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Fanless ITX PC part 4 - ASUS J1900I-C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0831)

小壞蛋 2014-06-04 12:42 AM

Fanless ITX PC part 4 - ASUS J1900I-C
 
 這系列文好久沒寫XD,畢竟目前手邊的系統已經固定,再加上沒什麼可以挑戰了XD
以往要弄成無風扇系統,多半需要再額外加上大顆塔型散熱器,因此體積都很難縮小
再不然就是要使用特殊的機殼,把熱傳導到殼上的散熱片(例如:Streacom 或 HDPLEX)

 Bay Trail-D的出現,超低功耗(10W),又還可以的效能,以前作夢也想不到的
再加上最近各大經銷商都有搭RAM的活動,換算下來實在是便宜到有剩@@

官網介紹:
http://www.asus.com/Motherboards/J1900IC/

直接切主題,外盒照(忘了把保固貼拿下來XD)


背面,不虧是低價板,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可以寫XD


內容物,使用手冊+檔板+SATA線*2+驅動程式,精簡


正面,擁有同級產品中最大塊的散熱片,這點倒是不錯


背面,四顆螺絲來固定散熱片,壓力夠也夠牢靠


I/O,PS2 combo+USB2.0*4+GigaLAN+USB3.0*1+HDMI+D-Sub+COM+Audio

USB3.0只有一個老實說很不夠用,但Bay Trail-D就只有這麼一個Port而已@@

CPU本尊,RAM會這樣擺是因為CPU pin腳的關係,可以看到從SoC直接走線到Dimm上

RAM的電壓是不可調的,雖然Bay Trail-D本來就是DDR3L,如果可調電壓還是比較方便

一些IC的介紹

中間最大顆是Nuvoton NCT6779D SuperIO
紅色是Genesys GL852G USB2.0 hub,由於Bay Trail-D只有4個USB2.0
所以後置的四個USB2.0都是走HUB出去,最上面的針腳才是從SoC直接拉出來
綠色為Realtek RTL8111G,常見的PCIe GigaLAN chip

音效晶片使用Realtek ALC887,CPU VRM使用Richtek RT8162A,為兩相電源的控制器

其實我有在想,total不到10W的SoC有必要作到兩相嗎XD

另個角度,PCIe *1+mini-PCIe+SATA 3G*2+TPM針腳

比較可惜的一點,雖然有mini-PCIe,但板上沒有預留SMA接頭
另外Bay Trail-D雖有兩組DDI,但是被預留成eDP接頭,如果能作成I/O的DP插座會更好

跟現在的系統比一比,大小差超多XDD


裝進PC-Q07後長這樣,接近全封閉的裝機


測試系統:
Intel Celeron J1900
ASUS J1900I-C
SK Hynix 8G*1
Intel X25-E 64G (for Win7 64bit OS)
Samsung 830 128G (for SATA test)
Sandisk CZ80 32G (for USB3.0 test)

跑一下TAT好了,100% loading跑8個小時,全速也才7.81W,最高85度,沒頂到上限90度

由於這張是散熱片最大的J1900,快頂到90度,所以除了這張外,其他J1900建議再加風扇

簡單跑個PCMark7,效能還過的去


SATA 3G,雖然裡頭有資料所以數據比較差,但實際上Bay Trail的I/O效能還是偏弱


USB 3.0,一樣是略為偏弱的數據


一般1080P的影片是沒什麼問題,所以跑個HD.Club-4K-Chimei-inn-60mbps來測4K

硬解的話,會掉到12fps左右,明顯的跑不太動

反而是軟解還比較強一點,維持20fps,真是有趣

不過我必需要強調一點,如果單跑1080P影片的話,硬解還是比較省CPU的資源

 總結,我覺得這張很適合拿來作文書機,便宜,效能還可以,雖然Win7開機很慢
如果是HTPC的主機版,則要考慮到這是張沒有光纖同軸,就連板上也沒預留S/PDIF針腳
再者也沒有4K輸出,短時間4K還不會立刻普及,所以這也不算是個很嚴重的缺點


以上,感謝您的收看 :)

izaka 2014-06-04 01:00 AM

謝謝分享,拿來當多媒體機用途應該也是頗適合的,還在等 Q1900DC-ITX 這款上市,另外借題發問一下,淘寶上頭不少 ITX 小機殼的 I/O 背版都是半高的尺寸,不曉得有沒有人知道取得管道 ?! :)

oodin. 2014-06-04 01:15 AM

akasa最近幾咖殼也不錯
可惜是對應nuc和thin mini-ix

我要開機啦 2014-06-04 02:06 AM

引用:
作者小壞蛋



忽然有種想要把那顆塔散給貼到Bay Trail-D臉上的衝動 :D :D :D :D

小壞蛋 2014-06-04 08:05 AM

引用:
作者izaka
謝謝分享,拿來當多媒體機用途應該也是頗適合的,還在等 Q1900DC-ITX 這款上市,另外借題發問一下,淘寶上頭不少 ITX 小機殼的 I/O 背版都是半高的尺寸,不曉得有沒有人知道取得管道 ?! :)

你是說裝半高介面卡的殼,還是連檔板都半高的那種,連檔板都半高的那種itx叫thin-itx,這種板子又更少見了@@
引用:
作者oodin.
akasa最近幾咖殼也不錯
可惜是對應nuc和thin mini-ix

NUC還是很紅啊,昨天去Computex有看到Streacom推出這種東西,除了散熱片外另一邊是用3D列印機作的

引用:
作者我要開機啦
忽然有種想要把那顆塔散給貼到Bay Trail-D臉上的衝動 :D :D :D :D

難得找到這種不需要大型散熱器就能無風扇的東西,就不用走回頭路啦@@

izaka 2014-06-04 08:18 AM

原來是 Thin ITX 的背版,還真沒留意到有這規格,主要是留意到對面幾款造型跟內裝還不差的小機殼,始終搞不懂半高 I/O 打哪去找,真是長知識了 :like:

marks 2014-06-04 08:40 AM

雖Mini-ITX的板子已經漸漸普及在家用市場上
不過power跟case卻都還沒跟上
現階段想組台小電腦應該只能買到對岸的產品

sutl 2014-06-04 09:01 AM

引用:
作者marks
雖Mini-ITX的板子已經漸漸普及在家用市場上
不過power跟case卻都還沒跟上
現階段想組台小電腦應該只能買到對岸的產品

我認為ITX理想的電源方案是內建全功能PSU在版子上,要不然拖一個變壓器在外面其實有點累贅。

小壞蛋 2014-06-04 09:27 AM

引用:
作者izaka
原來是 Thin ITX 的背版,還真沒留意到有這規格,主要是留意到對面幾款造型跟內裝還不差的小機殼,始終搞不懂半高 I/O 打哪去找,真是長知識了 :like:

應該是說這種半高檔板的MB叫Thin ITX,一般的ITX的I/O都比較高,不是單純買檔板來換而已,這種Thin ITX的板子好比Q87T

http://www.asus.com/Motherboards/Q87T/

或是技嘉有出一系列的板子,技嘉在Thin ITX的板子比較有在經營

http://www.gigabyte.tw/microsite/348/images/model.html

引用:
作者marks
雖Mini-ITX的板子已經漸漸普及在家用市場上
不過power跟case卻都還沒跟上
現階段想組台小電腦應該只能買到對岸的產品

台廠也有,只是這種小殼還是小眾
引用:
作者sutl
我認為ITX理想的電源方案是內建全功能PSU在版子上,要不然拖一個變壓器在外面其實有點累贅。

sutl兄好久不見啊,其實現在已經有很接近的產品了,至少是整合在同一個小殼裡
http://www.hd-plex.com/forum/showthread.php?t=1377

josetsun 2014-06-04 05:10 PM

按照我的習慣可能還是會鎖個8公分扇上去 :laugh: :laugh: :laug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