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誰是政府心目中適合去買桃園的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9350)

SaSaYa 2012-02-22 11:17 PM

誰是政府心目中適合去買桃園的人
 
一各新商品的開發都會設定潛在的客戶族群,並且針對這一些族群的需求去打造商品的特性

那李部長想把人口從台北市遷移出來的目標客戶,是

1.有通勤優惠,所以是通勤上班族,不是那些已經退休的老伯伯老奶奶,或是包租公這類的人

2.那原先已經在台北市買房的上班族嗎?

讓這些人把房屋賣了,好買桃園,並且給予通勤優惠的誘因,不但可以降低台北市的人口壓力,也可以釋出更多房屋出售降低台北市房地產價格,一石二鳥? <=這會不會太一相情願

3.還是買不起台北市的租屋族?

政府有想過設定的家庭,有沒有小朋友? 目前台北市提供的各項優惠,搬去桃園會不會喪失?
日後九年國教,國高中的學區 ?

我總感覺這是各沒有先設定好目標族群,就推出的政策,到底目標是要設定誰來買?

最終還不是那些原本就買不起臺北市不會住在台北市的人去比較桃園跟三峽林口泰山土城的選擇

woeimin 2012-02-22 11:26 PM

把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
全都併成一個台北市不就解決了 :D
頂多只變成搬到台北市桃園區去而已

yth 2012-02-22 11:38 PM

當然是窮人啊

:laugh: :laugh: :laugh:

三隻羊 2012-02-22 11:40 PM

引用:
作者yth
當然是窮人啊

:laugh: :laugh: :laugh:


錯.....是玩大富翁的人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漲 停 2012-02-22 11:42 PM

讓真正有錢的人住台北市 , 窮人都去住鄉下 ..
剛好我就是住鄉下的窮人 :laugh:

tcr_adv 2012-02-22 11:47 PM

只能說某些人就是要分族群,無言

三隻羊 2012-02-22 11:50 PM

引用:
作者tcr_adv
只能說某些人就是要分族群,無言


現在是為8小時之後的比賽打臉熱身嗎 :eek: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SaSaYa 2012-02-22 11:51 PM

我只是感覺到政府並沒有從下到上把這套政策理過一次

我認識一些住在桃園的朋友通勤在臺北市上班,前幾年從開車,變成搭車節省通勤費,最後又轉回開車要順便接送小朋友.或是聯合通勤分攤油費.

會買在桃園而在台北通勤的

的不外乎地緣因素,自己是桃園人或是老婆是桃園人這種人會買在桃園,自然本來就不會去擠台北

不然就是經濟因素+喜歡桃園的建案,問題就是桃園建案不錯,三峽土城淡水汐止甚至新店安坑山區也有建案價位也可以比較比較經濟因素

現在政府希望能夠多提供誘因讓人買在桃園這是一回事

誰去買又是另外一回事,有家有小孩已經在台北市落戶的,大抵這點通勤費的誘因是吸不走了

新婚的手頭比較緊的,哪得看其他路線如土城到中和工業區,或是板南線通勤都比桃園強,
如汐止到內科南軟也強的過桃園好很多,淡水竹圍那邊又有一批公司行號

這幾地雖說有些貴了點,但是也不至於差太多

我本來以為是搭配桃園航空城的優惠,將大量的公司引往那邊,然後釋放相當的工作機會來降低台北市的需求,結果政府似乎以為,提供更多的衛星都市才是王道

abo5738 2012-02-23 12:10 AM

誰是政府心目中適合去買桃園的人
 
那天看新聞介紹
藝人 馬國賢 還馬國畢 有買桃園 單價快1千萬的公寓 還有漲價
他有個道理也對 一千萬在台北 大概只能買不到幾坪 同價位買桃園的房屋
大多了.........

semmy 2012-02-23 11:55 AM

在台北長大的人,習慣了方便的生活,你要他過大漢溪離開台北地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以桃園縣的兩大都市來說,桃園有火車、客運可以通台北,中壢有火車、機場捷運與客運,問題是一天來回就要二個便當錢,還要耗掉二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有多少在台北待習慣的人願意?還是有人認為天天花四個便當錢搭高鐵比較划算?

而且因為機場捷運的炒作,中壢的房價已經被先來的台北投資客炒高快一倍了,現在才來的,根本就是來當冤大頭!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