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冷飯熱炒」硬碟亂鬥之 750GB 三強PK對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67097)
|
---|
[冷飯熱炒」硬碟亂鬥之 750GB 三強PK對決!
嗨!
大家好∼∼∼∼ 今天,終於將心裡構想很久的 750G 硬碟三強對決做了更深一層的測試, 之所以說構想已久,乃在於 Sotragewreview 上的測試裡, 在應用程式的執行效率上,梭魚 11 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自己實際使用上也有類似的感覺,但又怕是「杯弓蛇影」心理作祟, 所以才享用最麻煩又最耗時的另一套軟體來測試.................. 也就是,把自己最信任的 ZD 公司出的 ZD Winbench 搬出來測試, 它的冗長測試過程並不像 HD Tach or HD Tune 那樣方便而短促快速, 所以花了不少時間.............(喝了兩杯咖啡繼續撐下去) 測試環境: 主機板:ASUS P5K-P (BIOS 0504 <-- 個人覺得不好用,但效率有快一些) CPU:Intel Q6600 (oc 3.2 GHz) 記憶體:宏連 DDR800 2G *2 (oc DDR1003) 系統碟:WD 大暴龍1500 ADFD 今天測試主角上場: WD 7500 AAKS 750 GB HITACHI 7K1000 750 GB Seagate 梭魚11 750 GB 並排拍 2 張合照吧! 正面一張,由左至右分別是 7K1000 -> 7500 AAKS ->梭魚11 背面也一張,順序一樣。 接下來是「非常不是重點」的個別的特寫照片.......... 7k1000 7500 AAKS 梭魚11 首先上場的是比較快速也普遍被大家所使用的測試軟體--HD Tach 7K1000 7500 AAKS 梭魚11 哇!測試到這裡為止,梭魚 11 效能優異,幾乎是制霸一方的強悍! 不論是傳輸,或是搜尋,都出色無比!重點是,它具有低震動與低溫。 梭魚 11 就此完勝嗎? 別急著走,看下去嚕........... 接下來是敝人這次發文的重點: ZD Winbench High-End Disk Winmark 99 7K1000 7500 AAKS 梭魚11 真是另人驚訝,翻盤了!而且差異還不小........ 7K1000 最強,成績 = 77900 其次是 7500AAKS,成績 = 76900 最後是梭魚 11,成績 = 58700 (p.s. 懇請版上能有版友幫忙用上面數據製作成長條圖來比較,造福一下版友, 使大家更能清楚它們之間的差異,先謝謝.....) 勝負之間的落差比例,竟和 Storagereview 上頭的測試勝負比例幾乎一致!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去爬一下 Storagereview 前不久的測試文。) 也就是說,如果撇開單一屬性的測試,而是做模擬應用程式操作時的測試, 梭魚 11 可能算是遙遙落後,幾乎是梭魚九代、十代的水準,甚至更遜一籌, 這可想而知得是,快取的演算法相當的欠缺效率,縱使有 32 MB Buffer 也是浪費, 「快取演算不彰是 Seagate 通病」這一點,Storagereview 不知提及幾次, 但大多數人不太 care 這個特質。 不過有人懷疑是否和『韌體無法在某些軟體下顯示正確 Buffer=32MB』有關, 這一點敝人持保留態度,應該說,傾向相信這些快取的演算控制機制取決於硬碟晶片, 而非 Windows XP 系統。 p.s. 安靜度 7500 AAKS 最佳,超安靜,找不出更好的形容詞來稱讚! 7K1000 則和梭魚 11 噪音相當接近,而 7K1000 又略微安靜一滴滴。 . . . 以上報告,希望大家能有個參考!! . . . . . |
這樣我就能瞭解我要哪一顆了,多謝大大的測試嘍!
|
我想梭魚 11在實際應用上效能低落,原因可能還是軟體無法辨識其32MB cache
導致軟體應用上效率不佳,非只是只有測試軟體無法辨識Buffer而已 靠平常系統軟體使用,其實應該多少可以感覺到, 如果有梭魚10跟梭魚11,兩者前後使用,梭魚10使用上速度反而較快 梭魚 11僅靠優異的讀取能力拉抬使用上速度 Seagate還是要快解決Buffer不相容現行軟體的問題 |
引用:
兄台部分說法對,但有些地方不是很正確。 首先,應該說是: 「"Seagate" PATS/SATA HDD 在實際應用上效能低落」 而非「梭魚 11在實際應用上效能低落」 這是一個普遍性,而非「唯獨梭魚 11 中獎」的問題。 其次,應用成績低落,不太像是是「軟體無法辨識其32MB cache」, 而是演算法的問題。 舉例,梭魚十 320GB,16MB Buffer 正確「顯示」, 且傳輸、搜尋均勝 T7K500 320GB, 但不代表它就能真正在應用程式執行與操作時「真的」勝出, 相反的,它,梭魚十,是輸給 T7K500 一段距離。 如果只因軟體(如XP)無法辨識而造成「XP 無法使用快取」, 那敝人可以告訴您,Hihg-End Winmark 分數別說是「58700」了, 可能連「10000」都有問題........... 因為,快取的演算控制者本就不在 XP 系統,而在於硬碟內部機制。 以上................. |
引用:
現在一般人寧願相信是韌體無法辨識所導致,我也這樣認為 如果以後Seagate解決韌體問題後,使用效率仍然低落的話 再來歸咎梭魚11產品設計是不是有問題? |
果然Seagate的快取演算法相當低落 :jolin:
這樣小弟就越來越想買Hitachi 750G那顆 :D 老ZDNet測試還是很好用的 :agree: |
引用:
Seagate韌體是出了名的......該說惡搞 :confused: :laugh: ,同一代的硬碟有好幾種韌體 :cry: |
to leewayne,
如果有一顆ST3500820AS(誤辨識的ST3500320AS) 跟另一顆正常辨識的ST3500320AS 兩顆應該都是使用新的快取演算法, 用兩顆500GB,leewayne兄再比一次,應該容易推測出問題點 一樣慢=>設計問題 820AS>320AS =>韌體問題 |
引用:
不難看出,chimo 兄和其他大多數版友一樣, 陷入一個既定的思考盲點, 那就是:「作業系統直接掌控硬碟的快取權」, 這個盲點一旦成為思考方向,那很多問題便無解了。 作業系統無法辨識快取,和梭魚 11 韌體即便有關連, 也與快取有沒有被硬碟正常使用無關, 因為快取的掌控權是建立在硬碟上的晶片控制, 就算 Wimdows 無法辨識,它還是正常且由硬碟掌控下使用, 好比,敝人的駕照忘記帶,但敝人不會因此而忘了怎麼開車, 因為此時開車的是敝人,而不是監理所或是駕照。 至於 Seagate 要怎麼解決韌體辨識,那個類似的話題, 湯姆或是 Storagerivew 那邊幾乎沒人繼續談下去了, 老實說,就算 Seagate 想盡辦法讓大家的作業系統「終於」看到 32MB Buffer 好了, 那能解決從勳章系列乃至於梭魚系列的硬碟快取演算不彰的窘境嗎? 所以,Seagate 應該會冷處理台灣這邊的討論吧......... 以上............... |
因為在梭魚10代,不同韌體版本,即有很明顯差異的效能表現
所以不免於懷疑韌體對於硬碟效能有程度上影響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