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開箱測試】2.5"轉接3.5" HDD/SSD精品轉接盒ICY Dock MB382SP-3B (圖多,不喜勿入)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6153)
|
---|
【開箱測試】2.5"轉接3.5" HDD/SSD精品轉接盒ICY Dock MB382SP-3B (圖多,不喜勿入)
儘管新一代的電腦機殼多數配備支援2.5"儲存裝置的支架,但是對那些早期
機殼、早期外接儲存盒或NAS周邊,想裝2.5"HDD/SSD多半還是需透過轉接周 邊才能裝上,也許有些人覺得裝上便宜的金屬支架就好。就像包包對女性而 言,有人覺得便宜的就好,也有人較偏好拿在手上的是精品包。以下所介紹 的轉接盒若以價位帶,應該算是高貴不貴的精品。 以下為簡單數位相機拍照,若有不清楚傷眼處,請見諒。 先看外盒,採環保紙盒包裝,屬於該公司EZConvert系列,外盒正面載明兩組 型號,分別支援2.5"SAS裝置或2.5"SATA裝置,本次測試的是支援SATA周邊的 MB382SP-3B的規格,左下角的特色Logo中還顯示它支援熱抽換功能。 ![]() 外接盒背面有九國文字語言敘述,並詳述詳細尺寸規格及重量,其中有一個 欄位讓人為之眼睛一亮,就是它支援7mm~15mm厚度的2.5"儲存裝置,幾乎可 以說是把市面上所有2.5" SSD/HDD涵括在內,不意外的它仍是MIC產品。 ![]() 外盒四周的側標如下: ![]() ![]() 把裡面的外接盒拿出來,妥適的包裝就擺在塑膠套內。 ![]() 整個配件就是說明書、防潮劑及螺絲。 ![]() 轉個角度看仔細點,中間的橫桿固定裝置有安裝簡圖。 ![]() 翻個背面,好好地瞧瞧它的金屬美肌。這是產品的特色之一,強調採金屬底部 且多散熱孔設計,提供儲存裝置穩固及較佳的散熱機制,雖然它可以免螺絲安 裝,但對於部分謹慎的User而言,此外接盒還是提供螺絲孔,您可以拿出剛前 面圖片看到的螺絲鎖住,降低使用過程中的不安全感。 ![]() 側面也開了很多散熱孔。 ![]() ![]() 正面有個很像神奇的Home鈕,稍候再詳加介紹。 ![]() 按下圓鈕,藉由彈簧機制就可以推開上蓋,露出SATA接頭,由於採用的SATA接 頭也可安裝SAS硬碟,所以如果安裝的主機板或外接介面卡可支援SAS規格,則 也可利用此產品進行SAS單通道資料傳輸。 ![]() 既然它支援7mm SSD/SATA HDD,拿出Sandisk Extreme II SSD(7mm)裝上去,就 是簡簡單單地裝上。 ![]() 再把橫桿往下壓,聽到叩的一聲就固定了。 ![]() 把它裝在CoolerMaster 3.5"硬碟支架,沒有尺寸公差的問題。 ![]() ![]() 把它當作一般的3.5" HDD塞入機殼的前置熱抽換盒,也很正常。 ![]() ![]() 開箱照就到此結束,每次買個外接盒或轉接盒都會蠻在乎轉接後的傳輸率耗 損情況,自然也就會再進行下面的測試。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8Z77-V Deluxe BIOS 1908 CPU: i7-3770K RAM: Team Xtrem DDR3-2400 8G*2 SSD: Sandisk Extreme II SATA 6Gb/s 240GB OS: Windows 7 Ultimate x64 AIDA64 Extreme Edition的Read Test Suite,設定Block為1MB來測試。 ![]() AIDA64線性讀寫測試,設定Block Size為1MB作為測試基準。 ![]() AIDA64線性讀取,IS903比IS902E平均讀取速率約快23%。 [IMG] ![]()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 ![]() ![]() Anvil's Storage Utility設為預設Compression 100%模式,把容量值從 1GB~32GB針對不同格式全測試一輪。 Seq 4MB 讀寫分項 ![]() 4K讀寫分項 ![]() 4KQD4讀寫分項 ![]() 4KQD16讀寫分項 ![]() 32K/128K讀取分項 ![]() 讀寫分數 ![]() ![]() ![]() AS SSD全測過一輪,並測試Copy Benchmark及Compression Benchmark。 循序讀寫方面 ![]() ![]() 若拿來讀寫ISO或程式檔。 ![]() ATTO Diskbenchmark v2.47針對了64KB、64MB、256MB、512MB、 1GB及2GB分別測試。 64K讀寫測試 ![]() ![]() 64M讀寫測試 ![]() ![]() 256M讀寫測試 ![]() ![]() 512M讀寫測試 ![]() ![]() 1GB讀寫測試 ![]() ![]() 2GB讀寫測試 ![]() ![]() 最後作個ATTO Diskmark總結 ![]() ![]() Crystal DiskMark採Default分別測試50MB~4000MB的全數容量測試。 Seq讀寫分項 ![]() ![]() 512K讀寫分項 ![]() ![]() 4K讀寫分項 ![]() ![]() 4KQD32讀寫分項 ![]() ![]() NetworkDLS Diskmark也拿來試試 ![]() HDDTune v5.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 線性讀寫測試 ![]() ![]() 額外讀寫測試(Extra Test-Read/Write) ![]() ![]() 隨機讀寫測試(Random Access-Read/Write) ![]() ![]() 檔案基準測試(File Benchmark)測試圖,分別測試32KB、64KB、64MB及256MB。 循序讀寫 ![]() 4K Random Single Read/Write ![]() 4K Random Multi Read/Write ![]() HD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讀取測試 ![]() 32mb讀取測試 ![]() HDD-Tach RW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 試。 8mb讀寫測試 ![]() 32mb讀寫測試 ![]() PCMark07測試。 ![]() ![]() PCWizard 2013。 ![]() 作個簡單的測試總表,轉接後的效能意外優於直接內接,但這應屬於誤差值。 ![]() ![]() 測試結論 優點 1.簡易安裝過程。 2.支援市面多數2.5" SSD/HDD的厚度,且易於裝於其它3.5"裝置內。 3.金屬支架及散熱孔設計。 缺點 1.金屬支架易沾指紋。 2.售價對某些人而言可能相對性偏高。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 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2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