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65張圖]XPC禪機ZEN ST62K & S-ATA化 & 后臨天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13768)

songyy29 2004-03-23 04:39 PM

[65張圖]XPC禪機ZEN ST62K & S-ATA化 & 后臨天下
 
這台等了好久.....終於在台上市了,強調是最小最靜音的XPC機種,並且跟以往的XPC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特別是把POWER拉到外面來了,而外接POWER還是全密閉式的!體積比以往的XPC小約20%,全機只剩
一個風扇在做CPU及系統扇熱,想必是更安靜了,結果如何且聽我娓娓道來....

官網產品頁
http://tw.shuttle.com/product/bareb...ult.asp?B_id=29
詳細規格PDF檔
http://tw.shuttle.com/share/product.../ST62K%20DM.pdf
這台嬌小的ST62K,外觀也是如最初蘋果電腦引領的半透明果凍質感設計,跟AOPEN的XCCUBE EZ系列很像,
但個人覺得可惜的是ㄇ型機殼蓋沒有做與之相搭配的白色烤漆處理,還是用以往陽極髮絲處理(後有圖)的
機殼蓋.ST62K同樣採用與ST61G4一樣的ATI的9100IGP+IXP150南北橋晶片組,最大特點是全密閉式的180W
外接POWER,與ST61G4相比無AGP插槽,無可抽離磁碟金屬架設計(只有單獨的3.5"硬碟架可分離),內部配線
較以往佳、不凌亂,單一主機板設計(無另一小塊前置電路板),取消FLOPPY插槽,後面版置CLEAR CMOS按鈕,
無支援S-ATA(ST61G4是加了SILICON IMAGE S-ATA橋接晶片才支援S-ATA設備,咦?標題不是有S-ATA嗎?呵∼呵∼,賣個關子...).

ST62K在國外的測試報告,再度打破了最靜音機種、姊妹機:ST61G4的紀錄47dbA,為43dbA(SFFTECH網站),
http://www.sfftech.com/showdocs.cfm?aid=482
http://www.silentpcreview.com/article139-page1.html
http://www.tbreak.com/reviews/article.php?id=250
http://www.tech-report.net/reviews/...2k/index.x?pg=1

songyy29 2004-03-23 04:40 PM

慫恿老姊把她多年的巨獸PentiumII電腦換掉(呵呵∼!其實是又可以讓我玩新東西^__^,還好老姐不知有PCDVD!)
ST62K有白色跟銀色兩種顏色,老姐當然是要白色的囉!浩鑫網站上寫還有個黑色,但店家說沒有黑色?真怪,
還是網頁寫錯了?隨機內還包含廣明NU的COMBO機,定價12000
賞圖篇
1.外包裝箱,拉高型的外箱

2.外箱後面,其中寫著達成靜音的功臣--外接式POWER

3.零配件盒,扁扁的盒子

4.零配件一覽,其中IDE排線給的是兩條(另外還有一條已經裝在機子內與COMBO機接好了,所以共是三條),
一條超短(接一顆HD用,因3.5"可分離硬碟架橫向設計的關係),一條有三頭較長(接兩顆HD用).還多附了一個
3.5"白色前檔板,但卻沒見到5.25"的白色前檔板??

5.另附的前金屬腳座與以往不同,在尖端部份改用透明的矽膠墊(SORRY!照的表現不出來),
可避免全金屬腳座下會壓壞(凹)桌面.

6.小可愛現身!

songyy29 2004-03-23 04:42 PM

7.機殼蓋的陽極髮絲,沒做白色烤漆處理搭配,另方面想就比較不容易怕刮傷、掉漆.

8.隨機的廣明NU的COMBO機,52X CD-ROM,24X CD-RW,52X CD-R,16X DVD-ROM,它的前面板近看可隱約看到
NU MARK及規格字樣,好像是噴白色漆上去的樣子.

9.裙底風光!由於機殼蓋兩側跟以往的XPC不同沒有打進風口,所以進風設計就移到底盤來了,
除了前側、兩側有細長的進風口外,中間兩特定位址(主機板相對應位置一是PWM,另一猜測應是
大4PIN電源的變壓處,後述)也打了許多小圓洞進風口

10.跟黑面SB65G2哥哥比身材,ST62K較矮

11.比長度,當然是哥哥較長∼∼.由此可見ST62K機殼兩側邊是沒有如以往XPC有兩側進風口.

12.比腰圍,當然是小可愛勝出!

songyy29 2004-03-23 04:43 PM

13.前面板插座特寫,POWER鈕遠離群眾,其餘由左至右為RESET鈕、POWER LED、HDD LED、麥克風、
LINE-IN、耳機、USB*2,也取消了前面板的1394插座,但...LINE-IN還是給他做在前面...若是插個
沒有內接式4PIN音源插座的電視卡(這台ST62K還好有內接式4PIN音源輸入,AUX IN),接線就要連接到前面來了.

14.小可愛不要臉!這白色也滿像珍珠白的色澤.

15.臉皮內側!

16.小可愛沒臉見人!前面板也是打了不少通風孔.(白色的3.5"檔板沒取下照的)

17.小可愛烙A孩(請用台語想∼).注意喔!POWER SWITCH沒做死在主機板上(因為它遠離群眾),所以具有
定時自動開機功能的康博電視卡,裝起來滿方便的.

18.短舌婦!以往XPC的前插座小電路板是與主機板分離的,ST62K則是整合在主機板一起,主機板前端
凸出了一塊,這可避免以往用多條纜線連接所造成的一些不便問題,有次拆裝我的SB65G2,因連接纜線
太長&粗,把連接纜線端的插頭從插座裡擠歪出來,就覺得奇怪為啥前面板音效部分的插座就有反應,
而另一邊的USB及1394插座卻沒反應.
圖中紅箭頭指處為主機板一細長的孔,剛好對應到前述"裙底風光"圖中機殼一處打圓孔的地方,
以助主機板此處散熱,這邊我猜測應該是圖左邊大4PIN電源插座的電壓轉換迴路處,主機板上的這個
大4PIN電源插座負責所有的硬碟、光碟機的供電.

songyy29 2004-03-23 04:45 PM

19.美臀照!

20.其中,首次設計把CLEAR CMOS做成個按鈕(主機板上還保留了原先的CLEAR CMOS JUMPER)放在後面板,
不用開機殼、很方便,但ATI南北橋晶片組的超頻實力不佳,對超頻族來說好像聊勝於無(不過也不會選這一台吧!)
電源供應插座是直流12V 15A(12*15=180W)的特殊6PIN插座,ST62K也還保留印表機預留孔(線還是要另外買)

21.風扇的散熱孔打成方孔,非以往常見的蜂巢狀孔.鎖機殼的三個手鎖螺絲(圖中見一個)不同於以往是很粗的,
也許是為了配合ST62K嬌小的身軀,改用細長型的.
無線網路模組的孔也有預留,光纖輸出(黑色,在後面板下方)沒有跟輸入(粉紅色)做在一旁.

22.左側面照,內部沒有多餘的纜線橫在中間,光碟機IDE排線及電源線都被安排好沿著機殼骨架走向.PCI插槽只有一根.

23.右側面照,硬碟架為橫向可分離設計

24.拿掉硬碟架後,北橋晶片上沒有上風扇(ST61G4有),DRAM插槽也移成與機殼側平行,可能是為了順風設計.

songyy29 2004-03-23 04:47 PM

25.PWM處,也可看到電源DC IN插座的內部情形,

26.上空照,因為磁碟金屬架跟機殼做死在一起,所以無法拿開拍照,不過事後安裝配備起來到不覺得有啥不便.

27.主機板會發熱的PWM處也有打上散熱孔,也剛好對應到前述"裙底風光"圖中機殼另一處打圓孔的地方

28.可分離式硬碟架,滑軌式設計

29.與可分離式硬碟架接觸的機殼部份有貼上橡膠吸振.

30.內建式音源輸入4PIN插座AUX IN

songyy29 2004-03-23 04:48 PM

31.散熱風扇罩部分(左邊的),還貼上一個SHUTTLE易拉LOGO貼紙,比一般XPC的散熱風扇罩(右邊的)要短,因為風扇用的不同.

32.台灣廠商BI-SONIC(皕瑞)的8*8*1.5cm風扇,型號SP801512HM

風扇規格可見http://www.gpsi.ca/coolingfans-Bi-Sonic.htm
與XPC常用的SUNON KD1208PTB1(http://www.sunon.com.tw/products/pdf/dc-fan/general.pdf)風扇相比,

其中()內為建準規格表中的數據,但與XPC實際用的建準風扇規格不同,所以XPC用的建準風扇應是
特殊客訂版,其[]內風量、風壓、噪音為以轉速為依據的線性外插推估值.
看來似乎皕瑞的效能較佳,噪音較大,但在2000轉下卻比建準的安靜多了,我有試過把這個皕瑞的風扇裝入
SB61G2-20TH裡,結果待機下為1500轉以下,更安靜但風很微弱,所以還是換回原來的.就我所看過浩鑫是
首次採用油封軸承的風扇,以往XPC裡的風扇清一色都是滾珠軸承的,雖然油封軸承的風扇壽命較短&安靜,
但版上有人提過XPC的8*8風扇不是在標準12V電下&低轉速下運轉,所以即使使用油封軸承的風扇,壽命也會拉長,
增長多少就不知了.
33.BIOS系統狀態畫面,跟往常一樣,SMART-FAN待機時也在2000轉(ULTRA-LOW)下.

34.風扇轉速控制說明(PDF檔截圖)

35.跟以往XPC不同的是在SMART FAN下的[風扇起始加速溫度(Fan Speed Up When CPU Temp)]=[CPU Temp Tag],
CPU溫度每超過設定的[CPU Temp Tag]溫度1℃,風扇轉速就增加50rpm,不同以往要每超過4∼5℃,
風扇轉速增加的幅度較大.(PDF檔截圖)

songyy29 2004-03-23 04:50 PM

36.外接全密閉式180W A/PFC POWER,只輸出12V連續最大15A電流,是MIC的.....我查不出是那家做的@_@.
浩鑫有在思考既然要做外接式POWER,就要跟一般外接式的不一樣,一般外接式POWER只是把POWER拉出去到外面,
再把線做延長就可以了,沒有顧慮到長久潛在性的問題.參考這個討論串,"可憐的小壁虎"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281251 ,
原來一些小動物或者昆蟲會往發熱的地方鑽,導致電器設備短路掛點,再加上若不是密閉的POWER,
丟在桌子底下更是會累積許多的灰塵、雜物,灰塵一多風扇搞不好也不轉了,POWER如此情形下久了就掛點
或著牽托其他設備下水,若是把POWER放到桌面上來,那就失去要把POWER(噪音)遠離使用者的意義了.
而且浩鑫還設想到把POWER的電源輸出簡單化,一般POWER要輸出12V、5V、3.3V、-12V、-5Vsb,若做外接,
電源線一定會很粗一條,因此除了全密閉式外,只要輸出12V電,電源線就可以變細,但這樣的話,
主機內就要多另一組電壓轉換迴路以輸出剩下所需的5V、3.3V、-12V、-5Vsb電,然後才接到主機板上的
ATX插座及其他設備用的大、小4PIN電源插頭,但浩鑫竟給他搞成整合成一張主機板裡!不會多出一堆凌亂的電線!

也許是極限吧!很可惜,若是瓦數能再更大且又是密閉式的那會更好,不過也許會更大一顆或者非常貴!
這顆全密閉式180W POWER也想必轉換效率是非常高,才能用密閉式的.看浩鑫網站上ST62K SUPPORT LIST是可以
插到CPU 3G以上的耗電怪獸(但F&Q中沒有SYSTEM FULL LOADING的測試),也許在180W之下除了其他設備外,
撐不下AGP顯卡所以取消了,
37.POWER的電源輸出插頭,3個端子應該是12V,另3個端子應該是GND.

38.POWER的交流電端插座

39.想這樣就下場了?!脫光光再說.拆開黑色外殼後,是一個全鋁殼散熱用的盒子.

40.兩個對稱的鋁殼,左鋁殼內,那片灰色的應該是導熱膠,蓋子蓋上後會跟右邊殼中間那個塊散熱鋁金屬貼合.

41.交流電入口端用料

songyy29 2004-03-23 04:53 PM

42.直流12V電輸出端用料,只輸出12V及GND兩條電線.

43.這兩個好像是變壓線圈吧?不懂?

44.這邊也還躲一個

45.POWER跟小可愛比,真的是滿大一個的,大概比一個光碟機要再小一點,不過還好POWER是丟在桌子底下的.
呃!冬天搞不好可以幫腳取暖!!

效能測試篇
46.
P4 2.4CG
A-DATA DDR400 *2
內建顯示設為32MB
NU COMBO機
HITACHI 7K250 80G 2MB CACHE s-ata
室溫23度C,一切皆為預設值
CPU-Z主機板認的出來,但記憶體就辨認不出來

songyy29 2004-03-23 04:55 PM

47.效能略差865PE/G晶片組

48.以1394連線跟SN41G2連接,速度比不上SN41G2與SB61G2-20TH的26MB/S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0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