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想請問Bxx兄"爵士春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076)
|
---|
想請問BEE兄"爵士春秋"
剛剛再搜尋時看到BEE兄對爵士春秋的介紹
這片我也找很久了....一直都沒發現 (自從看過酒店之後,就一直想看看這片...) 倒是有找到另一部鮑伯佛西拍的莎莉麥克琳主演的片子 上次看到第四台的節目表好像有爵士春秋 以為就是,趕緊預錄下來....結果是米洛斯福曼的"爵士年代"(也不錯看...) 想請問BEE兄是在哪弄到這部片的 它(還有酒店)會出DVD嗎 |
BEE兄可能還在睡覺覺.....先代他回答......
[酒店](Cabaret, 1972)已有一區DVD. [爵士春秋](All About Jazz, 1979)還未出DVD. 這兩片, BEE兄都有LD, 你住台北的....可以到BEE兄家去看....順便跟他ㄠ一些片子回家. 他這人沒記性, 借他的東西不還, 他還會自動忘記...... :D |
謝謝PromLin兄為我解答,
其實酒店也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影 尤其是裡面那個串場人 -----我每次看太陽馬戲團的小丑(無頭人撐傘的那集)都會聯想到他 戲感真是棒 |
BEE
Senior Member ALL THAT JAZZ 爵士春秋 ![]() Starring: Roy Scheider, Jessica Lange, et al. Director: Bob Fosse--百老匯歌舞劇編導 電影編導 是一部向電影藝術致敬的意識流型態的自傳電影 拍攝於 1979年.........從他(Bob Fosse)童年 成長 家庭 死亡 的哲學思想混和在爵士舞蹈裡 以電影劇情片方式呈現的作品----爵士春秋 是第一部有聲電影發明的電影名字..導演在1979年拍出他個人的 All That Jazz 企圖在電影史上做一個句點。 本片有出過 LD 可惜沒有Dvd 12-19-2000 03:13 PM **************************************** 人魔大概 看到是我前年這篇 標題是說 只能選一片最喜歡的電影 我提了一下.... 後來 Lisa 特地到我家看 LD 本來計畫 轉成 Vcd 分享給大家 可是 我們都沒有轉換卡 ......類似的這種稀貨 我收藏不少...... 現在又流行 歌舞電影 但願外國商人 會掏出這部電影重發..... 我不愛看歌舞片 但 All That Jazz 太有功力了 喜歡電影 喜歡 Jazz Rock 才能體會 因為它的歌舞 是在表達 人的心裡歷程 唯有在黑暗中漫舞 有仿效過這種 表達形式。 ps: 本片拿下 那年的坎城大獎 ..... 70-85 那個時代 得獎片 完全名至實歸 不會有任何政治運作...............還真是部部好看。 而現在美國奧斯卡 都在猶太集團手中操盤.變成另一種 分贓跟分配.有點亂來。再過些時候 電影的質量會越來越差 剩下的如同國語歌壇 全是 包裝 歌手 拷貝歌曲 只求外表 沒內容的電影。 |
[爵士春秋]是Bob Fosse的八又二分之一, 它的整個結構都模仿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8 1/2, 1963), 只是比較易懂而可口, 精彩的歌舞場面加分不少, 尤其是一大段長時間的Erotic舞蹈, 結合肢體藝術與情色, 更是全片的精華所在.
潔西卡蘭姬所飾演的死神, 可與[八又二分之一]的克勞黛卡汀娜, 相互對應與比較, 這也是全片解題的關鍵點. 將近20年前看的, 一直沒有機會重看, 若有寫錯之處請見諒. [酒店]的成績比[爵士春秋]更卓越, 能從[教父]手中搶走導演獎, 可知不是泛泛之輩. [酒店]的情節可跟[紅磨坊]互相比較, 同樣是描寫聲色場所, 同樣有一個紅牌女伶, 還有一個從外界闖入的莽撞青年. 可是[酒店]暗喻的是紛亂世界的逃避場所, 而[紅磨坊]除了聲色情慾就別無其他. 與[酒店]中精彩繁複的歌舞相比較, [紅磨坊]的歌舞除了華麗之外, 實在是顯得亂無章法. 若能擁有[酒店]的DVD, 那麼[紅磨坊]的DVD真可丟到垃圾桶去了. |
紅磨坊至今未看,但我相信很少有歌舞片的成績能超越酒店;
(如果範圍是舞台劇改編的,前幾年的啞吧歌手我也挺喜歡的..) 當年從柯波拉手中奪去的這一個獎項應是仍有討論空間; 但教父的偉大不僅於柯波拉而是靠眾多傑出的演員完成... 總之呢!看完這兩部片都有一種痛快淋漓的感覺... 好片應當如是乎.... |
鮑柏佛西與柯波拉真是冤家路窄.
在1972年時, 鮑的[酒店]對上柯的[教父], 這兩片成績不分軒輊, 所以只好分獎了. 結果[教父]得到最佳影片/男主角/改編劇本共三項, [酒店]得到最佳導演/女主角/男配角....共八項, 你說誰是真正的贏家呢? 在許多影評人心目中, [酒店]的評價略高過[教父], 你不相信嗎? 在1979年時, 鮑的[爵士春秋]又對上柯的[現代啟示錄], 結果卻敗給成績相差甚多的[克拉瑪對克拉瑪], 兩片只分得一些小獎項. 好在他們在坎城影展錯開了, 成為前後年的大獎得主. |
這兩片的確是難分軒輊,只能說藝術難分好與壞...
端視個人選擇吧!! 對我而言酒店的結構太完整了... 酒店帶來的是一齣結合人生縮影的歌舞秀; 而人生不過是眾多透鏡裡面的一種...(有點洩氣) 而教父的結構雖亦相當完整; 但教父結束時麥克的悲劇才正要上演. 留給觀眾較多餘韻....(其實血腥暴力才是我的重點) 若說藝術性而言酒店可能會略勝一籌, 而親和性可能教父要勝出許多, 正因電影是大眾藝術.. 故教父產生的影響要比前者來的巨大.. 看不懂沒關係,有感覺才最重要, :D |
你們聊了半天酒店 說實在我根本沒看過 ,它屬於乖寶寶電影,就跟芭芭拉使吹姍那種 唱歌踩雞脖子那種女高音式的唱腔。明尼長的也難看 跟芭芭拉有比 在電影裡 非要說是美女 很難說服當時我們這種新生代觀眾,酒店的男主角 好像也是那種典型的猶太臉 演德國人。
我沒有詳談 爵士春秋的原因 是 沒有DVD 在市面上 把大家說的太癢 看不到電影也是種缺德戴冒煙的罪過。 :D 酒店應該是舊式好萊塢 猶太配給制度給獎的電影政治產物 台灣報紙 當時也跟者起鬨 一如今天....All That Jazz 跟 現代啟示錄我給他的美譽 就是: 這才叫做 電影的藝術..看現代啟示錄 你就知 已經脫離電影說故事的槽臼。 JAZZ 現代舞在 爵士春秋 已經不是表演 電影裡出現舞蹈部分都在詮釋主角的思路 跟 情緒.....BOB 所編出來的舞 很多經典動作 跟畫面 人物造型到今天 還是 MTV 或****片的範本 麥克傑克遜 的舞都是從該片研發出來的。 總之 當時 All That JAZZ 在歐美掀起了迴嚮之大..後來的歌舞線上 閃舞 勁舞 迷牆 等等無不出自該片的餘震。 |
麗莎明妮莉的媽媽是娃娃臉裘蒂迦倫, 沒想到漂亮媽媽生出的女兒竟然那麼.....
不過麗莎的歌技與舞藝都是一流的, 倒是有繼承到媽媽的特質. 因為女主角不漂亮就錯過[酒店], 實在是太可惜了. 這部片所得的獎項應該都是實至名歸的.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