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還要再快!Phenom II X2 550BE 超頻轉檔繪圖測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63408)

shadowsfall.tw 2009-08-06 03:33 AM

還要再快!Phenom II X2 550BE 超頻轉檔繪圖測試
 
比完了benchamrk,當然還是要來個轉檔測試,我想這同時也是對CPU新的考驗,因為我想應該很多人超頻過後都會出現明明燒機正常,但是一遇到轉檔或是其他的用途,出來的成果都有點問題,所以除了測試轉檔的效能之外,順便驗證超頻的穩定性是否能夠達到我們的需求。以下將會用將會進行CINEBENCH、WINRAR、TMPGENC、7-ZIP、以及X.264測試,最後再加上兩套專業繪圖軟體BLENDER以及POV-RAY來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CPU:Phenom II X2 550 19*200 3.8G
主機板:華碩 M3A78-T
記憶體:芝奇 PI DDR1100 2G*2@1066
VGA:ATI 4770 預設值
散熱器:Xigmatek Thor’s Hammer HDT-s126384
Power:Dell 875W
HDD:HITACHI SATAII 160G
OS:Windows7 7137&Catalyst 9.5

重新複習一下CPU-Z的所有截圖:


先來看一下模擬繪圖的CINEBENCH R10 可以透過算圖來得出使用單一核心以及
多核心的結果及增長。

單一核心為3451分,多核心6690分,倍數為1.94倍。

接下來是7-ZIP的內建效能測試,字典檔大小設定48MB,結果為6820MIPS。

再來是WINRAR 3.71,用壓縮最佳的設定壓縮一個2.71G的ISO檔,耗時20分21秒。


接下來是影片轉檔的部分,則是使用了X.264 BENCHMARK 2.0以及TMPGENC
EXPRESS 4來進行X.264編碼,以及將影片檔轉換成DVD格式的測試。

先看X.264 BENCHMARK,基本上就是將一個內附的720P MPEG2檔轉換成X.264
格式的檔案來評斷每秒能轉換的影片格數,原有內建的設定是採用了
X.264 V747以及V819的主程式來進行壓縮,另外再加上效率較高的V1096板來
測試看看。


結果如下:
Results for x264.exe v0.58.747
encoded 1442 frames, 42.34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3.70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3.26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3.89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18 fps, 3942.9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19 fps, 3942.9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21 fps, 3942.9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17 fps, 3942.92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819M
encoded 1442 frames, 45.72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5.69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5.81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5.65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95 fps, 3953.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96 fps, 3953.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95 fps, 3953.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0.96 fps, 3953.35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1096M
encoded 1442 frames, 58.47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58.65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58.50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58.58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3.63 fps, 3924.74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3.64 fps, 3924.5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3.61 fps, 3926.03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3.64 fps, 3925.36 kb/s

接下來是TMPGENC,同時轉兩個檔,轉換成DVD格式,看耗費的時間。

設定如下:


最後耗費32分21秒以及32分12秒。

最後是兩個比較專業取向的軟體,分別是blender以及pov-ray,兩套都是免費的繪圖渲染軟體,也支援多核心,而且可以作效能測試,所以採用這兩套來做做測試。
先看BLENDER:
先跑一次算圖,再記錄秒數,耗時1分35秒11完成。

接下來是另一套軟體POV-RAY,可以更進一步針對單以及多核心作效能測試。
直接看結果:

單核心耗時5分27秒完成。

多核心啟動則是耗時2分45秒完成。


整理一下數據:


看完了結果,我想大家心裡都有個底,隨著時脈的增加可以明顯觀察到效能的長進。但是現在主要的這些工具,都逐漸往多核心優化的的方向靠攏,所以550BE雖然OC達到了高時脈,但是在轉檔的表現上似乎就沒有比時脈較低三核心的720,甚至是四核心940來的優秀,但我想對於這類需求較為輕微的使用者已經夠用了,而且這顆CPU的定位似乎也不是給轉檔繪圖的使用者,應該比較適合遊戲玩家,轉檔只是玩票性質而已XD 簡單測試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BBCT 2009-08-11 12:15 AM

感謝分享測試! ;)

nawtequalizer 2009-08-11 12:38 AM

謝謝測試並分享好文章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