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請幫忙解惑 !K62 改正壓差的一些疑問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7073)
|
|---|
請幫忙解惑 !K62 改正壓差的一些疑問
我們大家都知道"正壓差"是銀欣所講出來的,他們家的烏鴉系列的機殼
把"煙囪效應"給完全的銓飾出來! 但是一個真正有"煙囪效應"的正壓差機殼售價不便宜~ 不是一般的USER能夠下的了手~ 現在比較熱門的主流機殼都已經具備了POWER 下置,頂部開一個或兩個孔(有的比較好會附風扇) 但大都仍是以負壓差為主! 像小弟的機殼PC-K62! 原廠設計的前一進,上兩出,後一出的設計就是標準的負壓差設計~ 雖不能擁有煙囪效應的機殼,至少也可以改為正壓差的機殼,相信是許多人的夢想,也包括小弟我! (第四樓主的圖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9&t=1749102&p=1 在5.25"的地方新增一個進氣風扇! 然後再看了銀欣的兩篇文章 什麼是正壓差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cn/te...ive.php?area=tw 跟正確的風流概念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cn/te...low.php?area=tw 都建議上面的風扇從原先的設計抽風改為進風,以避面跟後上的抽風競爭 但是我們都知道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升的原理,但是銀欣這樣子的講解 不是違反了熱空氣上升的原理了嗎@.@? (機殼的圖示看起來都是一般的機殼,而非是有煙囪效應設計的機殼!) 再者從什麼是正壓差這一文的正壓差有那些好處: 優點1:防塵 的圖示看到,上面是進風,後面是抽風,前下是進風,但是它的前上是讓機殼裡面的風自己流出 後面的介面卡打洞,讓自己的風流出( K62的介面卡檔板有這樣子的設計,符合正確的風流概念 裡面的顯示卡散熱區塊) 但我現在的疑問有兩點: 1.頂部的兩個風扇改為進氣,會比抽氣來的好嗎? 2.前上5.25* 新增一個進氣風扇的效果會比設計為自己流出熱風來的差嗎? 因為目前我的風扇設計是前上.前下為14CM的進風風扇 頂部兩個改為進風風扇,然後就只有後面是為抽風風扇 四進一出的機殼的正壓差效果應該可以的嗎? |
我是頂部抽.熱氣上升冷氣下降原理.
側板裝一個進氣風扇.前面裝一個吹硬碟的. |
兩頁都看了,有個明顯的問題;poor!的圖,只要是傳統上至PSU配置的殼也只能這樣了
,但Good!那張圖,後熱氣出風口和上進風口位置那麼進,難道進風的時候不會把熱空 氣給吸進來嗎?(再來我也很討厭機殼上方有開孔的,進風除我剛說的問題外也有灰塵 問題,抽風多那幾個風扇孔位也會變得更吵...) 擔心它正壓所造成的bug可以用我做的強制負壓改法: 整台機殼只裝一顆後抽,CPU風扇也別裝,後抽的平面所有多餘的孔都封住。 我目前的電腦配置就是這樣,由於我的側板是無開孔的,所以不用另外封住, 若側板有開孔就封起來,就我的機殼而言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非下置電源... 但想找到取代目前用的銷日版6XJA般的,靜音側板(無開孔,內部有貼一層東西) ,內部設計棒配置又好的下置電源,長寬深又不能比這台大的真難 :cry: 印象中只有站上澳門網友發過當地買的那款,其他機殼不是洞開太多就是側板一有 開孔或做透明的 :cry: |
我的機殼是k60,我是把上方一個風扇裝到前面
所以是前面2個進風,上面一個出風跟後面一個出風 我是想把上面那個出風的拿掉這樣變成前面2個進風,後面一個出風 這樣應該就夠用了,因為前面有2個進風的話,其實上面有沒有裝風扇都沒差,因為會自己出風 |
正壓 我是覺得不大好 如果排熱氣的效率不夠快 反而更容易囤積廢熱
如果排氣量不夠 反而後風扇 轉速要更高 噪音也可能增加.... 負壓安排的話 你前面板也不必裝 第二顆風扇 因為排量大 前面自然會流空氣進來補.... 反之 你前面板裝兩顆大風扇 對流量會大於 自然進氣 灰塵反而更多..... 灰塵越多的地方 都是強制 進氣的位置 像是機殼 硬碟前方、散熱器風扇連接處.... 平時在清理機殼 這種情況很常見...........灰塵這種東西 靠濾網 可以減少很多了 但是久了 還是要靠自己下去清 因為濾網不可能完全 過濾所有的細小灰塵的.... |
另外再請問一下K62的硬碟架是垂直插入的
若把它給改為跟機殼一樣方向 雖然比較不好抽取硬碟,但感覺對風流比較好 不然橫擺的硬碟都把風流給擋住了說~ 不知是否有大大也是這樣子改的呢? |
同意一部分觀點 也是我實際使用的經驗....
但我仍覺得目前來講正壓比負壓好得多.... 之前換5870時替P183重新整線,忘了接上後抽及上抽的風扇電源,結果開機幾秒就熱當了... (BIOS剛跳出來就....) 我的P183前方是3風扇標準正壓, 但是因為不是煙囪效應的機殼 所以不能沒有抽風的部分...不然顯卡就會熱當。 FT02有玩過 穿甲彈確實厲害 在煙囪效應的設計下絕對比一般風扇有用... 風扇的位置能引導氣流,不能純看整個機殼的正壓負壓... 總覺得抽風扇應該要布置在熱源才對,但是的顯卡及機殼社就都是把顯卡的廢熱與CPU一起帶,覺得比較有趣的設計是ATCS 840的PCI抽風盒....不過這機殼實在太大 興致缺缺... (公板散熱器又吵又熱 不考慮) 負壓的缺點,灰塵絕對比你想的多, 負壓要弄得好也不是不行,密合度良好的機殼配上膠帶就搞定了....把所有不想要進風的地方全部用膠帶貼起來(例如PCI、正面檔版、側板縫隙)。 P183用正壓跑了約一年 也才清理一次,幾乎沒甚麼灰塵(我習慣自己在上一層靜電濾網) 灰塵應該都是不開機時從上方風扇孔掉進來的,證據就是風塵大多集中在顯卡背面... 引用:
:ase :ase |
剛小弟在網路上找到的一個機殼風流改造示意圖!
蠻符合不是有煙囪效應的機殼,確可以改為有相同(差不多)效果說 我們都知道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升! 所以風流設計應該是下吸上排,前吸後排 我們看一下這個網頁的最下面一張圖 http://www.wretch.cc/blog/nova880606/7384264 K62 原本只有一個下吸的風扇,小弟我再增加一個5.25" 的吸風 因為頂部已經有兩個排出的風扇就維持不動! 符合熱空氣上升的原理! CPU的散熱也改為塔型的上下吸 (原本是想左右吸,由後面那個風扇排出,但這樣子做不符合熱空氣上升的原理) 但原圖作者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將後面那個排的風扇改為吸的風扇 然後全部都由頂部的兩個排風風扇抽出,感覺這樣子的安裝 符合的冷進風量大,但也能夠讓熱風上升抽出~ 這個試驗不知道有沒有大大能夠做一下測試的阿? |
很好奇
為何SST絕口不提溫度? |
引用:
SST 是誰阿 ? 畫這個示意圖的作者嗎?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