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魅影魔星》:凡是奇術幻術武術都要去神秘的東方學就對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68291)
|
---|
《魅影魔星》:凡是奇術幻術武術都要去神秘的東方學就對了!
![]() "Who knows what evil lurks in the hearts of men? The Shadow knows!" 數週前電視上在放映一部典型美式英雄電影《魅影魔星》(“The Shadow”),勾起了個人小時候的回憶。 這部電影的上映年代是1994年,那年個人小學畢業,全家人出國去美西玩。在環球影城遊玩時便看到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那時剛學英文,會的單字不是很多,看到海報上的印出的大字剛好是認識的,就很興奮的大聲唸了出來,結果還被導遊糾正發音。現在回想起來也是挺有趣的。 如今,這部電影看起來卻有些挖寶的意味,除了男主角是身材日趨發福(從本片開始)的亞歷•鮑德溫外,大反派是由尊龍出飾,演一個號稱是成吉思汗後代的蒙古狂人。最令魔戒迷和X戰警迷興奮的就是,本片還有「甘道夫」「萬磁王」伊恩•麥可連的參與,演出女主角的科學家爸爸。不過據說這是他從英國莎劇舞台轉向美國好萊塢發展的頭幾部電影(有一部是阿諾的大爛片《最後魔鬼英雄》,他在裡面演出從電影《第七封印》片中走到現實世界的死神),因此在片中的戲份和台詞都少的可憐,和現在在美國影壇的聲望地位可說是天差地別。 電影的劇情則是源自於美國1930年代著名的一齣廣播劇改編而成,故事內容大意是說主角「影子俠」在當時的美國打擊犯罪、對抗各式各樣想征服世界的大魔頭的故事。聽起來很耳熟吧,這樣的故事內容,在那個時候的大眾讀物和低俗小說(Pulp Fiction)中頗為風行,當然也包括如超人和蝙蝠俠等等美式英雄漫畫在內。而這類小說或漫畫中往往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主角都有可能因為到世界各地遊歷時,在神秘的東方習得了不可思議的奇術、幻術、武術,然後得以返回家鄉打擊犯罪。例如本片和《蝙蝠俠》便是如此。東方對於當時的西方人來說是神秘而又充滿異國情調的,也因此許多作者會喜歡以此為主題加以牽強附會吧! 不過身為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人,個人倒是對這些描述神秘的東方的作品挺感興趣的,說不定哪天可以以此為主題寫篇論文呢! |
阿諾的《最後魔鬼英雄》怎麼會是大爛片??? :confused:
這部大概是阿諾的電影中, 我最常重看的幾部之一. 實在是太Kuso了, 不能用正經的眼光來觀賞. 小男孩幻想中的阿諾版"哈姆雷特"真夠酷.... "To be or not to be...not to...Boom!!!" :p |
引用:
或許是在下言重了 得罪得罪∼ 但我覺得這部片實在是KUSO過頭了 不過構想其實還不錯就是了 不知道您看的時候有沒有認出甘道夫來啊 :) |
引用:
我對甘道夫沒太大興趣. 《最後魔鬼英雄》是約翰麥特南的野心之作, 但是可能無法滿足那些喜歡刺激槍戰的動作片迷, 所以遭受許多人的誤解和低估, 或許對動作片迷來說, 此片有點過於搞怪和複雜. 曾經有人詳細分析過這部電影, 我就稍微說明一下好了. 1. 此片是嘲諷那些系列式的動作片集, 有很多自我解嘲的意味. 2. 此片結合巴斯特基頓的"小福爾摩斯"(真人進入螢光幕)和伍迪艾倫的"開羅紫玫瑰"(劇中人走出螢光幕), 進而探討真實和虛擬人物之間的關係, 還有虛擬人物的自我覺醒, 有非常濃厚的存在主意風格. 簡單來說, 這不只是一部頭腦簡單的動作片而已. |
原來如此
在下受教了 可否請閣下多說一些關於《最後魔鬼英雄》的分析呢! |
加一票
最後魔鬼英雄是研究電影者必看的一部 |
引用:
小離題一下,說到真人進入螢幕,我就想到三人行男主角John Ritter拍的那部電影"stay tuned"(整人頻道),進入的是電視機,透過遙控器選台,闖進各個電視影集中,包括他自己主演的"三人行":D 不過這部不像上述的"開羅紫玫瑰"或"最後魔鬼英雄"那麼多關於主角本身螢幕前後虛實的探討,有的只是對各個影集的影射與嘻弄嘲諷. |
以當時愛看動作片的影片影迷來說最後魔鬼英雄惡搞動作很讓影迷不滿.
但換作現在惡搞片現在才流行Kuso現在回頭看其實不錯看..真是拍錯時代 |
嗯
這裡不是討論魅影魔星嗎? 怎從第二篇起就暴走為最後魔鬼英雄! |
對啊∼
還是把話題轉回來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1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