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扇葉形狀與風力的關係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8059)
|
---|
扇葉形狀與風力的關係
8個附加檔案
假如馬達轉速一樣,以下這幾款扇葉那一個扇葉轉出來的風力最強?最安靜的又會是那一款?
|
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c.php?topic=858
可參考上面這篇的下端留言 台師大物理教授 黃福坤 截面積愈大可推動的空氣量較多 照圖片看來3.8這兩個比較有機會 圖片難以辨認槳深(側面看的深度) 深的話代表截面積就更大,效果就會更好 安靜的話我猜是4 但這就更難猜了 多葉扇正常都比少葉扇安靜 但設計上一點點角度與形狀都會影響到整個結果 還有毛邊,有的扇葉成品粗糙不堪 尖銳的毛邊劃破空氣咻咻叫,還要自己打磨過才會好一點 :jolin: 嗯..還有7 好特別的形狀 :shock: |
風力大我會覺得是3跟6,扇葉形狀跟深度決定風量,循環扇大多是這種扇葉。
運轉聲音的話應該是我也猜是4,百幕達就是這類的風扇設計,高速一樣安靜 |
你看NB風扇(安靜風量小)
跟伺服器風扇(吵.風量大)就知道 |
鏈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35726/answer/72462559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風扇就是直升機旋翼,根據下面的圖,假設Vc=0,即風扇是不動的,結合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參考《直升機空氣動力學》,南航,唐正飛): F=m*w, F*vi=1/2*m*w*w, m為單位時間流量=rho*vi*S 可以算出w=2*vi,於是F=2*m*vi=2*m*m/(rho*S)。可以看到,假設密度不變,槳盤面積一定,旋翼產生的拉力越大則流量就越大。也就是說風扇面積一定時,拉力越大流量就越大。怎麼把拉力搞大呢,就這幾個參數:翼型,弦長,扭轉角,葉片數量。翼型決定了剖面的升阻比,剖面阻力會產生反扭矩,消耗功率,剖面升力產生我們需要的拉力,因此首先需要高升阻比的翼型;弦長越長當然升力越大,但阻力也越大了;扭轉角調整剖面當地攻角,當然攻角越大升力也越大,但阻力也越大,靠近轉軸的地方轉動線速度低,所以一般扭轉角設計的比較大;葉片數量越大,升力也越大,但是阻力也越大。根據電機功率,調整這四個參數就可以把拉力搞大了。 當然這也不是很容易就解決的問題,上面的公式只是一個簡化的公式,僅能說明基本的現象。例如不同徑向位置處的vi可能是不同的。還有這四個參數也是互相關聯的,例如翼型的選擇就需要考慮雷諾數的問題,雷諾數低的話升阻比就不好上去,當然增加弦長就可以增大雷諾數,從而回避這一問題,這也許是很多扇葉設計成比較寬的原因。 ![]() |
未看先猜,我覺得6和7贏
但7應該用在馬力轉速較強的馬達才能勝出。 |
我也猜跟6跟7
7的造型有點像顯卡風扇 個人看過風壓最強的是這個 很不科學 |
引用:
竹蜻蜓慢速風量小,但是速度高到一定程度,風壓是比較大 扇葉越密集,越不利高速, 但反過來說,風壓雖不大,但在相對低速就可以提供足夠風量。 |
1個附加檔案
蠻好奇這種三片或五片的海鷗翼風扇葉設計,能夠達到風量大、聲音小的效果...
|
引用:
以前台南某家電扇大廠是我們配合廠商,當初我有在廠內測試中心過各種扇葉,比樓主擺的這幾款還多出許多,影響風距最主要就是扇葉厚度跟葉片深度,越厚的葉片可以導出比較穩定的氣流,有些日本廠商像東芝,三菱及日立,都常使用扇葉不一的厚度來設計,一片扇葉看起來是弧型,但仔細看有幾處特別厚就是這個原因,另外越深的葉深則是可以擠壓較多的風,葉片形狀影響最大則是風切聲,扇葉數越多可以引導風切聲較為小聲。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