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9800GT節能版 假日風扇改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3054)
|
---|
9800GT節能版 假日風扇改造
*因為PCDVD不讓我貼HTML碼,所以圖貼不過來。要看圖的請去我blog看 這篇
最近為了玩Empire:Total wars,就去光華買顯示卡,正好最近我所訂閱的秋葉原情報指出日本那邊不用外接電源的9800GT公版,只要靠標準的PCI-E slot提供的75瓦電源即可工作。 而上週五在市場上只看到這個廠牌有推出節電版本,於是就購入了 回家後當然是先把陪伴我多年的7900GTX換下來,這張我認為是相當好的顯示卡設計,由另一張側面圖可以看到是2slot厚度的主動散熱,更值得一提的是全速運作噪音極低。而因為這樣的經驗,新購入的9800GT居然只有一個小風扇,那麼這該是相當安靜省電才如此設計吧(當初我是這麼想的…) 兩旁的條狀物是為了保護運作時不要有其他異物碰到風扇,至於散熱…顯然只有中央的風扇跟圓形散熱片在負責。從側面看更加清楚,小型散熱片包覆的範圍並不大,不過背面用了X型加強背板倒是非常週到 整張卡較為特殊的是8.5cm風扇採用4pin溫控電源接頭,這也造成了後來改裝時的困難,因為我找遍了光華的零件店也找不到這種符合特殊規格的風扇零售。倒是旁邊的2pin接頭雖然少見,但還有少數產品採用。 問題來了,這片風扇只要稍微loading高一些,就會像是大型吹風機的恐怖噪音運作!一張以節電和低溫作為產品區隔的顯示卡竟然搭配了如此突兀的風扇,實在是太過離譜了! 這狀況就像是你是個好萊塢巨星,正要駕駛BMW Hydrogen 7 環保車前往世界樂活大會致詞,但是這台新車什麼都好,就是聲音居然非常反環保,只要一飆上30公里以上就會發出像是變形金鋼鐵牛一樣的怒吼聲。不要說開出門去參加了,光是油門都不能踩重一點上公路,這還像話嗎?!(PS.BMW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設計,所以這裡只是比喻) 更詭異的是,這顆Nvidia GPU的全載溫度也不會超過攝氏70度,對3D顯示卡來說這才剛熱身好嗎… 我只能猜測 1)這料件採購買錯了不能不用 2)盒子裡忘了附上耳塞 3)開上市會議剛好所有與會人員統統打瞌睡沒聽到它的噪音 這幾種可能? 在受到這風扇虐待一天一夜後,我只好去光華尋找替代方案。而最後在看了數十種市售風扇後,終於找到唯一可用的散熱器。原因是只有這款有多設計一個4pin PWM接頭。 內容物相當簡單,散熱器和銅片若干、螺絲若干,一本說明書,沒了。首先將原卡背板移開 露出的GPU本體清理乾淨,並重新上一層散熱膏。這張卡的layout倒是值得稱許,有作GPU周圍防護框可避免安裝施力不當傷害。 這就是新散熱器難尋的癥結,必須具有完全一樣的4pin溫控接頭,否則就得剪線自己上烙鐵了。在記憶體上加裝套裝的散熱片 將散熱器與裸卡小心對準Nvidia的孔位組裝起來,鎖好螺絲 整張卡就組合完成! 代價是必須佔用2 slot的厚度空間 安裝後,即使特效全開對顯示卡做壓力測試,風扇仍維持在最低轉速(0%)也足以散熱,GPU回報溫度為59度 關掉遊戲後馬上可以看見溫度直線下降,顯示這張卡本身本來就不太發熱,機殼內對流做得好的人甚至可以考慮改造Fanless 那麼,原廠裝的那個不相稱風扇到底是怎麼回事? |
幫貼
這篇本來應該叫做「日曜顯卡手工藝」的,不如我所願的是禮拜天回到家實在太累就睡了,只好拖到今天才來寫… 以下圖多,如果不是對於9800GT節能版或是散熱機構調整有深入興趣的人可以跳過這篇。 最近為了玩Empire:Total wars,就去光華買顯示卡,正好最近我所訂閱的秋葉原情報指出日本那邊不用外接電源的9800GT公版,只要靠標準的PCI-E slot提供的75瓦電源即可工作。 ![]() 而上週五在市場上只看到這個廠牌有推出節電版本,於是就購入了 ![]() ![]() 回家後當然是先把陪伴我多年的7900GTX換下來,這張我認為是相當好的顯示卡設計,由另一張側面圖可以看到是2slot厚度的主動散熱,更值得一提的是全速運作噪音極低。而因為這樣的經驗,新購入的9800GT居然只有一個小風扇,那麼這該是相當安靜省電才如此設計吧(當初我是這麼想的…) ![]() 兩旁的條狀物是為了保護運作時不要有其他異物碰到風扇,至於散熱…顯然只有中央的風扇跟圓形散熱片在負責 ![]() ![]() 從側面看更加清楚,小型散熱片包覆的範圍並不大,不過背面用了X型加強背板倒是非常週到 ![]() 整張卡較為特殊的是8.5cm風扇採用4pin溫控電源接頭,這也造成了後來改裝時的困難,因為我找遍了光華的零件店也找不到這種符合特殊規格的風扇零售。倒是旁邊的2pin接頭雖然少見,但還有少數產品採用。 問題來了,這片風扇只要稍微loading高一些,就會像是大型吹風機的恐怖噪音運作!一張以節電和低溫作為產品區隔的顯示卡竟然搭配了如此突兀的風扇,實在是太過離譜了! 這狀況就像是你是個好萊塢巨星,正要駕駛BMW Hydrogen 7 環保車前往世界樂活大會致詞,但是這台新車什麼都好,就是聲音居然非常反環保,只要一飆上30公里以上就會發出像是變形金鋼鐵牛一樣的怒吼聲。不要說開出門去參加了,光是油門都不能踩重一點上公路,這還像話嗎?!(PS.BMW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設計,所以這裡只是比喻) 更詭異的是,這顆Nvidia GPU的全載溫度也不會超過攝氏70度,對3D顯示卡來說這才剛熱身好嗎… 我只能猜測 1)這料件採購買錯了不能不用 2)盒子裡忘了附上耳塞 3)開上市會議剛好所有與會人員統統打瞌睡沒聽到它的噪音 這幾種可能? 在受到這風扇虐待一天一夜後,我只好去光華尋找替代方案 ![]() 而最後在看了數十種市售風扇後,終於找到唯一可用的散熱器。原因是只有這款有多設計一個4pin PWM接頭。 ![]() 內容物相當簡單,散熱器和銅片若干、螺絲若干,一本說明書,沒了。 ![]() 首先將原卡背板移開 ![]() 露出的GPU本體清理乾淨,並重新上一層散熱膏。這張卡的layout倒是值得稱許,有作GPU周圍防護框可避免安裝施力不當傷害。 ![]() 這就是新散熱器難尋的癥結,必須具有完全一樣的4pin溫控接頭,否則就得剪線自己上烙鐵了。 ![]() 在記憶體上加裝套裝的散熱片 ![]() 將散熱器與裸卡小心對準Nvidia的孔位組裝起來,鎖好螺絲 ![]() 整張卡就組合完成! ![]() 代價是必須佔用2 slot的厚度空間 ![]() 安裝於機殼內就完成手續 ![]() 安裝後,即使特效全開對顯示卡做壓力測試,風扇仍維持在最低轉速(0%)也足以散熱,GPU回報溫度為59度 ![]() 關掉遊戲後馬上可以看見溫度直線下降,顯示這張卡本身本來就不太發熱,機殼內對流做得好的人甚至可以考慮改造Fanless 那麼,原廠裝的那個不相稱風扇到底是怎麼回事? |
謝了,不過一陣子沒來PCDVD,修改文章的按鈕找不到@@
|
這種改法已經完全不適合準系統了....殘念
|
|
樓主大哥
那個"GPU周圍防護框" 不是顯卡廠商放的 是N社在晶片封裝完黏上去的 所以每一家的卡都有 :laugh: |
引用:
我上一次改顯卡是6600時代,當時記得四周是沒有防護的。Coolermaster這款散熱產品也註明「安裝時晶片四周必須貼上保護泡綿,除非已經有防護框架」 可能現在真的落實制度化了吧,以前連顯示卡散熱器的孔距都不是一定規格,6600的孔距跟5X00不一樣,5X00又跟4600不一樣... :ase |
樓主的散熱器很眼熟~~
之前買來是應付6800gt的高熱及噪音, 現在已經收櫃了,Sioux兄亦對此扇有所說明~~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B7s+%B7s%C3%CD 不過9800gt跑3D風扇不動, 雖為節能版,但還是很屌啊, 樓主要不要用rivatuner監控一下~~ |
買風散的錢加上顯卡的錢,應該夠買GTX260+了吧
雖然我也是EMPIRE:TOTAL WAR的愛好者,也有華碩的9800GTOP櫻花妹版,不過還是要超顯示卡才能玩得順1920X1200解析度,不過畫面真得有夠棒 :D
|
這張我也買了,替換掉我的4890cf,不過說實在的這個品牌不太好買,前天逛了好幾家店才問到 :lik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