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大谷翔平選球能力到底是好還是差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6564)
|
|---|
大谷翔平選球能力到底是好還是差啊?
他當打者時
K一大堆 BB也是一大堆 這兩個數據基本上完全相反,他卻兩樣都兼顧??? 看不懂 |
引用:
K會多因素有很多種,有的人K多是因為常追打壞球,有的人K多是因為揮棒型態的關係, 每次都揮大棒,如果沒揮中就被K了。 但BB多表示選球一定有相當水準(不是那種看球就揮的盲砲) 兩者並無絕對關聯。 以前洋基的Jason Giambi也是這種類型,長打能力強,K也不少,但是BB超級多, 打擊率只有兩成五,上壘率卻有四成,就是因為他的神級選球能力。 砲管大支,所以投手不敢投太甜;想投在邊邊角角騙他出棒又騙不到。 有人這樣形容他的選球眼: 兩好球之後,投手只要投好球,Giambi就一定會出棒, 如果他沒揮棒站著被三振,那一定是裁判看錯了。 |
引用:
可是在魔球裡Giambi被說不值得那麼多錢 :confused: |
我正想說呢,這兩者並不完全互斥。
年輕人比較急燥揮大棒,吞K自然就比較多。 但壘包上有人(尤其是二壘),面對有長打(安打?例如鈴木一朗)能力的人,很多隊可能會選擇戰術性保送,解決下一棒。 |
引用:
價碼見仁見智,但是以打擊型態來講他就是這種類型的打者。 近年選球眼的代表性人物是紅人的Joey Votto,差別是他的contact rate比較高, 所以打擊率也高,他全盛時期的那些年往往BB比K還多,搭配他的高保送率, 造就非常漂亮的上壘率。 不過他現在年紀大了以後,棒子不再那麼黏,體認到自己現在跟球沒辦法像年輕時那樣, 所以現在整個打擊姿勢都改了,策略上不再追求高打擊率,而是改以追求長打為主要目標。 |
他目前的投球跟打擊其實都有點呈現蛋哥化
投球:不是K就是BB 打擊:不是HR就是K 選球能力好像也是一般般而已 或許未來會變得更好或是更差 誰知道 就繼續看下去吧 :laugh: :laugh: |
引用:
看YOUTUBE完全不知到他吃了很多k 只看到他打了很多全壘打︿︿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勞工之恥~~~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confused: :confused: :confused: |
引用:
簽一個投手 結果可以打全壘打 還可以盜壘... 都給他玩就好了啊~~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