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日本 ELSA 製 VIXEL V200 網路信號顯示卡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5203)

fsaa3dfx 2009-03-24 02:25 PM

日本 ELSA 製 VIXEL V200 網路信號顯示卡
 
來源︰4Gamer 實際測試
http://www.4gamer.net/games/032/G003289/20090318065

日本 ELSA 官方網站發佈
http://www.elsa-jp.co.jp/products/r...v200/index.html

日本 ELSA 推出了一款比較奇特的顯示卡產品

型號為︰VIXEL V200

工作原理是將顯示卡信號透過卡上傳輸到VIXEL V200主卡上面
再透過通過網路信號傳輸至 VIXEL V200 的主機上分享出去
最後再透過網路端設備分享傳輸到各種需要的顯示設備上。

工作原理示意








相關預覽︰








vxr 2009-03-24 02:45 PM

引用:
作者fsaa3dfx
來源︰4Gamer 實際測試
http://www.4gamer.net/games/032/G003289/20090318065

日本 ELSA 官方網站發佈
http://www.elsa-jp.co.jp/products/r...v200/index.html

日本 ELSA 推出了一款比較奇特的顯示卡產品

型號為︰VIXEL V200

工作原理是將顯示卡信號透過卡上傳輸到VIXEL V200主卡上面
再透過通過網路信號傳輸至 VIXEL V200 的主機上分享出去
最後再透過網路端設備分享傳輸到各種需要的顯示設備上。

工作原理示意︰

http://pic.xfastest.com/fsaa3dfx/XFNews/Work-1.jpg
http://pic.xfastest.com/fsaa3dfx/XFNews/Work-2.jpg
http://pic.xfastest.com/fsaa3dfx/XFNews/Work-3.jpg
http://pic.xfastest.com/fsaa3dfx/XFNews/Work-4.jpg
http://pic.xfastest.com/fsaa3dfx/XFNews/Work-5.jpg

相關預覽︰

http://pic.xfastest.com/fsaa3dfx/XFNews/VIXEL-V2...

類似終端機..
卻又不是終端機.

fsaa3dfx 2009-03-24 04:03 PM

引用:
作者vxr
類似終端機..
卻又不是終端機.


麗台幫 OEM

http://www.leadtek.com.tw/cht/virtu...=24&seriesid=84

Raziel 2009-03-24 06:41 PM

去年已經看到這個產品 prototype, 並且與產品部門做過討論.

基本上覺得商機不大~ 除非想出一些殺手級應用.....

主要訴求是說, 主機端只要一部強大的主機/顯卡, 就可以透過網路方式分享給四個用戶,

還可達Full HD 的解析度. 不過~ 如果四個client都是heavy user的話, 很懷疑中心端

能不能撐得住, (單卡要分享四個 魔獸@1920x1200 +AA 有可能嗎?) 如果四個client都是

lighweight user, 那效益 vs 內顯/靜音級顯卡 準系統 是不是很有競爭力還有待精算.

不過, 考慮green-IT 的office用途或許可以撥撥算盤參考看看, 效能應該夠用,也節能許多.

foxj 2009-03-24 11:32 PM

感覺上, 就是一種電腦教室的廣播系統, 只是不需要另外牽線罷了

省去距離的限制, 或許將來應用在遠距教學會有不錯的發展...
不過..現在不是已經有類似的東西了嗎..只是quality不夠好罷了

Xforce 2009-03-25 12:04 AM

引用:
作者Raziel
去年已經看到這個產品 prototype, 並且與產品部門做過討論.

基本上覺得商機不大~ 除非想出一些殺手級應用.....

主要訴求是說, 主機端只要一部強大的主機/顯卡, 就可以透過網路方式分享給四個用戶,

還可達Full HD 的解析度. 不過~ 如果四個client都是heavy user的話, 很懷疑中心端

能不能撐得住, (單卡要分享四個 魔獸@1920x1200 +AA 有可能嗎?) 如果四個client都是

lighweight user, 那效益 vs 內顯/靜音級顯卡 準系統 是不是很有競爭力還有待精算.

不過, 考慮green-IT 的office用途或許可以撥撥算盤參考看看, 效能應該夠用,也節能許多.


基本上這張卡是teradici 這家的技術,基本上這不是顯示卡

http://blogs.ft.com/techblog/2009/0...e-out-of-games/


殺手級應用XD?我想Olive應該也是基於teradici的solution

Onlive 是個遠端遊戲服務,遊戲的執行是在伺服器端

遊戲畫面及聲音透過網路傳輸到用戶端(影片),用戶端則將滑�**雿L訊號等傳輸到伺服器端
基本上可以把他想像成KVM只不過透過網路傳輸

目前有幾大遊戲廠都有幾款遊戲加入。

可以把他想像成你在租借主機硬體的時數,這好像又回到二三十年前,電算中心大電腦而連接到僅有輸出入的終端。

想了一下優勢:

對於客戶
1.隨上隨玩,不用安裝設定遊戲。(跟線上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用等待物流或自己出門)
2.省去硬體升級費用
3.跨平台
4.可以試玩遊戲
5.省去買遊戲的固定成本(相對的就有租用的變動成本)

對於廠商而言
1.硬體Utilization可以拉到很高 (一臺電腦買回去不可能24小時都在玩,但是這種服務可以隨時服務某個連上線的客戶)
2.可能是個不錯的發展平台
3.可能是個賺錢新服務

缺點及潛在問題:
1.網路頻寬需求極大(雖說影片會依照流量來改變品質)
2.網路斷了就都沒了
3.畫面品質可能是個問題
4.網路延遲也可能是個問題
5.Quality of Service, 如何滿足所有客戶,突然有一堆用戶上線?

ExtremeTech 2009-03-25 12:14 AM

引用:
作者Xforce
對於廠商而言
1.硬...


對於N/A而言...

越多玩家買一堆顯示卡回家大部分時間待機最好

所以直接不提供顯示晶片給他們這樣搞 就可以封殺這個要命的創意

簡單一點講:


汽車商:大眾運輸系統都收起來最好,高速公路給我開大條一點

Xforce 2009-03-25 12:39 AM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對於N/A而言...

越多玩家買一堆顯示卡回家大部分時間待機最好

所以直接不提供顯示晶片給他們這樣搞 就可以封殺這個要命的創意

簡單一點講:


汽車商:大眾運輸系統都收起來最好,高速公路給我開大條一點

但是對絕大多數使用內建顯示,偶而玩遊戲的人來說,間接使用N/A方案的途徑之一
換成你的方式來說
對於那些不會買車的人,車商應該積極爭取如何在大眾運輸系統插上一腳

當然這是另外一種想法

octapult 2009-03-25 04:02 AM

這不是X Window已經實做了20多年的事情嗎?

不太清楚這項產品的賣點在哪裡 :confused:

從上面的圖看起來,這套系統所有的終端部份都需要Elsa這張專門的卡

X Window則是沒有任何限制

Raziel 2009-03-25 10:15 AM

引用:
作者Xforce

想了一下優勢:

對於客戶
1.隨上隨玩,不用安裝設定遊戲。(跟線上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用等待物流或自己出門)
2.省去硬體升級費用
3.跨平台
4.可以試玩遊戲
5.省去買遊戲的固定成本(相對的就有租用的變動成本)

對於廠商而言
對於廠商而言
1.硬體Utilization可以拉到很高 (一臺電腦買回去不可能24小時都在玩,但是這種服務可以隨時服務某個連上線的客戶)
2.可能是個不錯的發展平台
3.可能是個賺錢新服務

缺點及潛在問題:
1.網路頻寬需求極大(雖說影片會依照流量來改變品質)
2.網路斷了就都沒了
3.畫面品質可能是個問題
4.網路延遲也可能是個問題
5.Quality of Service, 如何滿足所有客戶,突然有一堆用戶上線?

對客戶
1. 單一主機上可以load多個分離的profile給不同用戶...不知是否通用各種遊戲?

2.硬體分享... 四個人開 Crysis@1920x1200全特效, 我不知道它的硬體還夠不夠跑~ :laugh:
不看遊戲看美工/製圖, 多人多開應該也是可以累死任一款高階卡. :flash:

4.市面遊戲若為單機版者,授權的精神是否也同意此方式進行多人共用, 還有待商榷.

對廠商
1.utilization高或低對廠商不重要, 多人多開, 主機端顯卡會不會夠用是更快遇到的問題.

2/3 講營運賺錢模式可能還嫌早, 客戶端要加裝這張卡,侵入性高, 服務業者loading自然重,

LAN的環境就是client數有侷限, WAN的環境就是client端難管理,一般人的電腦好好的

多功能未必想被這個方案所限制.應先專注對企業用戶, LAN環境下的賣點.(greenIT..之類吧~)

缺點及潛在問題:
1/4/5.頻寬需求高,現在還不適合走WAN,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還在建, 怎樣
對不同客戶做不同Qos,保護其傳輸品質, 不是只有技術做到就夠, 還要看業者要不要這麼做?

容不容易做? 有沒有賣點?..... 以個人經驗, 要維護去client端的CPE設備,除非無可避免(ex xDSL modem)

不然業者是認為管越少個越好.

3. 能支援2D高解析成像是這產品的賣點, 我比較想知道3D應用上的限制..... :rolleyes: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