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給你的AMD平台軍規級的耐用-華碩 Sabertooth 990FX 開箱測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3997)
|
---|
給你的AMD平台軍規級的耐用-華碩 Sabertooth 990FX 開箱測試
華碩除了ROG系列的玩家級主版以外,同時也有個比較年輕的TUF系列。發音與Tough強悍相近的TUF系列,
主打擁有軍規級耐用以及穩定度,對於運作時的溫度散熱也有著很多不錯的設計,用料上也幾乎可與ROG系列匹敵,更提供長達五年的保固, 不過在990FX以前,這些好康還只是INTEL平台獨享,不過繼990FX與FX處理器推出之後,華碩也正式的在AMD平台平台上推出了TUF系列主版,命名為SABERTOOTH 990FX, 接下來便針對這片軍規級的主機板做一些簡單的開箱介紹與測試。 產品外箱:不同產品線採用另一種產品設計。 TUF產品線商標、另外產品提供五年保固: 產品配件一覽:除了一般的配件外,還多了一張證書說明通過的軍規標準。 主版本體一覽:大量採用類似軍綠色風格,營造軍事風格。 散熱片上面有著專屬的CeraM!X陶瓷鍍膜增加散熱面積: VRM處的散熱片也有CeraM!X鍍膜:另外還有熱導管幫助導熱。 背板I/O:提供一組USB3與兩組e-sata,另外提供一個IEEE1394。 PCI-E插槽配置:另外可以看到TUF商標。 南橋I/O配置:額外增加兩組SATA以及COM PORT接座。 記憶體與POWER接座處:採用兩相記憶體供電。 供電處:8+2相供電,採用DIGI+ VRM EPU PWM晶片。 主板全部採用FPCAP高階電容: 背面也有MOS,另外也有對MOS部分加裝散熱片輔助: USB3.0 19PIN外接腳座:採用第三方晶片ASM1042。 其他晶片一覽:音效、1394、負責溫控的T-PROBE晶片、提供E-SATA的JMB362以及網路晶片。 990FX北橋:11年18周製造。 SB950南橋:同為11年18周製造。旁邊則是增設SATA插座的控制晶片JMB362。 UEFI EZ 模式: ![]() 進階模式主畫面: ![]() 主管超頻調整的Ai Tweaker: ![]() EPU相關設定: ![]() Digi+ VRM EPU相關設定:對於電源部分有詳細的調校。 ![]() ![]() 電壓設定: ![]() 進階系統相關設定:CPU、開關核、與周邊晶片相關設定。 ![]() ![]() ![]() ![]() ![]() 系統監控及控轉資訊: ![]() ![]() Boot設定: ![]() OC PROFILE給到八組: ![]() SPD資訊: ![]() EZ FLASH: ![]() 以上簡單介紹一下BIOS功能,其餘部分就讓之後使用者自己深入探究了。接著則是效能測試的部分。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FX 8120 主機板:華碩 Sabertooth 990FX 記憶體:金士頓 HyperX H2O DDR-2133 VGA: HD6970 散熱器:ThermalRight VenomousX Power:Thortech Thunderblot PLUS 800W HDD:WD500G AAKS OS:Windows7 &Catalyst 11.12 室溫:21度 專用的TURBO V介面:左邊的THERMAL RADAR為SABERTOOTH專屬,擴增了許多溫度監控點,方便監控。 VRM設定:都可以透過軟體進行LOADLINE調整及PWM開關頻率。 紀錄監控介面: 測試一下預設值的PCMARK 11表現:2668分。 超頻後PCMARK 11表現:2707分。 USB3.0測試:最後是USB 3.0的性能測試:採用Kingston SSDnow V 30GB搭配 ICY DOCK USB3.0外接,直接跑Crystal DISK MARK。 非原生的效能有些滑落,不過ASM1042的表現還是有一定水準。 溫度常常是主版壽命的關鍵,不論是VRM部分的過熱,或是晶片、被動元件的壽命,都會受到溫度影響,而SABERTOOTH 990FX的CERA M!X鍍膜在理論上是可以增加散熱效率, 而在元件上的選用,除了電容採用最高規的FPCAP電容以外,其餘的零件也都有通過一定的軍規測試,對於壽命有一定的保證,因此也提供了5年的保固增加選購信心,VRM部分也能透過BIOS與DIGI+ VRM EPU進行溫度平衡為基準的相位電流調配, 相信對於有耐用需求的使用者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簡單測試到此,謝謝收看。 |
此圖床被NOD32 封鎖 :jolin:
|
引用:
嗚嗚 老問題 因為co.cc網域的的關係 看來我以後真的得加個簽名檔了 :jolin: |
引用:
用微軟牌防毒吧...應該不會暴走到砍掉系統元件。 :ase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rlz...q=microsoft+mse |
感謝分享,AMD上也有高階產品可以買了
讓需要的人有多另一種選擇~ |
都不替A75打造一款這樣的MB, 明明A75的規格就比較新(native U3S6 且效能很好)
|
引用:
問題出在APU身上吧...應該吸引不了會買高階板的玩家, 繪圖方面,比APU的IGP強的獨立顯示卡很多; CPU部分,APU的CPU最多4核,最高3GHz, 只要跟自家AM3+比就好了, AM3+的CPU要時脈有時脈,要核心有核心~XD |
引用:
APU平台目前的定位 要出一塊Sabertooth的板有難度吧 :ase 能知道F1A75-V EVO/PRO的銷售狀況的話 就知道有沒有機會了 我是認為機會不大 我也喜歡A75的native U3S6 可惜轉換平台過去沒什麼效益 |
嗯...
AM3+平台的東西啊... 舊MB壞了的使用者可以考慮~ 要組新電腦的完全不建議組... 越來越沒什麼吸引力了~ CPU輸就算了...MB的南橋給的東西也少的可憐... USB3.0也沒有~只有SATA3.0...而且也只有6個~ IDE也拿掉了... SATA就算有提供到8-10個~也是用橋接晶片方式在提供的...就跟USB3.0一樣... 哪天新的OS出來...驅動不支援了就沒路用了... :stupefy: |
以現在電腦硬體更新速度3~5年就差不多了,提升製程穩定+保固到3年才是重點.
生產線製程品質品管不穩用到軍用等級元件品質是過剩+浪費(售價貴+除非大多數人主機板一用就用10年以上),在其他低利潤產業早無無競爭力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1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