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十七年沒整建 亞洲之窗變亞洲之「瘡」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4108)
|
---|
十七年沒整建 亞洲之窗變亞洲之「瘡」
http://www.markettaiwan.com.tw/inde...ewsCategory=405
聯合報 2010/07/10 民航作業基金由民航局主管運用,桃園機場去年「賺」了一百廿億元,上繳八十億元到民航作業基金,比例達六成六。這些錢透過民航局去養活十幾個國內機場,很多是使用率低的蚊子機場,桃園機場自己只能留下四十億元運用,勉強應付維持機場運作的費用。 香港、南韓 上繳比例低 反觀鄰近台灣的兩座主要機場,香港機場去年賺了約三百六十億元新台幣,上繳一百零五億元,比例約三成三。南韓仁川機場去年也賺了約三百億元新台幣,上繳不到五十億元,比例更低。 ================================= 桃園機場賺120億 - 上繳 80億 = 桃園機場可用 40億 * 5年 = 200億 香港機場賺360億 - 上繳105億 = 香港機場可用 255億 * 5年 = 1275億 仁川機場賺300億 - 上繳 50億 = 仁川機場可用 250億 * 5年 = 1250億 看懂真正問題出在那裡了吧。 ================================= 十七年沒整建 亞洲之窗變亞洲之「瘡」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5008 三十一年前,桃園機場是亞洲首屈一指的機場,但三十一年過去,桃園機場變成國家最難堪的門面,為什麼五年必須規畫一次的修建,桃園機場卻十七年沒更動,學者直言:「政治加上公務人員怠惰,讓桃園機場變成後段班。」 不只蓋機場的錢要由桃園機場負擔,甚至連其他機場的營運虧損也要由桃園機場的收入來補足,形成一座機場養活十六座虧錢機場的奇特現象。 ================================= 孟子離婁篇: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台灣是,猶十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歡迎來到台灣。 |
台灣國內機場有這麼多嗎?? :confused: :confused:
|
引用:
看那個網址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5008 是《今周刊》715期2010年09月的報導。 用比較粗糙、簡單的計算。 如果香港機場和桃園機場的經營數字含上繳,十七年都沒變(假設)。 桃園機場賺120億 - 上繳 80億 = 桃園機場一年可用 40億 * 17年 = 680億 香港機場賺360億 - 上繳105億 = 香港機場一年可用 255億 * 17年 = 4335億 |
錢砸下去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啊
問題是沒錢 |
引用:
你問傑瑞秀 . |
引用:
依照某政府的究極手段 改個名字自爽就好了 例如叫做「全球第一桃園機場」 或是「亞洲最佳桃園機場」、馬上爽度倍增 而且只要更換幾面招牌、施工期短、立竿見影! :laugh: 缺點是各大包商跟財團不能包工程賺一筆..... :shy: |
問題在你給桃園200億.
他會賺到300億嗎.. |
引用:
機場是國家的I/O Port 單純靠機場的門面是吸引不到觀光客的 因為觀光客最終只是在機場過境 不是單純在機場觀光吧...... :stupefy: |
引用:
會賺到比300億 更多的其他東西 :think: |
我覺得政府的眼光不夠宏大, 舊機場的格局已經被做死, 就更應該要大破大就, 找塊空地重新規劃蓋個新機場, 同時把一期航廈整個砍掉重練, 都比改建要來的能振奮人心, 還可以增加就業需求咧! :think: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3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