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撼訊超跑極速+ Radeon HD 7870火爆登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1314)
|
---|
撼訊超跑極速+ Radeon HD 7870火爆登場
在Radeon HD 7870炒得沸沸騰騰的時間點上,各家的產品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態,市場上一直沒有開始販售,完全是新聞稿型式的發表,實體通路並沒有一起開賣,消費者看的到吃不到。看的人心癢癢,所以想盡辦法搶劫了一張PowerColor 極速+ HD7870來做開箱。
那就先來看一下外盒吧。 正面,遵循傳統極速+系列的外盒都會是一台跑車登場,這一次也不例外。不過這一次的造型做的實在太搶眼,明亮黃的搶眼色加上跑車輪胎高速轉動產生的火焰,代表這張卡很威猛? 背面,同樣是整張卡的基本介紹,黃金三組合,數位PWM、DrMOS、亞鐵鹽芯電感,還有PCS+風扇介紹10%冷卻力,15%噪音降幅。 上面,一樣是顯眼易懂的產品型號,PowerColor PCS+ HD7870,不過在台灣區則命名為PowerColor 極速+ HD7870。 下面,七國語言,不過還是缺少了一份我們都熟悉的中文,不過日文部分也可以輕易的看出一些端倪,還是希望外盒上面可以有一些我們熟悉的繁體中文,這份熟悉感也才能讓消費者安心購買。 左側,一樣是型號貼紙。 右側,系統需求,外盒上建議使用500W以上電源供應器,必須配備2組6PIN供電,不過內行都知道,不用這麼大。 把外皮脫掉就剩下簡約的瓦楞紙原色的內盒,一樣的採用瓦楞紙固定顯卡。 內容物有顯卡1只、1份使用手冊、1片光碟、1個橋接器、1個MINI DP轉HDMI、1個DVI轉D-SUB。 拆掉泡泡袋就是顯卡了,採用9.2公分單風扇散熱,以往各家都會採用雙風扇散熱,不過在7系列之後,其實已經不需要太拘泥在一定要雙風扇才有好的散熱能力上,單風扇已經足夠壓制熱量。 PCS+特寫。 採用2組6PIN供電,最高耗電能力在225W左右。 僅有1組CrossFire金手指,所以僅能組成雙路平台。 各個顯示輸出埠,皆有提供保護套防止氧化,總共提供2組DVI、2組MINI DP、1組HDMI。對於一般使用已經非常足夠。 接下來介紹撼訊極速+HD7870 風扇。 9.2公分風扇,採用4PIN接頭,3支熱導管,或許覺得很少,不過卻能提供等同5支熱導管的效果,原因在於採用2組S型熱導管加上1組U型熱導管,且採用的是HDT技術,加強導熱效果。 緊接著看PCB LAYOUT。 背面,因為不是採用公板散熱器,所以靠4根螺絲固定散熱器,且增加防彎支架,這部分還是有考慮到使用者裝機時,散熱器造成板彎的問題。 正面,採用公板LAYOUT,僅變更與填補空缺的部分用料。 核心,採用裸晶,與恢復核心周圍的金屬邊條,避免散熱器壓毀DIE本身,且已與之前發布的不同,正港台灣製造。 供電部分採用5+1+1相供電設計,核心5相、記憶體1相、IO部分1相。 採用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DrMOS,型號為FDMF6705B。 PWM控制器採用CHiL的CHL8225G,5相PWM控制器。 記憶體採倒L型分布在核心周圍,共8顆組成2GB。 型號為海力士H5GQ2H24MFR-T2C採用FBGA封裝,電壓設定在1.35V與1.5V,分別可提供3.6Gbps與5Gbps。 最後就是實際效能測試,這一次的測試夥伴換了人,採用X79平台測試。 CPU:INTEL Core i7 3960X MainBoard:ASUS SaberTooth X79 RAM:Patriot Viper Xtreme Division 4 16GB SSD:Kingston HyperX 120GB PSU:Thermaltake Toughpower 1350W CPU Z GPU Z PCS+系列預設為超頻版本,核心超頻至1100MHz,記憶體也超頻至1225MHz。 3D MARK VANTAGE 3D MARK 11 STREET FIGHTER 4 BIO5 STALKER LOST PLANET 2 DEVIL MAY CRY 4 FF XIV MHF絆 THE LAST REMNANT HAWX2 CINEBENCH 10 CINBENCH 11.5 FURMARK,測試環境為裸機無風,運行33分鐘,溫度穩定在63度,這時候的風扇轉速為1692RPM(37%),噪音表現令人滿意,接近無音狀態,相信裝進機殼內會更為安靜,且溫度會表現得更好。 PowerColor 極速+ HD7870的總體表現可以看到各項數據的表現都在期待值內,有些項目更是超乎期待值,達到讓人驚呼的結果。效能上確實是與NVIDIA Geforce GTX 570相近,有些項目更是直接輾過NVIDIA,另外極速+系列,主打的是強調超頻能力,或許消費者買回去還可以再手動運行在更高頻率的時脈,進而獲取更高效能的榨取,且搭配的風扇的冷卻力與噪音表現皆是足以負擔消費者自行超頻至更高時脈的運作,不過測試時,並沒有對應的正式版本驅動,僅能以舊版本修改使用,相信AMD在完成7800系列驅動後,會有更突出的表現。也相信在7800系列全面上市之後,消費者會有更多選擇性與更好的影音體驗在遊戲上。 延伸閱讀:http://qhuahong.blogspot.com/ |
還沒上市吧...
價格不知道多少 :confused: |
引用:
聽說價格也是相當火爆 :D |
幾乎都是Capcom及Square-Enix的遊戲... :p
|
外殼很美麗
看看售價如何 最好也是很勁爆 |
那個強化支撐架我喜歡 :like:
但是價格... 算了還是繼續用小星星的鳳梨6850就好 (其實三年內應該絕對是夠用了 :p ) |
引用:
6850只能說是玩DX9遊戲絕對夠用 跑DX11的話 完全沒辨法跟GCN架構比 像我玩線上遊戲而已 4670都覺得很夠用了 雖然R6850那張便宜又好用 但我還是覺得沒必要買 D3聽說蠻吃顯卡的 不過因為是DX9 所以R6850應該綽綽有餘 |
引用:
DX9 DX10是絕對夠的,DX11只要物件不要像BF3 64人連線那種物件爆多的場景,我想也是夠的,R6850跑1080P的BF3單人開全高是非常順的,開Ultra其實也可以,只不過玩多人連線時為了不被虐殺,基本上我會調全部中等 :stupefy: |
就在等這張 終於有文章了qq
|
風扇怎和ASUS的有點類似? :rolleyes: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