一連繼續五天,範圍廣及五十餘庄。被殘殺的人民,雖無實數字可考,但總共遭劫戶數有四千九百餘戶,相傳死者當在三萬人以上。就中受害最慘重,地方以斗六街三百九十六戶,石兒溪之三百三十九為首,以外各村庄或一百餘名,或數十名,不論老幼男女,同歸於盡。 雲林改台西 抗日英靈會抗議 http://edushare.sclub.com.tw/viewthread.php?tid=1624 慘絕人寰的雲林大屠殺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I0002/110640/web/#02 大林古戰場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n_tourguide.htm |
有一則令人深思的故事:當年北埔事件被殺的主角渡邊龜作支廳長之子渡邊三郎,在中日戰場被上級指派殺俘虜:「你的父親被支那惡徒所殺,報仇的機會來了!」可是他拒絕:殺俘虜於法不容,更不願冤冤相報。
.... 放下仇恨 有誰做得到 |
原來是在我小時候經常玩耍的糖廠旁邊 :stupefy: :stupefy: :stupefy:
那條路一直走下去,就會連到亂葬崗 :jolin: :jolin: :jolin: |
再補充一下當年這個雲林事件:
1896年7月4日香港英文報紙《Daily Press》披露日軍在6月16日 到6月22日的雲林大屠殺事件,於是引發國際間注意日軍殘酷屠殺台 民的事實。日本政府即不斷訓令有關單位取消香港新聞有關土匪的報 導,請拓植務次官將事實刊載在外事新聞上,在外國新聞上隱瞞此事 。 福澤諭吉在1896年7月29日的『時事新報』,發表「應先釐定大 方針」的社論,說:「當初已經清楚,令其割地之目的,完全在土地 而不在人民,所以關於處理該島的問題,當局者應該僅考慮土地,斷 不可把島民置於眼中。應該抱持一種覺悟,以為實際上得到名叫台灣 的無人島,從而決定經營的大方針。」 在1896年7月31日的『時事新報』,再發表「不服從政令者應令其退出境外」的社論,主張「經營台灣的基本方針,應該唯以土地為 目的,島民之有舞步可置於眼中,盡行所欲行的政令,不能堪者迅予 驅逐境外,並沒收其財產,絲毫不必客氣。」 -- 福澤諭吉在1896年7月29日的『時事新報』,發表「應先釐定大方針」的社論,說:「當初已經清楚,令其割地之目的,完全在土地而不在人民,所以關於處理該島的問題,當局者應該僅考慮土地,斷不可把島民置於眼中。應該抱持一種覺悟,以為實際上得到名叫台灣的無人島,從而決定經營的大方針。」 這位日本現代化之父 明確主張 當年對台灣 寧可 "留島不留人" |
引用:
這未免也太惡劣了,惡劣至極,什麼資源都被搶光了,還要怎樣?? |
引用: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 但我是被 228 搞的很討厭. 228 一年要吵個幾次, 所以痛恨這種新聞, 尤其是這種專門挖仇恨的新聞... 我不是要說, 要忘記這些, 但這些自有歷史學家會去研究 各大公私立大學的歷史系, 自會有人記錄這些.. 沒必要這題 一下, 那題一下, 到底是活在過去, 還是活在現在? 把握人生 是要往後看, 還是往前看? 手緊握著, 什麼都得不到, 手放開了, 才能又擁有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