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舊主機的飆速神器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M.2 SSD 固態硬碟實測分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2299)
|
---|
舊主機的飆速神器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M.2 SSD 固態硬碟實測分享
![]() 【前言】 現在絕大部份的 電腦主機或筆電,最少都會有 一顆SSD 來當 系統碟,為的就是要更快的執行程式及開啟檔案,但是普遍應用的 SATA 3.0、6 Gb/s 仍是 AHCI 傳輸介面,隨著技術的進步之下,SATA 3.0 效能極限已經達到瓶頸。 為了突破限制來提高效能及速度,SSD 採用速度更快的 PCIe介面,而 Intel主導開發的 NVMe傳輸介面,主要統一PCIe儲存裝置標準,不過要使用 NVMe,需要SSD產品和系統支援才能。 非常感謝 TOSHIBA OCZ 挑選筆者來測試 Toshiba OCZ RD400,其實真的還蠻意外的,因為筆者的電腦主機配備並不是最新規格,主機板的PCIe僅有 PCIe 2.0,那時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報報看,想不到就入選了;可是測試完以後…發現這肯定是個陰謀,因為 Toshiba OCZ RD400 一用下去就真的中毒了,提升的效能實在太有感了。 ※ 註:PCIe Gen2 資料傳輸率是 5 GT/s,PCIe Gen3 資料傳輸率是 8 GT/s。※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固態硬碟開箱】 OCZ公司自從被TOSHIBA正式整併後,漸漸的開始對產品線做了調整,此次的 TOSHIBA OCZ RD400系列,就是OCZ與TOSHIBA整合後的 第一顆 NVMe PCIe SSD。 TOSHIBA OCZ RD400 產品線齊全,容量分別有128 GB、256 GB、512 GB、1024 GB(1TB)四種,特別在於雖然本體是 M.2 SSD,但也有轉接卡變成PCIe SSD。 ▼ 外盒正面照:TOSHIBA和OCZ LOGO,型號為RD400,左上標示256GB容量,NVMe標準SSD。 ![]() ▼ 外盒背面照:產品特色介紹,有多國語言(沒中文),製造地為菲律賓。 ![]() ▼ 使用指南與保固服務說明,本體用透明硬盒固定,附贈短檔板。 ![]() ▼ 轉接卡正面:Toshiba OCZ RD400 SSD本體是M.2。 ![]() ▼ 只需將前方螺絲鬆開,就可以拆下 Toshiba OCZ RD400 SSD本體,直接安裝在主機板提供的 M.2 插槽中。 ![]() ▼ 轉接卡背面 ![]() ▼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安裝至 主機板 PCIe 插槽。 ![]()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驅動程式及管理軟體】 想要完全發揮 TOSHIBA OCZ RD400的效能,一定要安裝 OCZ官方 提供的 NVMe驅動程式 才能有更快的傳輸速度。 ▼ TOSHIBA OCZ RD400 官網介紹 ![]() ▼ TOSHIBA OCZ RD400驅動程式下載 ![]() ▼ SSD Utility(SSD 管理軟體) ![]()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效能測試】 測試平台資訊: CPU:Intel(R) Core(TM) i5-2500K CPU @ 3.30GHz MB:ASUS Maximus-IV_GENE-Z RAM:DDR3 1600 4GB X 4 OS:Windows 7(64 bit) HDD: ADATS SP920SS(系統) Toshiba OCZ RD400 M.2 SSD(測試) 另外也會以手上的 它牌固態硬碟 對照,就可瞭解 NVMe傳輸介面和傳統的AHCI傳輸介面,在傳輸效能上的差異。 ※ 註:因為筆者的主機板僅支援 PCIe 2.0,並無法完全發揮 Toshiba OCZ RD400 的效能,還請讀者多多包含。※ ▼ CrystalDiskInfo資訊:這次測試的Toshiba OCZ RD400為 256GB 版本,因為主機板的關係,傳輸僅有 PCIe 2.0 X4,走NVMe標準。 ![]()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 它牌 SATA3 SSD 256GB AS SSD Benchmark 測試循序讀取 519MB/s、寫入 344MB/s。 ![]()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AS SSD Benchmark 測試循序讀取 1336MB/s、寫入 936MB/s。 ![]()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AS SSD Benchmark iops及檔案複製測試。 ![]() ▼ CrystalDiskMark 測試 它牌 SATA3 SSD 256GB CrystalDiskMark測試 隨機模式:Seq讀取只有 512MB/s,Seq寫入只有 363MB/s ![]()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CrystalDiskMark測試 隨機模式:Seq讀取可達 1489MB/s,Seq寫入可達 1165MB/s ![]() CrystalDiskMark測試 0 FILL模式:Seq讀取可達 1414MB/s,Seq寫入可達 1162MB/s ![]()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 它牌 SATA3 SSD 256GB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檔案為Incompressible)測試效能分數 4495.11。 ![]()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檔案為Incompressible)測試效能分數 7711.63。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檔案為0 FILL)測試效能分數 7633.11。 ![]() 【SSD Utility(SSD 管理軟體)】 包羅萬象又功能齊全的 OCZ自有SSD產品軟體軟體,而且現在已經有了中文化。 ▼ SSD目前的使用情形、狀態、健康值、溫度、規格。 ![]() ▼ 內建Benchmark可以對產品進行效能測試。 ![]() ▼ 更新韌體驅動。 ![]() ▼ 可對 Toshiba OCZ RD400 格式化及安全抹除。 ![]() ▼ SSD Utility的設定選單,主要是監控與通知設定,SSD有任何狀況可以馬上知道。 ![]() 【檔案轉檔及遊戲體驗】 ▼ 由於工作的關係,常常一天下來就拍了一堆照片,數百張的 RAW檔 照片,處理下來的時間是很驚人的。 ![]() ▼ 數百張的 RAW檔,直接批次轉檔為 JPG,儲存路徑不變。 ![]() ▼ 之前在使用 SATA 3.0介面的SSD 時,400張左右的 RAW檔 批次轉換為 JPG,所耗時間大約在 十分鐘左右,而在使用了 OCZ RD400 256GB 時,約莫 五分鐘左右 就完成了。 ![]() ▼ 網路遊戲 - 《暗黑破壞神3》 感覺最有差異的就是經由 傳送點 來傳送至 較大地圖 時的畫面開啟速度。 遊戲程式移動前:遊戲檔在 SATA 3.0介面的SSD 時,尤其是在組隊打怪而又有一大群的怪物來包圍,然後要在傳送點來來回回,因為地圖檔案大或是怪物太多,畫面全黑的時間會延長,甚至畫面還沒出來就被怪物打死了。 遊戲程式移動後:遊戲檔在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後,不論怪再多、地圖檔再大,幾乎可以說是一點就開,甚至隊友都還沒出現時,怪物就被我殺光了;常常還有一個狀況是經由傳送點,我馬上看到一大群怪跑走,結果隊友還沒動就被打死了。(笑慘…) ![]() ![]() ▼ 網路遊戲 -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 此遊戲 地圖廣大、素材多、特效多、人多… 遊戲程式移動前:遊戲檔在 SATA 3.0介面的SSD 時,常會莫名的頓一下或場景大變動時有點延遲,本來懷疑是 CPU或顯示卡 不夠力。 遊戲程式移動後:遊戲檔在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後,莫名延遲的狀況改善很多,使得遊戲玩起來順暢不少,殺起來實在是很爽。 ![]() ![]() ▼ 單機遊戲 -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Batman: Arkham Knight》 這遊戲安裝檔總共需要 38GB 硬碟空間,其實對於很多其它大作來說,這檔案並不算大了,《巫師3:狂獵》可至少需要 50GB 硬碟空間。 遊戲程式移動前:遊戲檔在 SATA 3.0介面的SSD 時,遊戲中有突發事件、進出大樓、大量敵人及BOSS出現 的時候,常常會有畫面延遲的現象出現,甚至有些許不連貫。 遊戲程式移動後:遊戲檔在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後,遊戲狀況完全是大改善,除了儲存記憶點時會發生延遲,整個遊戲玩起來超級順暢。 ![]() ![]() ![]() ![]() 【結論】 以上測試可以發現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效能真的很好,可惜的是筆者主機板僅支援 PCIe 2.0,測試出來的數據及本身的體驗來說,肯定無法比得上 PCIe 3.0。 相較筆者原本的 SATA 3.0介面 SSD,Toshiba OCZ RD400 256GB 是快了將近有 三倍的速度,真的是飆速特有感,真的覺得超心動的。 Toshiba OCZ RD400系列 採用15nm MLC顆粒,具有五年保固,會有四種容量販售,分別為128/256/512/1024GB,如果是像筆者一樣很愛玩遊戲,或是常常要大量的影像編輯轉檔,真的是值得入手。 使用 Toshiba OCZ RD400系列 還有好處就是 主機更美觀、散熱更好,相較傳統的 SATA介面 SSD,裝在主機裡面需要接上電源線及SATA線,除非是很有心花功夫去整線,通常都是一整串的電源線跟連接線在主機裡面打架,然而主機如果使用 Toshiba OCZ RD400系列,少了一堆線的主機,真的看了會賞心悅目。 最後建議有興趣入手 Toshiba OCZ RD40系列 的玩家可以大膽入手,如果您也像筆者的主機板現在僅支援 PCIe 2.0,也是馬上可以體驗到超越 SATA 3.0 的高速快感,將來要升級電腦也不必要再多花一筆冤枉錢,因為現在新出的主機板就算沒有 M.2介面,一定也有支援 PCIe 3.0,這肯定是一項絕對值得又划算的投資。[/SIZE] |
請問這個可以拔下來直接接在NB的M.2插槽上面使用嗎?謝謝 :shy:
|
NVMe 沒有散熱片 主控不會燒壞嗎??........
|
看了效能測試後,有點心動。
|
這個會不會像我之前買的 INTEL 600P 一樣 不能開機BIOS也找不到
要找特殊的驅動才能當資料碟 :jolin: 先訂閱等2020年再來換PCIE SSD :) ,假設P67還活著的話 |
引用:
有點想把 系統碟換掉 裝pci-e的 (M8PeY)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0&t=4910436 sata ssd 都開始偷料壽命沒有變高 速度也一個樣 慢吞吞的..... |
剛剛搜尋了一下,找不到購入管道與價格
請問哪邊可以買? :shy: |
好像境內還沒賣吧? 要買的只能透過代購或國外的網站...
|
引用:
以256G 189.99美金報價來算的話 我會勸你買Plextor M8PeY就可以了 |
引用:
M8PeY有散熱片 溫度差很多 13~16度 RD400早晚燒壞!! :stupefy: :stupef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