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台灣的文化環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90670)

半瓶醋 2006-02-11 01:19 AM

台灣的文化環境~
 
日前李安回台灣~
某新聞台的訪問當中
李安提到了想要振興電影業
得先要振興文化這件事

坦白說小弟不認為會有任何人聽進這句話

然而今天讀到一封影評人貧窮男所寫的感想
更是讓小弟感觸良多

他寫道

在2006國際劇場藝術節的記者會上,法國導演培松地提到台灣劇場工作的待遇大概僅勝於
非洲,目前兩岸三地的稿費也是台灣居末。鍾明德老師也說廿年的稿費跟今日一模一樣,一
點都沒漲過。培松地也對於台灣會迷歐丁劇場感到莫名其妙,他認為歐丁有許多是以東方為
師,他們向東方的傳統學習,我們卻要回頭學習他們。當然鍾明德不以為然,但因在記者會
上,並未就此深入辯論。

半個多世紀以前,張大千到巴黎,有與畢卡索會晤,東西方大師的會面,有段小插曲,畢卡
索認為東方才有文化,西方要向東方學習都來不及,怎麼會有中國人來西方學畫,這是畢卡
索丟給張大千的問題。以張大千的地位可以承受這樣的恭維,但五十年後,培松地這個走遍
許多國家的聰明導演,會提出這樣的看法,看來我們的文化比廿年如一日的稿費還不如,與
經濟的成長成兩極發展。

在台灣做文化的人的待遇竟然只能夠跟非洲比~
這件事情讓小弟真的是心寒不已
身為傳播業~這種情況是一樣的
如果文化的待遇這麼的低~
有誰要去做文化?
那文化又怎麼提升呢
台灣的文化類型是暴發戶式的
笑貧不笑娼的意識形態一直都是台灣觀念的主流
經濟在急劇起飛之後~文化與思想隨之崛起
然而沒有人鼓勵~這類崛起的文化就像曇花一現
在金融風暴與921震災、911事件以及中國經濟起飛這一連串的經濟影響之後
台灣更是一心拼經濟~搞義和團式的本位主義

文化事業是少有人做了
經濟不是一流
文化又是三流
台灣到底還剩下什麼啊?

也許這種牢騷會被人說是憤世嫉俗
然而沒人發牢騷~會有多少人注意這件事情
當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但是每當想要行的~又有多少人在後頭恥笑其愚蠢?
在這樣的無力感之下~
坐而言是不是又比不言不語好得多呢?

xyz168 2006-02-11 01:47 AM

環境如何不說
但搞文化的單位卻很多
新聞局
文建會
文化總會(還被改了名)
幾乎每縣市都設有文化局或文化中心

alexlim 2006-02-11 08:58 AM

文化?
這是啥?可以吃嗎?
台灣的字典裡,有這個字嗎?
從來沒聽過。

所謂「西方向東方學習文化」云云,
只是一種外交辭令,
類似「別人的老婆比較好」這種心理
用這個理由來說自己的文化比較好,
未免有點往自己臉上貼金。

而且,人家是向「東方」學習,
可不是向「台灣」學習
用火星文化來說,這又是「往自己臉上貼金」+1

台灣的問題在於,台灣「沒有」文化。
「沒有」的東西,要怎麼振興
(本來要說「要振興個屁」,但是怕被說沒文化,所以改個詞)
所以「振興台灣文化」是一個錯誤的動作,當然不可能成功。
應該是「從頭建立台灣文化」,還有一丁點、一絲絲的希望。

dc1ps2 2006-02-11 12:43 PM

為什麼台灣沒有文化? 國人生活習慣 教育程度 等都是文化的表現阿! 台灣人說閩南語 原住民說山地話 客家人說客家語... 這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語言文化,難道不值得稱之為文化嗎? 那怎樣的文化才能算是文化呢?

翻桌啦 2006-02-11 03:06 PM

文化也不是絕對吧,希臘以及埃及文化也很深,電影業也還不夠火侯,我覺得是(心態)

國人對自己國片沒信心,政府也不想管,也不能靠少數台灣國際導演撐大局吧(也還不是純台灣電影)

(心態還有肯不肯花心思去進步)才是主要的原因

gstyle 2006-02-11 05:15 PM

反正用嘴巴做事,比用手做事的人還要多很多,
怎麼可能累積文化.

lopploppl 2006-02-12 01:09 PM

重點就是酬勞不高,因為現實問題不得不放棄而去找尋其他酬勞更高的工作。

coolchet 2006-02-12 03:03 PM

我是感覺電影業興盛與否與文化環境似乎沒有太大關連.......

電影業是否興盛,講到這個就是講一個商業現象,講白的就是能不能賺錢

這與文化環境恐怕是不同領域的議題

HellBug 2006-02-12 03:09 PM

引用:
作者lopploppl
重點就是酬勞不高,因為現實問題不得不放棄而去找尋其他酬勞更高的工作。


而且全球化的趨勢使許多強大的外國文化輸入,少數的文化創作者
很難對抗精心挑選過的外國文化.
例如台灣的音樂工作者跟許多先進國家比起來真的是很少,但是外國音樂
大量進攻,使競爭壓力一點都不遜於外國.
昨天跟一個韓國人聊天,他過去想要成為專業的音樂工作者,但是現在因為
國內競爭過度激烈所以放棄了.韓國政府對於國內文化發展的保護很盡力,
所以才會有一堆人向那個方向發展.

polyxyz 2006-02-12 06:37 PM

引用:
作者coolchet
我是感覺電影業興盛與否與文化環境似乎沒有太大關連.......

電影業是否興盛,講到這個就是講一個商業現象,講白的就是能不能賺錢

這與文化環境恐怕是不同領域的議題

的確,
電影說是文化的一種,但不是全部,
文化的涵義很廣,還是單純講電影就好,
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
現在電影走向商業化,
台灣要電影業興盛,
導演應該要拍些大家想看、喜歡看、會去看的電影,
而不是所謂"有文化"的電影,
一堆得獎但沒人看的電影也是枉然。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