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回顧一下當年的不公不義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5998)

老老濕 2023-12-27 09:05 AM

回顧一下當年的不公不義
 
1950 年開始實施的「全國性公務員高普考各省定額」裡
臺灣人以 87%的人口比例
只分配 2-4%的高普考公務員錄取比例
「高級外省人」保障名額竟然高達 96-98%

壓榨台灣人長達42年的制度.終在1992年取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1861561&__cft__[0]=AZUxxmt5eY923PZl3LUUtDYbe3VTbjIDR2-L9P_0QCnx57MPymQ_K14mmgfbiiVVcMUj30-P408Fx_QjCthCzUR8T4qjNQMwoIIXhedkD8UZwcipia1dEoWglMPuQt8ZQqa5T4gDlA9Do2z5cgbQ1cOyDJ17lN8NJSJP058r-IM3WVnVabDnmNb5mUxWk4c4K88&__tn__=EH-R

1970前生的人.加上走後門.都有可能受惠
尤其是馬英九和連戰的甲等特科

馬英九從美國回來就11職等
多少人一輩子多無法達到的職位

:think: :think: :think:

當年的臺灣人.一直是次等公民

LDSKINGII 2023-12-27 09:13 AM

抄跑堅賴皮仔兩個噁男利用特權得利才是現在不公不義人神共憤罄竹難書的事 :mad:

rainwens 2023-12-27 09:30 AM

各省定額和實際錄取比例其實並不相同

https://blog.udn.com/brucejclee/170997456
https://agonyofsorrow.pixnet.net/bl...%81%87%E8%B3%87
https://wwwc.moex.gov.tw/main/Forum...shx?Forum_id=26

老老濕 2023-12-27 10:36 AM

1950到1991年由高普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有80407人
而同樣一個時間區間中,由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員特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卻高達67365人
而且錄取率44.15%
遠高於高普考的7%左右(1950-2000平均)

而且最重要的
由於此時外省族群在退除役人數中是佔有極大多數
則這67365人中,絕大部分應為外省籍
這明顯是一個專為外省籍人士而設的取得公務員資格的管道

......................
想一想就知道
當年開小門
讓這些人大量外省軍官.進入台灣中高級公務員體系
最終穩穩掌握各級政府

而大部份台灣人
還在普考打轉.苦苦等備取

pcbd 2023-12-27 10:56 AM

雙標黨一到選舉就開始鞭屍了嗎?

沒關係,以後雙標黨也一樣會被鞭屍的

OLD BIN 2023-12-27 11:02 AM

笑死,每個世代都有混得好跟混得不好的人
怪東怪西幹嘛不怪自己不長進(所以才只能在網路上當1450是吧!)
台灣人?原住民才是'真'台灣人吧!
清朝漢人偷拐搶騙原住民的土地把原住民趕到山上去,然後現在自稱台灣人?(當原住民塑膠?)
日據時代,台灣人只能當順民又有幾個能當官?
國民黨執政時代,台灣人文盲一堆,不大量用外省來的要用誰?
真要說當年不公不義,李登輝又是如何在威權時代登上高位?

ULTRA99 2023-12-27 11:11 AM

引用:
作者pcbd
雙標黨一到選舉就開始鞭屍了嗎?

沒關係,以後雙標黨也一樣會被鞭屍的


當雙標已成為日常 .....

不鞭屍 , 就不雙標了 ~~ :p

lifaung 2023-12-27 11:15 AM

引用:
作者老老濕
1950到1991年由高普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有80407人
而同樣一個時間區間中,由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員特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卻高達67365人
而且錄取率44.15%
遠高於高普考的7%左右(1950-2000平均)

而且最重要的
由於此時外省族群在退除役人數中是佔有極大多數
則這67365人中,絕大部分應為外省籍
這明顯是一個專為外省籍人士而設的取得公務員資格的管道

......................
想一想就知道
當年開小門
讓這些人大量外省軍官.進入台灣中高級公務員體系
最終穩穩掌握各級政府

而大部份台灣人
還在普考打轉.苦苦等備取



論沒唸書的下場

引用:
8.再例如1956年,全國高考錄取了外省籍293人,台籍20人。但同年的台灣省高考,則錄取了台籍189人(外省籍不能報考)。光看全國高考,台籍比例只有6%,但如果全部加起來,台籍占42%(同一年度的普考,合併計算之下,台籍已占58%,首度超越外省籍)。因此,光看全國高考,也不能得知實際的錄取比例,這個問題,在有舉辦台灣省公務人員考試的1950到1968中間都會存在。

9.結論:無論省籍定額怎麼寫,從1962以後,錄取的台籍一直都是占7成以上,一度還高達9成,並且穩定地持續了30年(之後由於籍貫改出生地的政策,我們統計上無法確知實際的省籍比例)。


若有精神方面毛病建議提早就醫

pcdvd.02@hotmai 2023-12-27 11:30 AM

這群中國難民逃到台灣後確實被庇護的很好,他們真的很幸運能逃到台灣,不過這就變成台灣人的不幸了 :jolin:

kouiou 2023-12-27 11:47 AM

引用:
作者老老濕
1950到1991年由高普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有80407人
而同樣一個時間區間中,由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員特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卻高達67365人
而且錄取率44.15%
遠高於高普考的7%左右(1950-2000平均)

而且最重要的
由於此時外省族群在退除役人數中是佔有極大多數
則這67365人中,絕大部分應為外省籍
這明顯是一個專為外省籍人士而設的取得公務員資格的管道

......................
想一想就知道
當年開小門
讓這些人大量外省軍官.進入台灣中高級公務員體系
最終穩穩掌握各級政府

而大部份台灣人
還在普考打轉.苦苦等備取


引用:
作者rainwens
各省定額和實際錄取比例其實並不相同

https://blog.udn.com/brucejclee/170997456

恕刪......


不愧是老老濕,別人都貼文章來打臉你了,你還可以在打你臉的文章中去斷章取義來拿到自己想要宣傳的論述ㄚ :unbelief: :unbelief: :unbelief: 在這論壇我看過很多不要臉的ID,但是你的程度實在是突破我的想像~~~ :unbelief: :unbelief: :unbelief: 我把你刪的文章補回去,這位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絕對不是你上面紅字的結果~~ :think: :think: :think:

高普考是台灣服公職的通常管道,但其實仍然存在著非常規的錄取管道,就是「特考」。特考的種類包羅萬象,其中在省籍情結問題中最常受批評的,就是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的特考。

從錄取的人數上來看,
1950到1991年由高普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有80407人;而同樣一個時間區間中,由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員特考取得公務員資格的,卻高達67365人,而且錄取率44.15%,遠高於高普考的7%左右(1950-2000平均)。而且最重要的,由於此時外省族群在退除役人數中印象上應該是佔有極大多數,則這67365人中,絕大部分應為外省籍,許多人因此認為,這明顯是一個專為外省籍人士而設的取得公務員資格的管道。
這裡要引用駱明慶的研究。大致摘錄一下結論,就是並沒有直接的資料可以顯示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員的詳細省籍分佈,但從其他資料可間接推論出通過此特考轉任公務員者,「的確有很大一部份是外省籍」。

但這樣就更弔詭了,因為既然特考持續地在公務員中灌入了大量的外省籍人士,但這個數字並沒有反映在整體公務員中外省籍的世代比例上,因為在公務員群體的各個世代中,外省人所佔的比例,一直以來都大致相應等於各該年度高普考錄取者中外省人所佔的比例。

這個詭異現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還有「錄取年齡」與「錄取不等於任用」這兩個因素。

「年齡」的因素是說,由於特考轉任公務員的那群人是「退除役」軍人,換言之,都是有點年紀的人,和高普考錄取的主要是年輕人並不一樣。這些年紀較大的轉任者,也會在短得多的時間內就卸下公務人員身分。根據研究,即使你認為這是個偏袒外省人的制度,這個制度受惠者,也與高普考在台灣開辦後幾年內,外省人錄取佔多數的那幾年所錄取的外省人,大致上落在相同的世代,也就是出生大約在1925-1936的世代,也因此才會出現前面所述的現象。

此外,早期(1950-1961)外省人錄取佔多數的高普考試中,其實並非如同大家以為的錄取=資格=任用。當時由於還存有反攻大陸的思維,因此嚴格實施人事凍結,各機關皆以來台員額為限,因此即使錄取,實際上並不佔缺任用,而是僅僅取得任用資格。同時期的公務員考試中,只有僅限台籍人士報考的台灣省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才是錄取=資格=任用。這個全國高普考錄取不等於任用的問題,一直到1957年開始才漸次獲得解決,同前所述,此時外省錄取人數已大幅降低、台灣省籍人士已大幅提高。

所以特殊管道的外省人比例雖高,但卻不足以扭轉,在流量上,以台籍佔大多數的省籍配額大方向。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只看結果,而不去管其中複雜的過程,基本上這個政府就在幹兩件事:

一、利用通常管道將整個公務機關的主力換成台灣人

二、利用特殊管道將軍方內部佔大多數的外省人拉出來(灌入以台灣人為主力的公務機關)

第一個可以理解,基本上就是以台灣為主體的省籍配額制,這保證了在以台灣人為大多數地方,讓台灣人也在公部門中佔大多數的穩定局面。

但為什麼要做第二件事?

李登輝前總統在他《餘生》這本書的自序中,認為自己「在總統任內推動第一次民主改革、瓦解獨裁體制、樹立民主社會」,但同一本書中,他也提到「當時的我並沒有任何權力,不論是總統府的官員和情報機關、還是行政委員和軍隊,都是如此」,這兩者一相對照,其實是很矛盾的記述。

因為無論他回想當時舊勢力有多麽強大、郝柏村多麽跋扈、宋美齡如何施壓、國民黨內部如何醞釀政變、如何指著他痛罵,但很奇怪,軍方沒有行動、軍頭他一句「總統有任命權」說換就換掉了、說是擔心的政變卻沒有看到任何實際上的動作,一堆黨內人士指著他痛罵,但還是通過了他強推的總統直選修正案、選了他當總統。

要嘛李登輝有巧奪造化之工、鬼神不測之術,身負滿滿的硬去與運氣的主角威能;要嘛這是九十歲的歐吉桑生孩子,肯定是別人幹的。

這個別人是誰?

雖然戰時體制在1991年才名義上廢除,但整個戰爭體制往平時體制移動的過程,則在更早前就已啟動。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公務員系統、軍方系統仍然滿滿的都是人口上居於少數的老一輩外省人,當年的李登輝是否有可能順利的接掌政權、結束動員戡亂體制?

事實上不只是前述的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員特考,從1968年開始,政府也實施了上校以上軍官轉任公務員的特考,在二十年間,將包括中將103人、少將277人、上校1102人,共1482人轉任文職。單從公務員的任用來看,這當然是一種不公平的作法;但如果你從整體的政策來看,政府是有計劃的鼓勵軍方系統的人,從軍士官、到高階將領,大量的往文官系統走。

於是,當蔣經國於1983年直接將政戰系統的王昇拔掉,羞辱性地派至離台灣最遠的友邦烏拉圭當大使。王昇、王昇派雖不情願,但也沒有力量做什麼實際的行動。

當李登輝以一句「總統有任命權」,把時任行政院長的郝杯杯說換掉就換掉。黨外人士「軍人干政」的批評喊得震天價響,但軍方還是沒有什麼大動作。若郝杯杯真如他們所講的那種軍頭、在軍中有滿滿的子弟兵,此事豈能善休?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