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4870X2內置的CF似乎有一點小改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9609)
|
|---|
4870X2內置的CF似乎有一點小改變@@~
![]() 好像可以直接讓2顆GPU互相傳遞資料 |
有學到AMD CPU的感覺
跟X2的架構有點像 GPU進步CPU也要進步多一點:) |
從這樣的架構來看. 記憶體共用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like:
期待下一個世代的顯示卡 X2 時, 記憶體也不用 X2 |
有進步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實現單顆雙核心GPU... :ase 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的話,那麼應該記憶體就可以共用了... :D 另外有個疑問,如果說兩個GPU可以直接互通,那麼橋接晶片的用途是什麼? :confused: |
其實早在RV770架構圖公佈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都注意到了Sideport這玩意
並且猜測這會不會就是讓兩個GPU互相訪問的一個設計 :) 看起來雙向5GB頻寬對於GPU動輒幾10G的頻寬好像並不太夠,但這算是雙GPU 即將實現資源共享的第一步吧 :) |
引用:
雙向5G(sideport)+雙向5G(PCI-E 2.0)就有雙向10G的頻寬了, SIDEPORT只是用來輔助,不是用來取代PCI-E 2.0的, 雙向10G跟3870X2的雙向2.5G已經是4倍的頻寬了, 這種300%的進步已經夠驚人了吧 |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怪不得4870X2對應4870效能提升的幅度
遠在3870X2對應3870之上! :rolleyes: |
引用:
3870x2的那個雙向2.5G是對橋接器,如果GPU0要跟GPU1取得資料那就必需通過橋接器來完成 而RV770的當中雙向5G的sideport讓兩個GPU之間可以直接溝通,不需要透過橋接器,只 不過還沒辦法達到完全共享資源的目標,(可能大部份情況下還是必需要透過橋接器)~~ 至於我說的頻寬不太夠,可以看看目前的高階GPU對自己的記憶體頻寬要求動輒5x~6xG以 上甚至是破百G,而且不管是3870x2、9800GX2、4870x2,就算各個GPU有自己的RAM, 比如512MB那也不等於是512MB*2,共享資源的目標就很類似現在的CPU共享L2快取,那 再回頭看看這個Sideport所提供的雙向5G也就是10G的頻寬,真的夠嗎??如果只是某些程度上的需要 使用的話,那也許夠了也說不定 既然AMD一直提倡用核心數量堆疊的方式來達最高性能,那以GPU目前的形勢來看也有可能 走向單一晶片雙核心也說不定,那內部的匯流排連接部份就勢必要進行改變,否則GPU一樣 會受到頻寬限制而無法完全的發揮性能。 當然我只是針對Sideport這一塊以及多GPU資源最佳利用化這一方面的猜測而己 對您說的PCI-E 2.0其實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認為Sideport是要取代它,再強的再多的核心 的GPU都一定要有一個對外的接口,那PCI-E 2.0的位置就不可能被取代甚至是PCI-E 3.0~~~ :) |
引用:
可是單晶片雙核心對GPU來說有意義嗎 :confused: 畢竟單晶片的話,把電晶體拿去塞更多的SP對效能會比較有正面的幫助吧:ase |
引用:
其實不管是雙晶片或者是單晶片雙核心,GPU與GPU之間的溝通仍然需要一個高速的匯流排 ,否則就算運算能力再強且SP數量多的GPU還是會被頻寬過低而拖垮性能。 而且以現在的GPU發展情況來看,一昧的增加SP數量這方式也不可能維持太久,GPU的性能如果在SP數量不斷增加且效能沒成該有的比例成長,那也可以說GPU的架構是時候需要大改了。 以GT200為例,它由之前G80的128SP增加至240SP結果電晶體倍數成長,NV如果要繼續在GT200這種架構堆SP數量的話恐怕先死的是台積電的生產線 :fear: GPU採用單一晶片雙核心應該不太可能像雙核心CPU那樣,反而應該會有點像目前的四核心 將兩個GPU核心封裝在一個PCB上,像XBOX 360上面的GPU核心之外再加一個10MB eDAM核心,兩個核心之間再以高速的匯流排連結。 現在Intel的Larrabee也即將要加入戰局,可以說GPU的發展局勢變得愈來愈有看頭了 :fear: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