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MD RYZEN 7 1700超頻與溫度更新之心得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24220)
|
---|
AMD RYZEN 7 1700超頻與溫度更新之心得
繼上一篇有關AMD RYZEN 7 1700X的預設效能與新平台體驗之後
個人在上周末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初步來了解RYZEN超頻與溫度的細節 主角此回改為AMD RYZEN 7 1700,為高階中CP值比較高的版本 除了時脈較1700X低一些,不過有附原廠散熱器,對於消費者較為有利 AMD RYZEN 7 1700基礎時脈3GHz,Max Turbo最高可達3.7GHz L1 768KB、L2 4MB、L3 16MB,14nm製程與Default TDP 65W CPU Cores 8,Threads 16,也就是簡稱的8C16T架構 目前網路上得到的訊息為RYZEN全系列不鎖倍頻,對於超頻是一大利多 1700搭配的原廠散熱器為Wraith Spire,算是AMD三款散熱器的中階版本 MB依然搭配BIOSTAR X370GT7,因為目前手邊也只有這張..XD RACING系列,主打賽車風格,除了CARBON造型之外還有VIVID ARMOR與LED DJ 音效主打Hi-Fi路線,以前測過幾款在音質方面有著很不錯的表現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1700 MB: BIOSTAR RACING X370GT7 DRAM: KLEVV CRAS DDR4 2133 4GX2 VGA:GALAX GEFORCE GTX 970 Black EXOC SNIPER SSD: TOSHIBA THNSN5256GPU7 M.2 256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CORSAIR Hydro Series H100 OS: Windows 10 64bit 先前看到網路上說AM4要換CPU扣具,所以一開始就使用Wraith Max新版散熱器 後來翻出好幾年前的CORSAIR高階一體式水冷H100的AMD扣具 居然也可以安裝上去,可見得AM4並不一定要更換散熱器,日後會再用其他散熱器試試.. 1700X搭配Wraith Max散熱器上次因為AIDA64最新版本在測溫數據偏低許多 CPU在預設值重新測試後大約全速溫度為75~77度,並非先前AIDA64顯示的39~44度 測溫軟體改用AMD官方網站可以下載的RYZEN MASTER 跟許多MB品牌一樣,擁有超頻與溫度顯示的基本功能 這個原廠軟體就可以更精準地顯示RYZEN該有的溫度 ![]() 效能測試 AMD RYZEN 7 1700X 4.025GHz 1.475V DDR4 2661 CL18 18-18-43 1T 1.320V RYZEN MASTER如果是CPU時脈調整可以直接OS內調整完成 DDR4時脈調整後需要重開機才能運作,而在記憶體VDDIO電壓調整後無法套用 如果要加高DDR4電壓,只能在BIOS調整後才可以有效,希望軟體以後能改善 CINEBENCH R15 CPU => 1711 cb CPU(Single Core) => 162 cb ![]() x264 FHD Benchmark => 50.6 Fritz Chess Benchmark => 50.26 / 24126 ![]() Geekbench 4 Single-Core Score => 4336 Multi-Core Score => 21526 ![]() 超頻到4GHz左右需要加高不少電壓,而且溫度的壓制是一大因素 也隨著時脈與電壓提高,RYZEN在溫度也會明顯提高許多 此時高階空冷或是高階一體式水冷的搭配,對於超頻RYZEN更顯得必要 DRAM效能測試 DDR4 2661 CL18 18-18-43 1T 1.320V ADIA64 Memory Read - 54310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9936 MB/s ![]() 1700對於Sandra Memory Bandwidth表現算是較為一般水準 與INTEL Z170或Z270平台對比,X370同樣為雙通道架構其實是差不多的水準 ADIA64表現就明顯好上許多,會比Z270雙通道平台還要再高一些 不過對於X99四通道平台的頻寬還是落後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當然以RYZEN雙通道的表現,這樣的頻寬個人覺得算是很出色的水準 希望未來有新BIOS可以調效穩上3200,這樣應該會有更好的頻寬數據 有關溫度的部分,最近寒流來襲都很冷,室內大約18~20度左右 超頻4GHz時看到預設溫度約為40.5度 ![]() 運作CINEBENCH R15多工測試使得8C16T全速運作,大約最高溫度為75.25度 ![]() RYZEN 1700以上這樣的4GHz設定可以通過絕大部分的測試軟體 但還是不能保證100%穩定,如果要再往上加電壓使其更穩定,個人覺得意義並不大 因為大多數使用者應該都想要超頻時脈、電壓與溫度都能控制在一個能接受的範圍內 當然不排除有體質更好的RYZEN可上4.1~4.2GHz穩定的,不過電壓跟溫度依然是重點 超頻到3.9GHz以上如果沒有搭配高階散熱器,那很容易看到90度以上的高溫.. 最後是拉高電壓,個人也是不會拉到太高就是了..XD 更新到3/8最新BIOS,原本只能4.2GHz在桌面閒逛,現在可以拉到4.3GHz 也有看到網路上韓國玩家使用3/8 BIOS跑到DDR4 3200,不過小弟手上的RAM還不行 網路上看到許多LN2跑到5.2~5.8GHz,其實往後推斷就可以知道空冷的範圍大約在哪裡 因為INTEL平台以往常看到7GHz以上,空冷範圍也不過是4.5~5GHz左右 穩不穩定還是一回事,有時網路上看到時脈很高的圖,當下第一個念頭都是能撐幾秒..XD ![]() AMD RYZEN 7確實有著很好的CPU效能與更出色的市場價位 不過也為了迎頭趕上INTEL,其實高階版RYZEN 7 1800X在時脈都已經接近極限 如果要有1.3V以下的電壓與全速溫度僅有50~60度的話,那建議3.5~3.6GHz以下會較佳 RYZEN 5或3在核心數比較少的架構,未來推出後還是有機會達到更高的超頻時脈 現階段AMD主要的課題應該是加強DDR4的相容性與BIOS Code的穩定度 這樣才能拉近與對手的差距,並且以CP值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以上是windwithme在周末花了不少時間調效,也整理出對於RYZEN 7 1700初步超頻心得 還是感謝花時間看完這篇文章的網友,您的回覆支持依然是windwithme前進的最大動力:)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Facebook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請問風大,各家評測1700 跑Game輸i7 7700K,所以這是單核孱弱還是遊戲不對AMD優化
不過2600K升級成R7 1700應該是有感的 :) |
引用:
這點在上一篇測試有提到過 "個人覺得遊戲頁數高低最主要需要高時脈與高效能,其次核心數的多寡避免滿載狀況" 就算是i3, 只要時脈高, 頁數也可以跑得比R7 1700X或是6950X較低時脈的CPU還高 :think: |
引用:
不急著換吧....等它M.2 NVME 可以插兩張再考慮看看.... 最怕就是周邊接太多東西 PCIE LANES 不夠周邊用.....目前不考慮 https://www.pcper.com/reviews/Proce...ell-E-Kaby-Lake ![]() ![]() |
|
感謝分享~~看來3.6~3.9g穩用就好了
|
Ryzen的AES效能特好,海放Kaby Lake,Geekbench 4分數靠這個拉了不少
但我比較納悶的是到底哪些軟體吃AES比重較高 不然除了AES這功能外,剩下的就只能靠優化到四核以上的軟體來突顯Ryzen的CP值 |
引用:
[YOUTUBE]LdqIsqwDRig[/YOUTUBE] |
感謝風大的測試,Ryzen的超頻跟初版的BIOS、相容性都很難搞,應該讓您重開機了無數次 :jolin: 辛苦您了!
|
引用:
其實也還好..BIOSTAR這片研究過網路上討論, 跟其他一些品牌的X370算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加上手邊兩對RAM都可以正常使用, 只有在超頻4.2GHz以上, 有時電壓太低會重開機而已.. :p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