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請問『鋁製』薄板的機殼可以防電磁波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69407)
|
---|
請問『鋁製』薄板的機殼可以防電磁波嗎?
看到現在很多人都正視電磁波的問題了,這是個好現象,但鎖上機殼側板真的就夠了嗎?在下不知道,也不了解市面上一堆強調鋁製散熱好的機殼,到底夠不夠檔得住電磁波?以前記得國中物理有教過ALPHA波一張紙就可以檔得住,但伽碼波至少要厚度一公分以上的鉛板,但誰知道高頻運作的系統到底有哪些波共存?現在市面上一堆走流行透明化的機殼側板竟然是用塑膠製的,真是害人不淺,我家裡還有五年前買的機殼,當時沒有流行強調散熱性,不過鋼板還真是夠份量,用起也很安心,沒事操操p-2也可以超的很滿意,硬碟也沒熱掛過,但是現在市面一堆機殼除了兼顧散熱性,也兼顧成本,都改成使用鋁質,但在下知識不夠充足,懷疑以目前家用的PC如果內含高頻率運作的系統,到底檔電磁波夠不夠力?不知道有學這相關方面的先賢們可否指導一下.
|
我覺得應該跟厚度沒關係吧
只要完整包附應該就沒問題了 |
Alpha,Beta波... :jolin:
這是原子彈的輻射吧 我覺得現在所謂的電磁波 是金屬屏蔽就能擋掉的電磁波吧 如果是這樣,烤肉用的鋁箔紙一張就能擋了吧 :laugh: |
有EMC規範的機殼應該有這方面的保障吧!?
記得曾向HP購買歐規的PC,Class A,一台價格 約台灣的2.5倍 |
機殼是能檔電磁波,
但是再怎麼做, 還不如"接地接好",來得有效。 |
電磁波. 這東西學問很多. 說起來沒完沒了.
我自己以前的經驗. 在EMI lab裡面很多測試環境搭配的電腦都是IBM的機殼. 聽測試人員說IBM的機殼效果最好(防止電磁波外洩). 我是沒有接觸過PC方面的產品. 不過機殼的包覆是滿重要的, 現在的很多機殼前面都是裸空的, 我所謂的包覆是指金屬包覆, 塑膠跟壓克力是沒有效果的. 電源線如果能有接地也是可以把一部份電磁波經由機殼吸收由地導掉, 很可惜台灣很多住家是沒有地線的. 電磁波也可能從你的外接線漏出來, 如USB cable. 至於機殼的厚度會不會影響電磁波的穿透, 應該是會的. 早期的機殼都很厚重. 這些機殼在測試的結果都比較好. |
接地,對於消除機殼的靜電 (或較低頻電場),但對於低頻磁場,接地是無效的;
(所以坊間部分產品「使用前 vs. 後」的量測數據大多是量電場,非磁場) 高頻部分的電磁波,主要靠的是金屬屏蔽效應,鋁一樣是金屬 (不過印象中鐵是比鋁好)。 當然,不管怎樣,如果開側殼,那... XD * 以上若有誤,請務必雞蛋挑骨頭幫忙更正,謝謝 * |
引用:
歐規就是大家常常看到的CE mark, Class A是給 office產品用的. 比較寬鬆. Class B是給家用的. 不過通常做CE就是要過Class B, Class A通常是給FCC用的. 小弟的記憶可能有錯誤. 如果錯誤請更正. |
感謝大家不吝賜教,綜合各位網兄所述,看來目前一堆市面上塑膠面板的機殼果然大多是重看不重用,尤其是開透明側板的機殼愈來愈流行,大家不可不注意,看來以後我再也不敢把機殼放在桌上,還是放在地下多一個書桌的屏閉比較好.
|
最值得關心的不是Gamma而是Alpha,
Alpha的QF值高達 20, Gamma只有1~2 而輻射線對人體的傷害算法是 REM=RAD*QF REM是"有效"的輻射量 RAD是總共吸收的輻射量, QF是單一射線的"重量" 重量越大傷害越大... 至於電磁波...記的把機殼封好,不超頻的話展頻也要記的開啊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3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