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播4K、玩電動,免插電。短小精幹顯卡出頭天,Galaxy GT740顯卡測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2637)
|
---|
播4K、玩電動,免插電。短小精幹顯卡出頭天,Galaxy GT740顯卡測試
本來顯示卡這種零組件,也是屬於一寸長一寸強的設定,自電腦開拓打電動這個市場以來,廠商所推出的產品就沒有太大的變化,到現在亦是如此。但是這個觀念也可能要慢慢扭轉了,現在的人組電腦越來越變成二分法的市場,要不就是非常高階的夢幻等級電腦,要不就是非常便宜入門文書機種,而這種文書機種通常也與遊戲無緣。不過拜全新的NVIDIA Kepler架構所賜,現在新推出的顯示卡逐漸也朝著短小精幹來發展,這讓這些小體積的主機也能有機會享受遊戲的快感。
今天要測試的是Galaxy這家公司所推出的最新GT系列的GT 740,它是一張採用NVIDIA GK107晶片組的最新免插電顯示卡,而且也下放了中高階才有的GPU Boost功能。以往這些顯示卡常常被賦予雞肋的感覺,因為免插電代表校能不好,那麼有些人乾脆就是用CPU內顯來擔當顯示的工作。不過現在這個概念也可以扭轉了,因為這次的新架構帶來的效能表現跟以往的不一樣。 ![]() 顯卡本體採用全高半長的板身設計,搭配一個全覆蓋的散熱器與一顆滾珠軸承的風扇散熱,這樣的體積可以裝進許多小空間的機殼內。 ![]() 當然小卡就不支援SLI這些多卡串聯的機制了。 ![]() 這次測試的是Galaxy GT740 GC 1GB板本,最主要是輸出介面與另外一張GT 740做區隔,這張GC板本,具備了HDMI、DVI-D、DVI-I等介面,捨去D-SUB,主要也是因為現在螢幕大多已經把HDMI當作主流了。 ![]() 拆開散熱器就可以看到板身用料,搭載四顆三星的GDDR5,總容量1GB,電容部分也都採用了固態電容。 ![]() 晶片代號GK107,在同樣的耗電量之下,效能表現比上一代更為優異。 ![]() 免插電,板身短小,所以沒有太多空間限制,像這種小型機箱內也輕鬆安裝。 ![]() 這次測試主要是搭配了4K解析度的螢幕來測試,採用三星的UHD螢幕,UD590來測試GT 740是否可以滿足4K硬解的播放,因為這次不採用高階主機來測試,所以搭配的主機板是用奔騰G620雙核心的處理器而已,主要也是希望能提供類似等級的消費者一個選購上更為真實的參考。螢幕在28吋內顯示4K的效果,就是文字什麼的都變的好小啊。 ![]() 在3DMARK部分,先跑一次3DMARK的預設設定,看看分數的表現,在四個場景中Fire Strike得到1922分,新的Sky Diver場景得到5762分,Cloud Gate得到5557分,Ice Storm得到47568分,比上一代的GT 640表現更好。 ![]() 接著是DX9的3DMARK 06,這是1920x1080無反鋸齒設定,得到12662分。 ![]() 然後是3840x2160超高解析度的3DMARK 06,同樣無反鋸齒設定,得到了5664分,也就是說雖然GT740可以支援4K解析度,但真的要在這個解析度下跑遊戲還是有點困難的。 ![]() 再來看看3DMARK 11的P模式,得到P2803分。 ![]() X模式得到1006分,搭配這樣雙核心的處理器還有破千分也算不錯的了。 ![]() 接下來是Unigine的Heaven 4.0測試,解析度設為1920x1080,無反鋸齒設定,平均張數可以得到42.9張,還不錯。 ![]() 解析度調為2560x1440,一樣無反鋸齒,得到27.9張平均張數。 ![]() 另外一套新的Valley測試軟體,也是比較吃顯卡運算能力的軟體,在同樣1920x1080解析度下,得到25.6張平均張數。 ![]() 開到2560x1440解析度之下,得到15.6張的平均張數。 ![]() 實際執行遊戲看看,開啟Battle Filed 4,設定3840x2160的解析度,中等特效值。 ![]() 結果進入場景後是平均張數大約在11張左右,其實是無法好好玩遊戲的。 ![]() 把解析度降為2560x1440,然後特效低。 ![]() 張數可以提升到2x張,已經勉強可以玩了,但畢竟是fps遊戲,最好的狀態還是要高於30張以上才可稱為可玩的階段。 ![]() 所以把解析度改為1920x1080,中等特效。 ![]() 基本上都可以維持在3x張,而且特效部分也出來了,真難想像這是張免插電的環保顯示卡的效能。 ![]() 接下來是4k影片播放,這裡採用Potplayer改為硬體加速設定,可以看到GPU占用率平均不超過50%,雖然是因為用HDMI的輸出,這螢幕在4K之下最高只有到30張,不過還是可以觀賞。 ![]() 接著是溫度測試,採用Furmark來執行,一般待機狀態約38度。把Furmark設為1920x1080解析度,4xMSAA,視窗模式來燒顯卡。 ![]()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持續燒機,我們可以看到最高溫只有到66度而已,不像高階顯示卡基本上都會達到80度的高溫。這張Galaxy新發表GT 740,的確具有不錯的效能表現,可以讓你的主機擁有4K影片播放的能力,又可以小玩電動怡情,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額外電源,最高功耗不超過63W,據側面了解這張卡上市的價格大約3K左右,想要有不插電且效能強,體積小的顯示卡的朋友,不妨考慮這張Galaxy GT 740唷。 |
影馳的卡用料是不錯
不過 對於GT740這張卡來說 我會想再加一點錢買GTX750 |
引用:
想不到nv這次的表現真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GTX750Ti/GTX750/GTX740規格有差很多嗎? 本來想買R7-260X的, 看現在價位只對應到GTX750 想跳GTX750Ti但是要加的錢還蠻多的, 都可以買R9-270了 不過NV的TDP真是讓人心動 真的好想衝一張免插電的GTX750Ti來玩 |
740使用GK107.......不就跟640、650相同...Rename卡
只有750、750TI的GM107才是讓人眼睛一亮的新架構 |
還有一張GT730
之前展覽看到GALAXY有出單槽GTX750了 :D |
GT740 GDDR5 = GTX650 都是GK107 128bit 384SP GDDR5 (Kepler)
與T大相同,買GT740不如加幾佰元直上GTX750 (全新架構maxwell) GT730 分三種; 第一種:40nm GF108 128bit 96sp DDR3 = GT630 v1第一版 GF108 128bit 96sp DDR3 馬甲 (Fermi) 第一種:28nm GK208 64bit 384sp DDR3 = GT630 v2第二版 GK208 64bit 384sp DDR3 馬甲 (Kepler) 第三種:28nm GK208 64bit 384sp GDDR5 = GT640 v2第二版 GK208 64bit 384sp GDDR5 馬甲 (Kepler) 所以GT730不要買到128bit的,那是GF108馬甲,建議買上述第三種GDDR5的GK208 64bit 補充: GT640 v1第一版的規格是GK107 128bit 384SP DDR3, 這次GT740就是這版加上GDDR5來賣,變成跟GTX650同樣規格。 所以千萬不要買到GT740 DDR3版本,那東西就等於GT640 v1第一版馬甲。 總而言之,這次NV低端又是各種馬甲充斥,原本預料的GM108(Maxwell)居然沒出現。 如果舊版價格比較低,建議買舊版就好(如:GTX650、GT640 v2第二版、GT630 v2第二版) |
引用:
GT740有GPU BOOST GTX650沒有 |
引用:
下面這篇文章說GT740並沒有GPU BOOST技術: http://t17.techbang.com/topics/2837...xy-gt740-oc-1gb 我去官網看GT740規格也沒有 |
引用:
感謝建議,不然740差點就給他買下去了... |
DVI-I包含DSUB功能 :flash: :flash: :flas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3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