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如何避免成為句點王? (將話題延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88431)
|
---|
如何避免成為句點王? (將話題延伸)
生活範圍不大,交友圈也不大,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更是不多
導致社交能力漸漸衰退 發現跟不熟的人談話,很容易到我這邊就將話題中斷 簡單來說就是句點王拉 :cry: 例如昨天有位警察來我們的工作單位簽到巡邏 於是我先跟辛苦的警察先生說聲謝謝 警察先生問:今天沒休息喔 我只回答:沒有 感覺回答的好冷漠呀,卻也不知道該接些什麼話 照理說應該寒喧個幾句,或口氣不要那麼呆板嚴肅?? 不過現代人好像寒喧太多也會被當異類(裝熟/假熱情) 關於話題的延伸,大家有什麼好方法嗎?? 不想老是成為句點王 :stupefy: |
嗯...
老話重談幾句.
你不是要看是你怎麼樣能融入別人的一個人. 你要把自己先定位好"你是怎樣一個人". 不是每個人都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你要當一個比較孤僻的人並沒有任何法條說你"不可以". 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有其益, 也必有其弊. 反之, 不具有一個程度的社交能力也有其益, 也有其弊. 具有相當的社交能力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並不是這樣就會帶來所謂的好處. 終究是你, 想當什麼樣的一個人, 作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你是誰? 你是什麼? 不是因為要把妹也不是因為要出風頭也不是要當Mr.眾人愛. 你為什麼想要讓自己去拓展更多人際關係. 你想清楚了, 再來問. 直接給你一個答案對你並沒有好處. 也沒益處,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為什麼. |
相較社交能力較弱的人,社交能力佳者在工作與相處上應有絕對優勢
就像我有時會被誤會擺架子或態度不佳(冷漠) 記得在學生時期也被同學說過我這個人怎麼都不跟人講話(只跟熟的人聊天,比較怕生) 很可能只是我當下不曉得該怎麼回應較為適當,所以選擇不回應,或回應的不是很得體 社交豐富的人來說應該不會遇到這種狀況,至少知道該回應哪些場面話 也有長輩跟我說過,叫我活潑外向一些 當然,個性上很難改變,但對於社交禮儀方面是有必要學習的 這也是我正在改進的地方 |
微笑不出聲就不是句點王 :mad: :mad: :mad:
|
引用:
======(我是親切的分隔線)====== 簡單的說,就...說話不要用句點結尾囉~~~ :laugh: 您可以留問句,或是話中留個伏筆之類的... 首先要先充實自己的內涵,以及"說話技巧"。 但...這其實跟慕凡大上面說的差不多... 如果只是著重技巧流於形式,很快就會被人看穿伎倆。 沒有內容與深度的對話,多了都會想提前結束啦... :flash: |
句點兵長路過.........
|
多練習
學著搭話, 我看過很多肚子沒東西但是就是可以話虎爛的人 如果你要先充實自己再來學習話題延伸, 人都老了...., 所以說那是中長期目標 學著搭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對方說一句, 你強迫自己一定要回兩句 比如警察說:今天沒休息喔 你可以回:沒有 或者: 是阿, 最近景氣不好, 多努力一點(這樣就變成比較多字) 之後對方如果有搭上話, 你就可以往工作 景氣 經濟上聊聊 最後給一些加油鼓勵的話: 你們也辛苦了 大家都一起努力吧等等的 搭話有兩條路 一是 講自己的想法與看法 二是 看對方想聊甚麼, 順著他的話題講 一切都是多練習而已 不常與人交談, 有時候你讀再多書 也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 就像柯市長, 他的學經歷很不錯 但是你會發現他有時說話有非常多不必要且反覆的贅詞 你再觀察業務人員, 除了本業專精的東西外, 很多業外的東西他們也是一知半解 但是就是可以一直講 一直講....., 真的講久了就會了 越不講 越不會講 練久了 比較不會說錯話, 還可以知道對方話中有話 |
避免封閉在自己喜歡的世界,大部分句點王的問題都是生活封閉,涉獵的東西太少.
多看些阿里阿雜的東西,不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常識. 問問題也是一個很好的開話題的方式,觀察對話的對象喜歡的是什麼,阿宅就問宅知識,文青就聊展聊書,阿伯們講時事,女生們就聊韓劇時尚,不懂的沒有涉獵過的就問,問問題不要有立場,貶低性,開放心胸. |
最簡單的回應方法:用問句(?)。
例如以樓主本例,除了原本的回答:「沒有」。再補一句:「那你呢?」 之後看對方的回應內容...有空且想聊的話,通常自然就會有有更多的話題可以持續啦。 供參考。 ;) 引用:
|
撲梗王,梗不夠就多去找梗!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