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單碟667GB:初識WD新款2TB綠標HDD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9056)
|
---|
單碟667GB:初識WD新款2TB綠標HDD
消息來源
日前,希捷發佈了全球首款容量高達3TB的3.5吋規格外接硬碟,但對任何技術規格鮮有提及。經過確認,這確實是單塊3TB硬碟,只不過卻是由多達五個碟片組成的,單碟容量僅為500GB。(5*500=3TB?) 與此同時,該硬碟加入了希捷自己的「SmartAlign」技術,將單個扇區的容量從512Byte擴大到了4KB,也間接實現了整體容量的提升。從明年開始,希捷旗下所有3.5/2.5吋硬碟都會支援這一技術。 不過本文的主角其實是WD的新款2TB 3.5吋綠標「Caviar Green WD20EARS-00MVWB0」。雖然總容量更小,但其單碟容量卻在全球範圍內第一個達到了667GB。該硬碟於五月底在日本秋葉原市場上首度現身,但WD並沒有對其進行高調宣傳。初步測試表明,該硬碟的持續傳輸速率相當不錯。 至於在那之前出現的WD20EARS-00J2GB0,雖然也是新款2TB綠標,但經證實單碟容量還是500GB,仍是四碟裝。 ![]() 這就是單碟容量667GB、三碟裝的WD20EARS-00MVWB0。看起來很像是1/1.5TB綠標,上表面只有不鏽鋼頂蓋,同時黑色橡膠墊圈也只有四個,而原來的四碟裝2TB綠盤還有起固定作用的黑色金屬板,橡膠墊圈也多達六個。 ![]() 注意只有這個編號就是單碟667GB的標誌,同時可以看到其生產日期為2010年6月21日,絕對新鮮出爐。事實上,這批單碟667GB硬碟是今年5月份才開始生產的。 ![]() 產地是馬來西亞。WD綠標也有很大一批來自泰國。 ![]() 其實看看底部構造就能大致猜出硬碟有幾個碟片。WD的3.5吋硬碟碟體最多能容納四塊碟片,這時候底部會先得非常「飽滿」;如果有輕微凹下去的樣子,那就是三碟或者雙碟裝;要是僅為單碟裝,那麼凹下去的程度會比上邊照片中更深。 ![]() 上邊左側是四碟裝的WD20EARS-00J2GB0 2TB,右側則是雙碟裝的WD10EARS-00Y5B1 1TB。 ![]() 最後將這塊三碟裝的WD20EARS-00MVWB0放在電子秤上,結果是622克,中規中矩。相比之下,雙碟1TB只有589克,四碟2TB則是677克(新版00J2GB0)或者735克(舊版00S8B1)。 -- 離單碟1TB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
這個新的三碟版不知有否比之前的四碟版穩定些 ?
NAS已經快滿了, 一直在找2TB, H牌的溫度實在很難入手, 畢竟NAS是24hr不關機的, S牌LP不放心, 本想買WD20EADS, 無奈停產了(網拍的價格太誇張), 之前的WD20EARS 4 碟版又災情連連, 傷腦筋啊 !! Ps. 因為考慮到NAS的HD以後也會退下來給PC用. |
![]() ![]() ![]() |
期待單碟667GB的效能級Caviar Black出現 :hungry:
|
不知道行情如何?十個字。
|
請問一下
單碟容量越大的好處是什麼!? 一般使用者可以很明顯的在使用上感受的到嗎!?@_@!? |
引用:
好處:假設磁碟轉速相同,則單碟容量越大的硬碟其資料傳輸率也越快 現實:單碟容量越大,磁碟轉速越難提高 例如:現在很多標示7200轉的主流硬碟(單碟500G),其實際轉速根本未達到其標示轉速 |
好處一: 故障率降低, 假設一片碟片的損壞機率是 2%, 又只要壞一片整顆就報廢, 那麼損壞機率就是 1-(98%^2) = 3.96%... 所以降低碟片數量有助於減少損壞機率
好處二:效能提高, 當碟片轉動的時候, 同一時間內經過磁頭的需數量越多, 搜索時間就愈短 至於有沒有感覺, 見仁見智, 如果是升級五年的舊電腦那當然有感覺, 如果去年剛買, 那幾乎感覺不出來 |
引用:
好處是必須使用精密度更高的讀寫頭才能對應高密度的碟片 而且目前讀寫頭的製程似乎稍稍落乎碟片,所以要花比較多時間讀寫資料,提高了搜尋時間 磁片轉速太高好像還不行 |
今天買了兩顆重量真的感覺輕輕的.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