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網路報稅怎麼大家教一下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93674)

diablo0922 2005-05-29 02:25 PM

網路報稅怎麼大家教一下吧
 
已經有去下載過那個軟體了 我適用身分証加戶號的方式 本人一年約賺32萬附近 有在唸書
學費應該可以抵扣 可是軟體算過要繳7666元 是他算錯 還是我不會用阿

butter-cat 2005-05-29 03:03 PM

大概計算方式如下:
320000
- 74000 免稅額
- 44000 單身扣除額
- 75000 薪資扣除額(*1)
- ??? 儲蓄扣除額(*2)
- 25000 教育扣除額(*3)
----------------------------------
102000*0.06=6120-(若有薪資所得扣繳稅額)
以上即為93年度應納的綜所稅金

*1 申報上限為75000元
*2 扣繳憑單上為5A的利息所得
扣除總額不超過27萬為限!
*3 請附上93年度的學生證影本及
學校註冊單據..已接受政府補助或領有
獎學金者,應以扣除該補助或獎學金之
餘額在規定限額內列報。但就讀空大、
空中專校及五專前3年者不適用本項扣除額。
已25000為上限!

Windmill 2005-05-29 04:38 PM

小弟本身也在學,但是因為我只申報自己一個人,所以教育扣
除額的項目無法輸入,撥電話到國稅局詢問,那個接電話的小
姐跟我說教育扣除額是用在申報人名下有被扶養的親屬的教育
費用,不適用於所得稅申報者本人的教育費用,所以我的學費
就沒辦法報教育扣除額。不知道那個小姐說的正不正確,如果
您的學費能夠報教育扣除額的話,能否告知要怎麼報,謝謝。

vchou 2005-05-29 05:04 PM

引用:
作者Windmill
小弟本身也在學,但是因為我只申報自己一個人,所以教育扣
除額的項目無法輸入,撥電話到國稅局詢問,那個接電話的小
姐跟我說教育扣除額是用在申報人名下有被扶養的親屬的教育
費用,不適用於所得稅申報者本人的教育費用,所以我的學費
就沒辦法報教育扣除額。不知道那個小姐說的正不正確,如果
您的學費能夠報教育扣除額的話,能否告知要怎麼報,謝謝。


她沒說錯............

P&W 2005-05-29 05:17 PM

我有個想法,假如父母親沒有收入,但是仍舊以父親或是母親來報,這條錢不曉得報的進去報不進去?雖然方法聽起來合法~~

peter5 2005-05-29 06:10 PM

學費只有扶養之子女才可以扣抵.
本人不可以扣抵.
可以參考這裡:最後5.12章
http://www.ntx.gov.tw/FrontEnd/TaxM...1R9400007_5.doc

benison868 2005-05-29 06:31 PM

引用:
作者P&W
我有個想法,假如父母親沒有收入,但是仍舊以父親或是母親來報,這條錢不曉得報的進去報不進去?雖然方法聽起來合法~~


本人有學費的話 要當被扶養人 才可以申報歐
父母沒收入 也可以當納稅義務人歐
只是你必須要是學生或未滿20歲
我把我母親當納稅義務人 我當被扶養人
我滿20歲 有讀書
我就這樣省了7千多勒~~母親真偉大 :shy:

peter5 2005-05-29 06:38 PM

引用:
P&W我有個想法,假如父母親沒有收入,但是仍舊以父親或是母親來報,這條錢不曉得報的進去報不進去?雖然方法聽起來合法~~

不可以,也不合法.
不過,可以將父母申報為扶養親屬.

benison868 2005-05-29 06:50 PM

引用:
作者peter5
不可以,也不合法.
不過,可以將父母申報為扶養親屬.


可以吧 我這次就這樣報~~
父母沒收入 當納稅義務人 我當被扶養親屬(我雖滿20歲但我是學生)
稅務人員親口說的 還問了好幾個~台北市的國稅局
只是如果你滿20歲 但不是在學學生 就不行這樣了!!

peter5 2005-05-29 07:09 PM

SORRY,我可能誤解p&w的意思.
引用:
父母沒收入 當納稅義務人 我當被扶養親屬(我雖滿20歲但我是學生)
稅務人員親口說的 還問了好幾個~台北市的國稅局
只是如果你滿20歲 但不是在學學生 就不行這樣了!!~~

是對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