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顯示卡又將大戰? 次世代 nV GTX 350 與 ATi RV870 對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6950)
|
---|
顯示卡又將大戰? 次世代 nV GTX 350 與 ATi RV870 對決?
消息來源︰上田新聞部落格板
http://nueda.main.jp/blog/archives/003675.html 據傳 nV 的 GTX 350 工程版本已經就緒 除了預定在 8 月 25~27 日時發表 55nm 的 GT200b 以外 (GTX280+?)假定 http://nueda.main.jp/blog/archives/003681.html 下列這些將有可能是 ATi 與 nV 下一個次世代 GPU 的規格對決 ◎GeForce GTX 350 (GPU 為 GT300) - 製程技術 :55nm - GPU Die 尺寸 :576mm2 - SP 串流處理器 :480sp (GTX 280 的 2倍) - 核心時脈 :830MHz (Shader 2075MHz) - 記憶體時脈 :3360MHz(GDDR5)、512bit、2GB ◎RV870 *(Radeon ?) - 製程技術 :40nm 或 45nm (TSMC) - GPU Die 尺寸 :140mm2 (RV770 為 260mm2) - SP 串流處理器 :960sp (現 RV770 為 800sp、960/192ALUx5sp) - 記憶體匯流排 :256-bit - 效能: 預計是 RV770 的 1.2倍 - R800 不是雙 GPU 而是預定雙核心(內核) GPU |
引用:
55nm 576 mm^2 要塞進 480 SP...? 印象中 GTX 280 65nm 就有 576, 55 nm 才縮到 500mm^2 上下, 76mm^2 的面積要塞進一倍的架構... 就算向是memory controller 之類不需要太大變動, 但是其它跟SP連動的部分呢? 如果目前架構不變, 至少要縮到 45~40 nm 才有可能控制在這個精片面積吧? 我還是認為更改管線架構往高時脈SP發展, 對nv來說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GTX 350 是DX10.1? 還是用DX10?還是DX11?
恩~好快!又有新東西要問世了 |
從07年8月想換電腦換到現在還是2500+在撐
RV870要等多久啊? 09年第二季了吧 :laugh: |
是真的嗎? :confused: 會不會太快了? :eek:
|
GTX350那個是假的..
|
引用:
看過太多假消息 就算是真的也被當成假的... |
看到RV870是960SP的消息...
我突然想起之前也說RV770是480SP... nVidia:當我白痴阿!是可以這樣騙了又騙,騙了又騙嗎? :mad: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說不定是DUAL CORE所以實際上市 960SP X2 :laugh: |
引用:
這跟騙不騙沒啥關係, 重點是GT200 是不得不以現在的規模推出 在統合渲染架構下提升效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丟幾個SP 進去, 提高 RAW power. NV 的架構卻不容許這樣. 單個管線高效能的結果就是架構複雜與龐大, 附帶高耗電與廢熱, 無異是限制了規模的發展 現在GT200 已經將規模逼近極限, 就算4870 有1600 SP, NV 也只能摸摸鼻子硬推 他們也說會推出新架構而且是從桌上型到筆電市場全線替換.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