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陸客減少,迫銀行苦吞壞帳,台灣準備面對衝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0574)
|
---|
陸客減少,迫銀行苦吞壞帳,台灣準備面對衝擊
沒有九二共識一個中國
就準備地動山搖 新聞來源:風傳媒 新聞內容: 陸客減少,迫銀行苦吞壞帳,台灣準備面對衝擊 撰文者風傳媒主筆室 陸客團縮減,遊覽車業者首當其衝,結果透過「立法院長辦公室」出面,讓金管會與銀行公會答應貸款展延1年。然後呢?1年以後怎麼辦?最後,是不是要銀行硬吞下這些可能的壞帳?台灣恐怕要作好準備,承受陸客大幅減少的衝擊了! 從2008年馬政府執政開始,來台觀光陸客從接近零快速成長到去年的400萬人,它帶動了整個觀光產業的發展,受惠者不是只有開飯店或大搞「一條龍」的資本家,其經濟外溢效果顯現在許多方面。最重要的是支撐了許多就業機會─從遊覽車司機、導遊、飯店與餐飲的服務人員,甚至許多觀光景點、夜市小吃的小本生意人,都受惠陸客觀光。 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進入冷漠期,來台陸客大幅緊縮,雖然其中有著對岸緊縮政策的操作,但國內有些「愛台派」,卻額手稱慶、鼓掌叫好,網路上甚至出現「沒有陸客的台灣空氣更好」之類的說法。但對那些觀光產業從業者而言,這種「欣喜」實在是幸災樂禍得過頭了。遊覽車司機就是第一線的受害者,未來效應仍可能繼續擴散到其它領域。 根據遊覽車公會的資料顯示,國內約有17000多輛遊覽車,其中大概3000-4000輛主要在承接陸客團。這些業者大多都是在5、6年前、陸客來台人數每年以兩位數成長時期買車,且大多是向民間租賃公司與銀行貸款。現在生意消失,收入沒了,當然就無還款能力。根據公會的說法,這些司機的繳貸款的能力頂多只能撐到10月。 這次院長辦公室出面讓貸款延展1年,坦白說,這其實就是過去的「紓困作法」;紓困是指企業一時運轉失靈,讓其度過難關,但如果這個產業或這個企業的展望不佳,展延貸款的紓困手法,其實只是把問題暴發點延後,最後結果沒有例外的一定是倒閉、拍賣、銀行苦吞壞帳。如果政府無法把觀光產業從下滑趨勢中拉上來,拖1年也難挽救。最終,銀行業終究是要被拖下水,難以倖免。 根據遊覽車公會的說法,5月前陸客團減少3成,6月之後則是「剩下3成」,原本每天陸客團有3000到4000輛車在營運,現在剩不到1000輛在營運;以去年400萬陸客計,即使只算少一半,就是少了200萬名觀光客。 政府說要開發東南亞及其它國家的觀光客來台,政府真有能力在短短1年內,從其它國家「開發」出200萬名觀光客?還是要那些當初高喊陸客不來真好的「愛台派」,出資買下遊覽車,幫這些可憐的司機解決問題?這些事,大概都不可能發生吧!更倒楣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火燒車事件預料會讓陸客再減少,而因此引發的政府強力取締的拼裝遊覽車,又讓遊覽車業者與司機的生計雪上加霜,周一還到台北包圍交通部。 觀光產業屬勞力密集的服務業,雖然薪資不是非常高,但創造的就業機會多、外溢效果強。陸客大幅減少後對經濟、相關行業、及就業崗位的衝擊,將會逐漸浮現;兩岸局勢,目前看起來亦難解、無解。如果政府不願亦無能解陸客觀光大幅減少之困,台灣終究要承受其帶來的經濟與社會衝擊。 |
要搖快搖 少廢話 :mad: :ma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