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簡報究竟是要一上來就切入重點還是按部就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6266)

kalen123 2017-10-18 03:25 AM

簡報究竟是要一上來就切入重點還是按部就班?
 
入職場也有幾年了,加上研究所階段,
簡報、開會的次數不少次,
相關的書也看了不少,
但到現在為止都還是覺得沒有抓到方法。

上來就切入重點,總會有人說"我不懂你在講什麼,這有什麼重要"
(這可以理解,聽的人根本沒進入狀況)

但按序就班的話,又會有人說:"你前面講的這些我都知道了,能不能直接跟我說方案、分析利害"
(這也可以理解,沒人想聽廢話,來這邊就是想知道有什麼不一樣的,有什麼辦法,很多時候在臺下聽人家講話我也會想跳過這段)

兩者個別看都有它的道理,
但放在一起看就頭很大……。 :mad:

JeiJei 2017-10-18 03:42 AM

引用:
作者kalen123
入職場也有幾年了,加上研究所階段,
簡報、開會的次數不少次,
相關的書也看了不少,
但到現在為止都還是覺得沒有抓到方法。

上來就切入重點,總會有人說"我不懂你在講什麼,這有什麼重要"
(這可以理解,聽的人根本沒進入狀況)

但按序就班的話,又會有人說:"你前面講的這些我都知道了,能不能直接跟我說方案、分析利害"
(這也可以理解,沒人想聽廢話,來這邊就是想知道有什麼不一樣的,有什麼辦法,很多時候在臺下聽人家講話我也會想跳過這段)

兩者個別看都有它的道理,
但放在一起看就頭很大……。 :mad:


主要還是看對應的觀眾(audience)是誰。

不過整體來講,可以參考一些檢討寫劇本或小說的手法。如何將一部作品引起觀眾的注意以及興趣的作法。將這些理念帶到簡報裡,也是相當有用的。

老老濕 2017-10-18 03:58 AM

真的簡報就一頁而已
完全憑口才在講的東西

很多頁的不叫簡報,那叫書面報告

字越少越好
圖可以表示的就夠了,其他的都是靠口才

冰的啦魔王大人 2017-10-18 04:07 AM

引用:
作者kalen123
入職場也有幾年了

上來就切入重點,總會有人說"我不懂你在講什麼,這有什麼重要"


但按序就班的話,又會有人說:"你前面講的這些我都知道了,能不能直接跟我說方案、分析利害"
:mad:



所以,實情就是有人看你不爽.
你如果有人撐腰,一隻白板筆上台也沒人敢吐槽.
:laugh:

Raziel 2017-10-18 05:21 AM

引用:
作者kalen123
入職場也有幾年了,加上研究所階段,
簡報、開會的次數不少次,
相關的書也看了不少,
但到現在為止都還是覺得沒有抓到方法。

上來就切入重點,總會有人說"我不懂你在講什麼,這有什麼重要"
(這可以理解,聽的人根本沒進入狀況)

但按序就班的話,又會有人說:"你前面講的這些我都知道了,能不能直接跟我說方案、分析利害"
(這也可以理解,沒人想聽廢話,來這邊就是想知道有什麼不一樣的,有什麼辦法,很多時候在臺下聽人家講話我也會想跳過這段)

兩者個別看都有它的道理,
但放在一起看就頭很大……。 :mad:

這當然跟你的聽眾有關, 假設你有一個新的解決方案要介紹給沒有基礎的客戶, 你可能就

需要從鋪陳傳統的問題是甚麼? 限制在哪? 市場在哪? 你有甚麼方案? 它的功能優勢好處

最後做點總結. 如果你要跟老闆簡報一個討論過的議題要給答案的, 你可能開宗明義就要

先把結論性的摘要做在前面, 讓可能只有十分鐘聽你說話的人抓到重點,後面再做補充性的

說明. 所以先了解你要向誰簡報才能決定簡報的方式, 甚至有時候要能靈活轉換. 以能滿足

主要/多數客戶為準, 如果你在外面講一個大場的說明會, 跳出一個人說 你能不能直接說

結論? 那也不能因為這一個人而打亂整個節奏, 應付一下他說我們馬上就會提到, 繼續照

時間表講自己的.

Earstorm-5 2017-10-18 06:26 AM

如果你的表達跟語言能力沒問題的話, 就是你份量不足.
未必是有人特別找你麻煩, 不少人習慣就是貶低找碴.
拿我自己當例子, 什麼方式不重要, 現在是老闆愛吐槽.
其餘人頂多是事後拿文件來問我局部執行如何規劃.

但你是來問簡報方式: 我的作法(工廠事務相關).
1. 這次工作目的, 大致經過, 結果, 規劃如何處理. (大綱)
(然後坦白說接下來那些人建議要留下來聽執行, 但有事情可以先走)
2. 開始分門別類把細節補上, 以在場的人優先.
(每個類別的規劃與時段, 預期有什麼效果, 讓他們彼此知道要如何配合)

你遇到的問題, 我也經常遇到, 初期是我還不夠專業, 後來是有人找麻煩.
麻煩(不想說對人的負面形容詞)不外乎: 推, 拖, 遮, 罵, 裝(不懂).
簡單說就是不想做而已.

推: 看能不能不用自己處理, 推去給其他人.
拖: 看能不能拖到不用自己處理.
遮: 欺騙期待他人沒有注意到細節問題.
罵: 兇人讓自己承受的壓力比較少, 爭取對自己比較有利的方式.
裝: 假裝之前接收到的訊息不是很清楚來方便執行上述4項.

這是無解的, 唯一就是讓有權勢的人當你的後台.
希望我講得很明白.

建議: 至少你要開始能判斷對方是講真的, 還是想打亂你的心態步調.

Earstorm-5 2017-10-18 07:46 AM

想了想.. 這樣建議不曉得是好是壞.

你可以開始先做好資料, 找出一個有權勢又跟你工作內容有關的人.
"不經意間"跟他有比較多的配合, 要簡報的內容他先知道.
這有一個catch... 如果他有意見, 你就狗腿一點配合他去調整.
失去了自主性, 但可能你會好過一點.

risc_bar 2017-10-18 08:16 AM

跟聽眾有很大關係
我經歷幾個主管,有的喜歡從頭聽
有的喜歡只聽重點,然後直接看 demo
有的喜歡聽願景,有的只喜歡聽技術面的細節
觀察一下要聽的聽眾的取向
我們這常常同一件事要做2~3份不同的簡報
不同的聽眾用不同的簡報

micall.lee 2017-10-18 08:18 AM

引用:
作者kalen123

上來就切入重點,總會有人說"我不懂你在講什麼,這有什麼重要"
(這可以理解,聽的人根本沒進入狀況)

但按序就班的話,又會有人說:"你前面講的這些我都知道了,能不能直接跟我說方案、分析利害"
:

我上台報告、演講、即席發言、開課教學這麼久,好像除了我研究所老闆,沒有人直接這樣跟我講

(但是我看的出來聽者對於我現在講的認同程度,他們不講但你從表情可以知道)

你是不是只由平常會聽你說話的人來判斷你的水準?搞不好只是你在公司或者單位裡不是重要人物而已,是的話你們的組織文化還真是 ...

跳海人 2017-10-18 08:20 AM

個人認為要視主題和台下的人而定,沒有一定的標準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