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VIVO討論區 (數位機上盒)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5)
- - 請問一下大尺寸LCD分割畫面的問題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96010)
|
---|
請問一下大尺寸LCD分割畫面的問題
最近在找可以處理畫面分割的器材
主要訊源是多台電腦DVI訊號或影像處理訊號,目標是把多路訊號送至42吋LCD電視上面分割畫面觀看 我找來一種監視器用的畫面分割器,畫面送到42" LCD時可想而知的慘不忍賭,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於一般監視用的分割器材輸出入所支援的解析度都太低了, 畫面處理的能力不強,但這類型的產品主要就是便宜。 :ase 再來考量到一些廣播級的器材, 很多都可以支援到HD,甚至有些採用模組化,升級相當有彈性, 當然這類產品的價格高到令人吒舌,數千到數萬美金都有。 :fear: 目前想找個較折衷的方案, 不知道如果用多路影像擷取卡(如Osprey-440可四路同時處理)+畫面分割用軟體+電腦顯示卡輸出至42" LCD這樣的作法可不可行? 我的想法是目前顯示卡支援高解析輸出的能力應該都不錯了,既使擷取卡只有DVD品質, 但透過高階顯示卡的輸出應該會比監視器分割器輸出來的好一點。 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對不對? 或者有什麼更好的方案? :confused: 還請板上前輩達人不吝指教... :) |
引用:
Osprey-440是PCI-X的卡,插在一般32bit PCI上未必能跑的很好,但只為了capture card特地去弄張有PCI-X的板子(i.e. workstation/server board:stupefy: )似乎又有點殺雞用牛刀(外加一般workstation/server board內建的VGA通常也只是會亮就好的等級----別說3D了,很多連Overlay都不支援:flash: ),不如直接買Osprey-450e以後會比較有彈性,但是鵝看了一下不論是Osprey-440或Osprey-450e在國內查得到的單價都高達NT$5xxxx,不知樓主要用在哪一方面啊:confused: ....BTW,一般42"的monitor解析度通常也只有1920x1080而已,以VGA解析度(640x480)而言頂多能做到6(i.e. 3x2)分割,若是只看不錄時capture card用Overlay直接送到VGA是吃不了多少CPU(i.e. CPU和M/B不用太高檔,只要I/O跑得動即可:flash: ),不過要是要錄影的話以這類不帶DSP的capture card(i.e.軟壓卡)要光靠Host CPU做6 ch 30fps 640x480壓縮難度恐怕不低就是了:p:p.... |
引用:
:) 主要的用途是拿許多台電腦訊源在42"上做分割畫面展示 只考慮到即時輸出,錄倒是不需要 我找了幾種可能,50幾k能解決的情況還算好的... :cry: 關鍵在於如果要讓輸出有可能到達HD等級,需要考慮的軟硬體都不便宜 這還只是輸入在SD的情況下,如果連輸入都考慮到HD,那更是天價... 囧 Decklink一張可截HDMI的要1k美金..., 如果要多路的話... :laugh: 另外請問有沒有哪些軟體是專拿來跑這樣的overlay輸出的呢? :confused: |
引用:
可是一般電腦D-Sub/DVI/HDMI以外的類比輸出(i.e. Composite/S端子)通常效果不是很好,偏偏一般capture card通常只支援Composite/S端子,so:confused: .... 引用:
鵝覺得相對於4ch Composite/S端子要NT$5xK,HDMI只要US$1K其實已經算很平價了----因為普通1ch的capture card只要NT$1K有找,考量到一個monitor能塞幾個子畫面,一台主機頂多也只能塞4-6ch,是不是非用4ch的卡就有待商確了,相對而言HDMI輸入的卡可是一點選擇的餘地都沒有的:stupefy: .... 引用:
鵝平常比較少玩M$ Win上的東東,不過一般capture card通常都會附上demo程式,如果UI不是很講究的話只要那個程式能選video source,輸出能在preview/overlay中選overlay,每個source各開一個window應該算雖不中,亦不遠矣吧:p....BTW,同樣是如果您不是很講究UI的話,鵝倒是可以兜個小linux出來,一開機便直接進Xwindow開AP,純粹當成六路SD輸入,一路HD輸出的6分割器,應該蠻好玩的就是了:p:p.... |
剛剛花了40分鐘回文打到一半, IE竟然當掉... :cry:
重打中... :nonono: |
引用:
我有個粗糙的想法 以Osprey440來說,composite input擷取的解析度最多也就720x480... 如果合成這種解析度的四個畫面,那就是1440*960 我在想這樣的畫面透過顯示卡送到Full HD的LCD上面時,應該不至於劣化的很嚴重吧? 假如六分割的話,1920/3=640,每一格分割的水平解析度甚至都小於input了 所以我在想,要做這種分割的情況下 input的解析度是不是該變為次要考量 重點應該是考慮到HD輸出? :confused: 引用:
當然能吃HD訊源的卡會更有彈性 不過我想這樣的工作站應該也是一筆 話說回來,如果插上四張Decklink HD Extreme做HDMI擷取... 匯流排會不會產生頻寬的問題呢? :confused: 引用:
我最早也有類似的想法... :p 不過有點怕會被看的人笑...囧 引用:
您真好心... :cry: |
引用:
以下引自Hardware Overlay Wikipedia.... 引用:
以純粹只看不錄而言,只要I/O跑得動(i.e. BUS頻寬夠,而且VGA的Overlay engine夠力:flash: ),HOST CPU須要做的其實只是把系統initialize起來和UI而已,那就是鵝前面說吃不了多少CPU的原因:p.... 引用:
其實這還是得看您打算在這台"6分割"上秀啥,如果是一般SD等級的視訊(i.e.圖形為主,低解析度的文字為輔),那一般PC的Composite/S端子可能還算堪用吧,比如說CX2388x的datasheet上寫著.... 引用:
由以上解析度對頻寬的預估可以知道為啥Osprey-440要做成PCI-X了(BTW,Decklink HDMI截取卡其實也都是PCI-E x1的,可見以1080i為例HDMI的產出值也不會超出PCI-E x1的250MBps:flash: ),而對鵝來說純HDMI截取卡只要US$2xx起跳其實已經算非常平價了,只是不知道VGA的Overlay engine經不經得起高解析/大流量的source一起多P就是了:laugh: .... 引用:
一般PCI-E的chipset通常可以config成16+4*1 / 16+1*3或8+8+4*1 / 8+8+1*3,以此看來若是插4張PCI-E x1的純HDMI截取卡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要VGA跑得動,至於M/B穩不穩就再說了:stupefy: ),另外HD Extreme因為是PCI-E x4的,光要找有16+4*4的M/B就有點麻煩了,如果SDI不是很重要的話可能就要取捨一下了:p.... 引用:
其實術業有專攻,老闆總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是十項全能吧:p....像鵝主要是搞系統的,純就對搞一個6xSD對1xHD的6分割而言,只要UI不是太講究,自然是能不動coding就不動coding了:stupefy: ....BTW,如果是Osprey的卡在linux下要驅動問題應該不大(頂多當成多路的BT878或CX2388x驅動吧:p),用linux包一包(就當是用linux兜一個另類的DVR吧:p)或許就能唬倒一般人了,至於Decklink的卡因為鵝還沒機會玩過,鵝就不敢亂說了,但至少應該會有M$ Win的driver可用吧:p:p.... |
嗯...
8路監控卡 http://store.pchome.com.tw/suparadar/M00538056.htm 或16路監控卡 http://store.pchome.com.tw/suparadar/M00874087.htm 不過解析度最多只有720X480 多畫面分割剛剛好 單幅放大就會糊掉 :ase |
引用:
我用了監視16路的那種 分割後的效果很慘... :ase 這種機器輸出解析都不高, 影像處理能力不好 輸出後每一格會糊, 顆粒很大 看起來比單一路放大還要糟... :ase |
引用:
真是慘不忍睹 :fear: 看來還是需要高階機種了 不過價格很... :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