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中國式與日本式的慈善捐款--陳光標VS虎面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8433)
|
---|
中國式與日本式的慈善捐款--陳光標VS虎面人
中國式:非常直接的,張揚的,真實的
----------------------------------------------------------------- 轉貼自旺報 《大陸人在台灣》陳光標給台灣帶來的衝擊 2011/01/28 | 盧虹/媒體人 編按: 隨著兩岸交流不斷深入,兩岸民眾到對岸去定居的越來越多,不僅有因通婚而留在對岸的,也有進入對方職場工作的,更能感受到深度的兩岸文化衝擊,並且在衝突中相互融合。因此「兩岸徵文」版從今日起開闢「大陸人在台灣」、「台灣人在大陸」欄目,歡迎長期在對岸生活、工作的「兩岸人」投稿,寫下你們的經歷與深度觀察。 大陸首善陳光標來台贈款給弱勢家庭,並要求當面發放,這種違背傳統行善不為人知觀念的「高調行善」方式令台灣各界嘩然,20年前接受恩惠的「窮親戚」現在帶著現金來撒錢了,這著實給台灣人帶來很大的衝擊。 台灣民眾對大陸現狀的「無知」,讓很多大陸人頗感驚訝,《旺報》兩岸徵文就有為數不少的大陸作者文章敘述了這種現象:「大陸有電梯嗎?」「大陸也有紙尿布?」「台北這種塞車現象北京沒有吧?」而大陸各省官方採購團自2009年6月開始陸續來台,2009年總採購金額達180億美元,2010年截至10月底來台採購金額達到200億美元,被解讀為這一波波的銀彈,來自大陸官方,是宣傳攻勢,是經濟統戰;開放大陸民眾來台旅遊之後,陸客出手豪爽,消費力驚人,也普遍被認為這些有能力出國旅遊的都是當官的,才會如此有錢,一般平民還是很窮苦的。隨著整體經濟的發展,民間的財富也會普遍水漲船高,但卻被解讀為官方有錢,民間貧窮,這令人想起了大陸還未改革開放之時,官方對老百姓說,別看資本主義國家有很多摩天大樓,在這些高樓大廈的旁邊都是破舊的鐵皮屋。 陳光標以一個貧苦家庭的出身,賣過冰擺過地攤,靠自身的勤奮與努力,也藉著大陸經濟崛起的東風,才42歲身家就達50億人民幣,不僅四處高調行善還表示死後要捐贈全部財產,這原本是一個讓台灣看見大陸民間真實成長的例子,同時也可藉此瞭解大陸人不怕張揚的社會氛圍以及大陸慈善體系的運作,何以陳光標會選擇這樣誇張但卻是直接有效的濟貧方式,但台灣輿論卻僅聚焦在他的方式的高調與張揚之上,逼得陳光標在媒體鏡頭面前「演練」一番,以雙手贈上紅包並且一鞠躬。如此一來,台灣人的「自尊心」再次得到滿足,你看,我們教會了大陸人「尊重」這兩個字怎麼寫,然而,台灣也再次失去了一次深度瞭解大陸的機會。 其實,台灣各界對大陸並非「無知」,而是不願意接受,昔日的「窮親戚」如今不窮了,比我們有錢了,還帶著現金來撒了,情何以堪。報載「獲贈」的縣市政府中新北市、桃園縣認有治安疑慮且觀感不佳予以拒絕,然而,實際接受媒體採訪的貧困戶大多表示,有機會收到萬元紅包會很高興,能解決實際問題,沒有所謂「觀感不佳」的問題。有位大陸朋友說,陳光標的舉動在台灣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大概是台灣人只有一點自以為比大陸人有錢的可憐自傲,陳光標此舉是粉碎了他們的這點自傲吧?」 換個想法,如果陳光標堅持在大陸的方式堆一堵「錢牆」,而不是為了台灣部分人士的觀感改砌「紅包牆」,台灣民眾正好有機會可以看看真實的、張揚的、勤奮的大陸。 |
日本式:匿名低調,間接的
----------------------------------------------- 來源:民視 虎面人運動 日本匿名捐贈風 更新日期:2011/01/27 17:01 最近號稱中國首善的陳光標,要到台灣高調捐款,為善亟欲人知的行徑爭議不斷,來看看日本的情況,就在一個月前,有人以漫畫虎面人的主角、伊達直人的名義,捐贈書包給兒童之家,消息見報後引發匿名捐贈的模仿效應,各地都有人以虎面人的名義捐贈物資,這個虎面人運動正在日本持續擴大。 兒童之家的牆壁上,貼滿了孩子用稚嫩筆跡寫下的感謝函,他們要謝謝的是,不知名的虎面人叔叔或是阿姨,送給他們文具和書包。 虎面人是他?也有可能是她,為什麼是虎面人?要從一個月前說起。 去年耶誕節,日本群馬縣一個兒童之家,收到有人以「伊達直人」名義捐贈市價30萬日圓的10個書包,而伊達直人是日本暢銷摔角漫畫虎面人的主角,在孤兒院長大,總是將比賽獎金捐給孤兒院,這消息見報後,全日本興起一股虎面人效應,大家都開始匿名捐贈物資。 打著虎面人的名義,為善不欲人知,捐贈也不用有壓力,像是這群婆婆媽媽們,就帶著家裡的食品、罐頭要來集體扮演虎面人,不管是吃的、喝的或是物資,收到捐贈的單位總是滿心感謝,虎面人匿名捐贈效應在經過一個月後,熱潮不退,但形態開始有了變化。 像是這17片手工pizza,捐贈的就是這位大廚,他事前就先詢問好兒童之家收托孩子以及職員的人數,甚至還打聽好菜單,好避免重複,不匿名,他覺得這樣也不錯。 不管匿不匿名,趁著日本這股行善風潮正熱,也有社福團體提出真正的需求,原來日本的兒童之家目前的制度,是孩子如果國中之後不升學,或是升上高中高職畢業後,都不能繼續住在兒童之家,到時候想租房子都有問題。 虎面人現象正持續在日本發酵,社福團體希望這只是個開始,讓行善的種子在日本持續開花。(民視新聞崔立潔綜合報導) |
引用:
標題與內容不符 :D 日本的老虎假面事件半個字都沒提到 :laugh: 原本昨,前天也有想自己寫一些關於那位大陸人和日本的老虎假面的比較Po上Pcdvd的,但是後來想這是浪費時間、就算了 :D |
引用:
有啊 第2樓啊 本討論串 我希望能聚焦在 何種風氣,對於慈善事業的發展,孰優叔劣 |
stand alone complex..預言成真..
我的解釋: 資訊發達地區:因為接收信息太過同步,產生獨立啟動,卻又互相關聯的社會現象.. |
日本人哪時候要來台灣捐阿?
快快來, 不要嘴砲 :laugh: :laugh: :D |
孰優叔劣?
根本不用拿日本比 台灣不是一直都是有人強調低調行善這套 有些沒法接受中國人高調捐款方式倒是真的 這種衝擊也未必不好 |
引用:
這是某台的捏造假新聞專長, 見怪不怪. 加油添醋? 不的, 樑柱都是自己安插的. :laugh: :laugh: :D |
引用:
拍謝,我回文回太快了 :fear: |
引用:
:confused: :confused: 虎面人是之前很多台報導 我剛好轉貼到民視的 來個法新社的好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2/19/2knqs.html 虎面人重現日本 四處行善助童 更新日期:2011/01/12 01:05 張詠晴 (法新社東京11日電) 1960年代漫畫英雄再度神秘現身日本,掀起一股匿名捐贈禮物濟助窮苦孩童的風潮。 這股風潮始於去年耶誕節,鄰近東京的兒童慈善中心接獲禮物,隨附的紙條寫道,禮物來自「伊達直人」(Naoto Date),他是日本漫畫「虎面人」(TigerMask)主角--職業摔角選手的姓名。 共同社(Kyodo News)指出,媒體大幅報導匿名贈禮善行,使得對「虎面人」記憶猶新的日本人產生共鳴,陸續引發超過30起類似慷慨解囊行為。漫畫中的「虎面人」由孤兒變成摔角鬥士,並幫助其他孤兒。 一袋袋的禮物,包括書包、文具、玩具、機器人模型、現金和食物,被匿名捐贈者悄悄留置在收容所、孤兒院和殘疾收容中心。 其中一例,1個裝著10萬日圓的信封被留置在1個專賣學校用品的商店,紙條上寫著「我是1個仿效者,我認為國內各個角落都有虎面人,請用這些錢幫助需要的兒童。」 當電視台和報紙密切注意「虎面人」的最新現身時,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細川律夫(Ritsuo Hosokawa)今天表示,如滾雪球般擴大的善舉,讓他「深受感動」。 在原先的1960年代漫畫故事中,主角伊達直人在孤兒院長大,起初被邪惡摔角集團延攬。 但故事中的伊達決定幫助其他孤兒,他戴上老虎面具在摔角場上打敗壞人,領獎金捐助孤兒。(譯者:中央社張詠晴)1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