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開箱] Ncase M1 Version.2 空冷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1931)

izaka 2014-10-23 09:43 AM

[開箱] Ncase M1 Version.2 空冷篇
 
NCASE M1 是老牌硬體論壇 [H]ard|Forum 成員 wahaha360 和 Necere 在論壇 Small Form Factor Systems 討論區所發起,在和論壇成員們發想修改機殼配置告一段落之後,先後兩次在 2013 透過募資平台 Indiegogo 來募集資金來請聯力製作 prototype 以及第一批量產版的機殼,儘管那時有興趣,不過其單價不低,加上國際運費,價格上著實讓人卻步。

不過想要入手的心情卻沒有停歇過,今年五月底 NCASE 在參考使用者的回饋後,小幅度修改後推出了 NCASE M1 V2,由於這次機殼是直接透過聯力從台灣出貨,可以省下不少的運費,幾乎想都沒想,就直接在預購日當天下訂。

必須承認,最初的構想,是用一張 Maximus Impact ITX 小主機板來搭配 EK 推出的 EK-FB ASUS M6I 一體式水冷頭作為基礎在來延伸其他水冷套件,不過撇開電腦零件價格不計,水冷零件的預估價錢就已經直達天際,整個規劃下來大爆預算,加上時間點靠近 Intel Broadwell 以及 Skylake 兩個架構的交替期,最後還是決定沿用大部分的硬體,並改為風冷為主的配置。

同文發表在小弟部落格 : http://izaka.pixnet.net/blog/post/30461101


外包裝走簡單素雅風格


拆開後除了機殼本體之外,還有配件盒


音源孔之外還有兩枚 USB 3.0 接口以及電源按鈕


驗明正身,V 2.0,不過不像初版有出廠編號


機殼背面一覽,上面的銘牌跟電源母插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左右調換位置


稟持發想時的多元精神,多樣的配件讓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配置內裝,提供最大的彈性


所有側板都是卡榫設計,無須使用半顆螺絲,拆裝頗為便利


側板上的卡榫頭,稍加施力即可拆裝


卸除所有側板掛架之後的機箱透視照


側邊掛架可以安裝兩顆 3.5" 的 HDD,不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拆除,改裝風扇/水冷排


這次要上 M1 的零組件,不過其實很多都是沿用,只是外殼都有保留


上機前先將貓頭鷹散熱器底座扣具先行安裝好


8/24-pin EATX 電源接頭做在靠近電源的同一側也是選購 Impact VII 除了賞心悅目的外觀之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論壇中紀錄了不少塔式散熱器 搭配選擇,其中以散熱效果為主要考量的話,不少的使用者都是推薦使用 Noctua 的 NH-C14 和 NH-C12P SE14,不過前者散熱效果優於後者,後者除了必須搭配 LP 的記憶體之外,加上也已經停產,取得方式比較困難,最後還是選了 C14 來搭配原本使用鰭片較高的 Vengeance Pro 記憶體


實際安裝後,大概還有 2.5cm 的空隙


一開始當然從主機板和電源上機先


不過由於散熱器稍微凸出一些,造成電源無法順利安裝,只好又把散熱器給拆了下來


Asis Maximus VII Impact & Silverstone 600W SFX


雖然使用機會相對低,不過還是裝上 Panasonic UJ-265 吸入式薄型藍光燒錄機,另外因為原本是內置型的產品,使用接頭是 Micro SATA,所以多使用一個轉接頭來匹配一般使用接頭


膠環是用來將 SSD/HDD 掛在機殼上,側支架可以一次固定兩顆 2.5" 的周邊


Samsung 840 Pro 256GB & Hitachi 1TB 2.5" 合體 ~~~


將 HDD/SSD 掛在前面版後方


掛架設計可以讓 HDD/SSD 在同一個平面上,方便走線


不過由於間距很窄,電供線路的部份稍微做點勞作


刺破頭上蓋無法兩個同時蓋上,面對面的部份做點修剪,然後用透明膠帶固定


完成初步硬體配置和電源走線


C14 散熱器熱導管的部份距離機背只有 24mm,無法安裝一般 8/9cm 風扇


所以這邊選用高度只有 14mm 的 Noctua NF-A9x14 PWM 風扇來輔助帶走機殼中的廢熱


整體安裝告一段落,顯示卡為 R9 290 公版卡改 Arctic Accelero Xtreme III


Arctic Accelero Xtreme III 散熱鰭片的大小剛好緊貼外殼前緣支架,安裝的時候要花點心思橋角度才能順利置入


換個角度看更明顯


熱導管會稍微突出些,不過前蓋的設計沒有卡到的疑慮,有足夠空間安置


由於捨棄 C14 原本的 14cm 風扇,側風扇的部份改為 Noctua NF-A14 industrialPPC-2000 PWM


蓋上風扇架的機殼左側


從上方再來一張


機殼右側


最後來張屁屁照,並順手將暫時用不上的背版輸出孔位全部用防塵蓋蓋上

是說,已經開始期待目前暫時擱置的 NCASE STEAM 未來有機會可以成行 :laugh:

Sioux 2014-10-23 11:38 AM

  小雞咳又這麼多顆元山代工的油封改良,高熱下要注意轉速如果衰減就要提前更換了...
 
 
 

shihwolf 2014-10-23 11:53 AM

好讚! 空間也利用率超高.
這配置真的好棒.

但是組裝應該是花不少時間才是.
一環卡一環.

照片漂亮清楚. 介紹仔細!
感謝分享!!

fanghuns 2014-10-23 12:28 PM

很精緻的配置,感謝分享

brandvolley1 2015-02-08 01:10 PM

好機殼大推!!!!!!!!!!!!!!!!!!!!!!!!!!

佐鳥かなこ 2015-02-08 02:31 PM

能夠安裝240~280冷排必須先推,設計非常緊緻的有趣機殼。

不過冷排組安裝起來會把後方系統扇擋住一半、內部風道頗不明確的,解熱效果讓人有些擔憂。
另外電源的部分是沒有辦法做外部進風嗎?還是因為安裝上的問題才不得不從內部進風的呢?

PROVIDENCE 2015-02-10 11:39 AM

引用:
作者佐鳥かなこ
能夠安裝240~280冷排必須先推,設計非常緊緻的有趣機殼。

不過冷排組安裝起來會把後方系統扇擋住一半、內部風道頗不明確的,解熱效果讓人有些擔憂。
另外電源的部分是沒有辦法做外部進風嗎?還是因為安裝上的問題才不得不從內部進風的呢?



這問題得問樓主了

不過(SFX電源)NCASE可以外部進風的

ATX電源就不行了

izaka 2015-02-22 11:34 AM

引用:
作者佐鳥かなこ
能夠安裝240~280冷排必須先推,設計非常緊緻的有趣機殼。

不過冷排組安裝起來會把後方系統扇擋住一半、內部風道頗不明確的,解熱效果讓人有些擔憂。
另外電源的部分是沒有辦法做外部進風嗎?還是因為安裝上的問題才不得不從內部進風的呢?

安裝水冷排的配置,可以參考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3349.A.BCA.html 這一篇,至於電源外部進風的部份,PROVIDENCE 已經說明了 :)

knicks0981 2015-02-28 07:22 PM

漂亮精緻的機殼......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