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Intel Core 2 Duo Socket P「T8XXX」&「T9XXX」TDP 35W 盒裝正式版發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70961)
|
---|
Intel Core 2 Duo Socket P「T8XXX」&「T9XXX」TDP 35W 盒裝正式版發售
SPEC
特徵:FSB 800MHz、TDP 35W、最大1.25V、最小1.075V、對應腳位 Socket P 型號:T8300、2.4GHz、3MB、FSB 800MHz 日幣定價約: 31,290 型號:T9300、2.5GHz、6MB、FSB 800MHz 日幣定價約: 40,980 商品情報圖片: ![]() ![]() |
消息來源:AKIBA
|
感謝分享
intel在nb的佔有率已經夠大了 現在又把TDP35W的core 2 duo的時脈推進至2.5Ghz nb的效能又更加提升 反觀amd的Turion64x2 orz..... |
如果這種東西放到桌電用,
也一樣挺吸引人的。 :hungry: |
Socket P??
這是什麼腳位啊?現在有這種腳位的主機板嗎?…=口=" 對CPU很有興趣說,臺灣如果上市,我想MODT應該又會再起一股熱潮吧~ |
引用:
Socket P 是取代上一代 Socket M 的新腳位 主要應用是 Mobile 和 MoDT 的平台或主機板 Socket P 主機板早就出了 Google 打關鍵字你就會發現一堆,但我相信的 Socket P 主機板真正吞的下的玩家沒多少... Socket P 應該熱潮起不來堆,因為 T 系列和 E 系列的接受度還是後者較高 有了前車之鑑,自從 Core 2 Duo 775 大流行後,Socket M 到最後也無疾而中了 主要是 T 系列的入門門檻太高... 貴 雖然帳面上 Intel 命名原則 T 命名型號是 35W,E 命名型號是 65W 但是拜 45nm 之賜,而且甚至會被有人批評 T 系列和 E 系列功耗和效能也相去不遠了 |
引用:
從45NM以來,MODT似乎意義越來越小~ 缺點1:主機板太貴,功能陽春...可選擇性也太少 缺點2:E8000雖然INTEL定義為65W,不過實測E8400才30W左右 待機3W,T系列的MOBILE處理器,待機已經不可能會有什麼優勢,應該可以改口說 待機的功耗差距可以忽略...全速可能差個10W-15W左右 兩邊24小時全速跑,一個月下來10/1000*24*30*3=60元? 而處理器的差價達到3K最少,需要天天24小時全速跑,跑50個月才能回本? 所以MODT只剩下完全的爽度,不省錢也不划算~ |
之前之所以有 MoDT 主要是P4 prescott 的高熱與高笑能相比於同時賣下 dothan的低溫高效能
自從進入 core 以來這問題已經幾乎消失, core 2 以後MoDT 的優勢蕩然無存 有必要堅持MoDT? |
其實也不一定..
CPU是邁向超低功耗的路走, 但是主機板卻沒有完整的配套方案 像我測試時顯示, P35主機板硬是比G33的多耗10W(顯卡是工業用1.5W的) 如果MODT使用的是mobile chipsets, 耗電量還可以再下降, 用整個系統去計算功耗會比較公平 雖然算起來還是要幾十個月才能打平 只是... 然後... 省電是為了拯救地球 :ase |
好 ........................... 貴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3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