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日本發現新材料 可造25TB光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5674)

ChungWhaCanon 2010-05-27 05:49 PM

日本發現新材料 可造25TB光碟
 
消息來源

法新社報導:一個日本研究小組宣佈他們發現了一種新材料,能以低廉的價格製造容量驚人的光碟,理論上可達25TB之多。

東京大學化學教授大越慎一(Shin-ichi Ohkoshi)解釋說,這種材料是氧化鈦新的晶形,室溫條件下暴露在光照中的時候可以在黑色金屬態、棕色半導體態之間來回轉換,形成一種開關閉合功能,進而用來儲存數據。

大越慎一聲稱,它「有希望成為下一代光儲存一設備的材料」。

他的團隊已經成功使用該材料製造出直徑僅有5-20納米的粒子。如果使用其中最小的粒子,製造出來的光碟所能保存的數據能夠達到驚人的25TB,相當於DVD的五千多倍、BD的一千多倍。當然,還必須同時開發出相應的數據寫入和讀取設備。

相比於目前DVD、BD燒錄光碟中使用的鍺銻碲合金(都是稀有金屬),氧化鈦的市價只有其百分之一左右。大越慎一說:「不用擔心稀有金屬的資源問題。氧化鈦既便宜又安全,而且已經廣泛用於撲麵粉、白漆等各種產品。」

當然一切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大越慎一也承認不知道何時才能製造出真正的光碟,但他補充說會開始和私人企業進行商業化可行性探討。

blair 2010-05-27 05:53 PM

台商:技轉技轉,快! :mad:

yoyo0716 2010-05-27 06:14 PM

引用:
作者ChungWhaCanon
消息來源 (http://news.mydrivers.com/1/165/165574.htm)

撲麵粉...

是防曬性粉底吧??
誰翻譯的啊??

麵粉??
很高價位??
頂多在MM會看到那個MM是用TiO2寫上去的

ExtremeTech 2010-05-27 06:15 PM

引用:
作者ChungWhaCanon
消息來源 (http://news.mydrivers.com/1/165/165574.htm)

法新社報導:一個日本研究小組宣佈他們發現了一種新材料,能以低廉的價格製造容量驚人的光碟,理論上可達25TB之多。


可以曬嗎?


--
硬碟比較方便

vircgd 2010-05-27 08:03 PM

  光碟一刮到就直接損失25TB的檔案,光想到就毛毛的,
而且在儲存讀取方面絕對沒有硬碟方便,倒不如想一想,
如何把這種材料製作成新型態的硬碟,還比較有可看性。

600806949 2010-05-27 08:57 PM

何時才有平價萬轉硬碟 :cry:

鄉長 2010-05-27 09:55 PM

引用:
作者vircgd
  光碟一刮到就直接損失25TB的檔案,光想到就毛毛的,
而且在儲存讀取方面絕對沒有硬碟方便,倒不如想一想,
如何把這種材料製作成新型態的硬碟,還比較有可看性。

沒那麼糟吧,現在光碟就算磨得亂七八糟也還能完整讀取啊
因為光碟都有很嚴謹的錯誤更正,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刮傷

vircgd 2010-05-28 12:38 AM

引用:
作者鄉長
沒那麼糟吧,現在光碟就算磨得亂七八糟也還能完整讀取啊
因為光碟都有很嚴謹的錯誤更正,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刮傷

  主要是因為文中提到「如果使用其中最小的粒子...能夠達到驚人的25TB」,
而文中也提到"最小的粒子"是5奈米,以五奈米的尺寸來講,即使是極細微的刮痕,
造成的影響都會非常嚴重,所以我才會有這個疑慮。當然,我並沒有研發過光碟,
也許屆時會有極為強大的補救方案也說不一定(不過我抱持悲觀想法 :laugh: )。

滄桑悠無愁 2010-05-28 12:45 PM

引用:
作者ChungWhaCanon
當然一切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大越慎一也承認不知道何時才能製造出真正的光碟,但他補充說會開始和私人企業進行商業化可行性探討。


關鍵在這句吧.. :flash: :flash:

imggy 2010-05-28 01:50 PM

引用:
作者滄桑悠無愁
關鍵在這句吧.. :flash: :flash:

果然有詳讀完整的文章...
沒錯...
我發現了可以長生不老藥的關鍵藥材...
只是還在研發中...上市日期未定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