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原來立法院發生了這麼多事 [內有專業人士且很冗長,不喜勿入]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3462)

長站星七 2014-03-25 05:32 AM

....原來立法院發生了這麼多事 [內有專業人士且很冗長,不喜勿入]
 
以下引自 Yuheng Kao 之 FB :



不談服貿本身,我們來談談反黑箱好了。

服貿協議是在2013年6月21日第九次會談中所簽署,
許多人批評簽署這個協議前的談判都是黑箱作業,
沒跟產業溝通,也沒跟立法院進行溝通。

談判前本來就不可能大張旗鼓跟產業界用公聽會之類的方式進行溝通,
私底下政府與產業界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了多少溝通?
這部份我不清楚,我無法評論。
但有些立委要說自己全然不知,政府沒事先跟立院溝通?
這個部份我就頗不以為然了。

通常行政部門與立委之間的溝通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立委個別式的拜會溝通,
這個部份因為不會有正式的紀錄在,
所以我們也不談,總之行政部門說有。

第二種溝通,是立院主管的委員會會邀相關的部會首長來立院報告備詢,
所有立法委員可以在聽完報告後,透過質詢的方式進行瞭解。
透過立法院的公報系統可以查詢,
在第八屆立委任內,在服貿協議簽署前,
就曾開過至少三次的委員會討論服貿協議。

2013-04-25
內政委員會
立法院第8屆第3會期內政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邀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經濟部次長、財政部次長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洽簽進度、實質效益,及兩岸電子商務市場競爭關係之現況-以淘寶網為例」提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另請內政部、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交通部、文化部、行政院衛生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派員列席並備質詢。

2013-05-02
內政委員會
立法院第8屆第3會期內政委員會第23次全體委員會議:一、邀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經濟部次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安全局副局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文本草案、特定承諾表(市場開放清單)與關於服務提供者的具體規定等附件、雙方開放項目比例與對我國勞工就業、產業發展及國家安全等衝擊影響評估」,提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另請內政部、交通部、文化部、教育部、行政院衛生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派員列席並備質詢(必要時召開秘密會議)。 二、審查本院委員陳其邁等20人擬具「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34條文修正草案」案。 三、審查本院委員邱議瑩等19人擬具「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34 及 §89條文修正草案」案。

2013-05-30
內政委員會
立法院第8屆第3會期內政委員會第31次全體委員會議:邀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經濟部次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進度、內容、效益以及對我國相關產業及就業之影響」,提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另請內政部、交通部、文化部、教育部、行政院衛生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派員列席並備質詢。

這三次的委員會會議中,
最重要的就是2013-05-02那場!
因為服貿真正最重要的內容不是在條文本身(逐條審查根本沒意義),
而是在最後附件的「市場開放清單」。
2013-05-02由民進黨召集委員李俊邑所召開的內政委員會,
就是要求主管機關來報告服貿協議目前談判的詳細內容。
也因為當時還在談判期間,
所以當天的會議是以秘密會議進行,
公報並未刊登秘密的內容。
http://lis.ly.gov.tw/lgqrc/lgqrkm1?7^239603752^15^^^1023100^147-162^102%A8%F731%B4%C1^@@95338
難道這就是大家所指責的「黑箱」服貿?
立委對服貿內容事前完全不知情?
說不太過去吧?

這只是民進黨不願告訴你的「黑箱」真相。
至於30秒議事程序的部份,有空再寫吧。
++++++++++++++++++++++++++++++++++++++++++++++++++++++++++++++++++++++++++++++++++++++++++++++++++
再來談談被大家質疑的「三十秒」吧

立院過去處理協議或協定,「備查」或「審查」都有。
如果在大家遵守一切議事規則的情況下,
不論是「備查」或「審查」,
服貿協議一定都會順利通過。

國民黨是國會第一大黨,
只要大家按照遊戲規則走,
就算是逐條審查、逐條表決,
國民黨有什麼好怕的?
執政黨要推的案子一定都能輕鬆過!

但大家想想,真的有這麼輕鬆嘛?
如果真那麼簡單,
服貿協議老早就過了!
但現實的情況時,
國民黨越想推動的案子,
就偏偏越是推不過!
原因很簡單:就是大家都不照遊戲規則走!

國民黨也不是真的是白痴,
誰會不知道當時的「逐條審查」協商結論?
誰會不知道逕送院會存查(備查之意)會引起爭議?
所以大家該思考的是,
為什麼國民黨最後會改採「30秒送院會存查」這個最後手段?
主要發生了幾件事:

一、公聽會拖了整個會期

當朝野協商簽字下去說要依照產業別開完16場公聽會後再進行逐條實質審查。
這十六場公聽會,分別由國民黨籍及民進黨籍的內政委員會召集委員召開。
因為這十六場的會議主題內容並不重疊,
所以國民黨負責的八場很快就開完了。
但民進黨的八場就慢慢的開,兩個禮拜開一次,
八場開完,整個會期就拖到了最後一週。
當時雖然國民黨一直要求民進黨加速開公聽會,
不管國民黨再怎麼急,民進黨的八場沒開完,實在也沒法怎麼樣,
畢竟當時協商結論自己漏加上了召開公聽會的期限,
這是國民黨吃的第一計悶虧。

二、在野黨違反議事慣例搶走服貿審議主導權

服貿協議的審查被公聽會這麼拖了幾個月後,
這個會期總算要開始在委員會中逐條審查,
但事情就在會期之初選完召集委員時發生了。

每個委員會都會有兩名立委擔任召集委員,
召集委員非常重要,他們就是隔週輪流擔任該委員會議的主席,
可以決定每週的議程要審議什麼樣的案件。
這個會期內政委員會的召委分別由國民黨的張慶忠及民進黨的陳其邁擔任,
而第一周的議程由陳其邁來安排。
但陳其邁的議程一排出來,
完全出乎大家意料,大家都嚇壞了,
沒錯!他排定審查服貿協議!

召集委員依法排定議程看似理所當然,
但是依據數十年下來延續的議事慣例,
執政黨推動的重要議案都會是由黨籍召委來排案審議,
但萬萬沒想到民進黨竟然違反議事慣例主動搶走了服貿的審議主導權。
這個議事慣例長年被遵守沿用至今,
但今天就這樣突然被打破了。
民進黨說沒有白紙黑字規定它們不能排執政黨要推的案子,
這是國民黨吃得第二計悶虧。

可能有人會想問,
反正都是要審,由哪位召委來主導有差嘛?
國民黨人這麼多,表決還不是都會過嘛?
我只能說,真的差很多!
召集委員想要過的案子,不見得會獲得其他委員支持,不保證一定過。
但召集委員不想過的案子,他可以透過非常多的議事手段讓它過不了!

舉個例來說,召委可以一直開放讓大家討論,故意不催促大家作成結論。
一個案子一天審不完,可以另外找時間繼續審、慢慢審,
或是根本就擺在那邊,不再安排第二次的繼續審查。
也有故意讓法案再還有許多爭論的時候,保留送朝野協商。
雖然依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71條的規定,
朝野協商一個月未獲得共識,就送交院會定期處理。
但實際的情況是,王院長是個不想得罪人的和事佬,
就算朝野協商超過一個月沒能獲得共識,
案子也無法送到院會表決處理,就懸在那裡永遠不動!
簡單來說,召集委員不想過的案子,永遠都很難過!
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會對民進黨違反議事慣例搶走服貿審議主導權如此跳腳的原因,
國民黨也因此一直在罵民進黨是「假審查 真杯葛!」

當然這一招是經過算計後的結果,
民進黨知道國民黨不可能可以承受這樣的風險而必定會走上絕路。
其實民進黨這招算走得非常漂亮!
但這所謂的漂亮指的只是政治算計上的漂亮。
立法院的議事程序已經夠亂了,
再這樣打破議事慣例,以後的國會只會更亂。

三、國民黨重新排案 民進黨霸佔主席台杯葛開會

陳其邁當召委排案審查服貿的那週,
國民黨全力「依法」阻止會議進行,
不斷的提出「程序問題」希望召委處理。
按理程序問題應該要優先處理,
但陳其邁不理會國民黨的程序問題,
要求議事人員宣讀會議事項,
要讓會議正式「開始」。
為什麼國民黨要阻饒會議開始呢?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議事慣例。
一旦召委開始審查某個議案了,
之後後續的審議討論或朝野協商都會由同一位召委繼續進行,
這是國民黨不願看到的事。

陳其邁那周結束後,
輪到張慶忠當召委,
國民黨主張陳其邁當天的會議還未開始,
就算開始了也是會議無效。
所以張慶忠同樣又排了服貿審查的議程。
民進黨當然說這是違反議事慣例,
但民進黨不也違反議事慣例在先?

張慶忠排定本週一下午開始審查服貿,
民進黨依照他們過往的老招,接近中午時就動員立委霸佔主席台。
等到開會時間一到時,
民進黨站著主席台不讓會議主席張慶忠上台,
然後還有搶麥克風拔麥克風。

前一週是國民黨杯葛民進黨開會,
這一週是民進黨杯葛國民黨開會,
兩者看來都是杯葛,但實質上則不同。
國民黨只會傻傻的依照議事規則杯葛(提程序發言)
但民進黨的杯葛才不管什麼議事規則,
直接就是把主席台霸佔了就對了,
順便把器材設備搶一搶、拆一拆。
相信這些動作大家很常在電視上看到,
但這完全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第7條的規定,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A0020064&FLNO=7
但王院長從來不肯動用國會警察權來維持議事秩序,
也不肯依法把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的委員送紀律委員會懲處,
所以在野黨也抓著這一點,直接採取效果最好的違法杯葛。
這也是為什麼國會第一大黨卻總是推不動法案。

張慶忠因為上不了台,然後一直被推擠拉扯,始終開不了會。
如果開得了會,當然會進行逐條審查。(這是國民黨最希望的結果)
但因會開不了,所以最後就直接用無線麥克風宣佈會議開始,
「因服貿協議已逾審議期限,逕送院會存查。」
這備受質疑的30秒不是國民黨的第一選擇,
但因為前面的幾個事件及因素,
讓國民黨在當天不得不做出這個最下策。

四、張慶忠主張逕送院會存查的法律依據

有許多人都誤會以為張慶忠把服貿當作「行政命令」而逕送院會存查。
但事實上,服貿協議當然不會是行政命令!
張慶忠只是說他「類推適用」行政命令的審查程序。

張慶忠主張的是,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第二項的規定:
「協議之內容涉及法律之修正或應以法律定之者,協議辦理機關應於協議簽署後三十日內報請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其內容未涉及法律之修正或無須另以法律定之者,協議辦理機關應於協議簽署後三十日內報請行政院核定,並送立法院備查,其程序,必要時以機密方式處理。」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Q0010001&FLNO=5
服貿本身的內容並不需要去修正任何法律,所以張慶忠主張服貿協議事依法送立法院備查。
這時再翻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並沒有規定協議要怎麼「備查」,
唯一有規定何時該審查何時該備查的就是「行政命令之審查」,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P...S=++60+++&LCC=2
所以張慶忠適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61-62條之規定,
以超過三個月審查期間為由報請院會存查(備查)。
先不管這法律規定的是好或不好,
但張慶忠的作法並非全然無據。

五、推測未來方向

「逕送院會存查」是個下下之策,大家皆知。
張慶忠之所以會擇此下策,實為情勢所逼。
當然他犯了幾個錯誤,他不應該在第一天開不了會時就做出決定。
可以再第二天、第三天,民進黨依然違法杯葛的情況下再宣佈送院會存查。

再來,送交院會存查並不見得一定就是備查。
我覺得張慶忠(或國民黨)只是想把戰場從委員會層級拉到院會層級。
因為戰場如果在委員會層級,
如果由民進黨主導議事,那麼他們可以用技術性杯葛讓服貿永遠出不了委員會。
如果由國民黨主導議事,民進黨也會用非法杯葛讓會永遠開不了。
但如果把戰場拉到院會,會議主席由王院長擔任,
國民黨就不用怕會被技術性杯葛。

至於逕送院會存查,照理來說他就是一個「報告案」,
亦即宣讀完也不用討論就結束了。
但是在立法院,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作不到的,
只要朝野協商一下,就可以把「報告案」拉下來改列「討論案」,
讓「服貿協議」在院會層級作逐條審查!
沒人說逐條審查非得在委員會作,
在院會層級逐條審查,我覺得並不違反當時的朝野協商結論。
這是個人推測未來可能的方向。

六、抱怨

其實這篇的論點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接受,
但我也只是想強調,國民黨並不排斥逐條審查。

我能夠理解在野黨必須扮演好反對黨的角色來把關,
但是我不太能接受少數黨反客為主違法來實質掌握國會。
外國杯葛議事都是利用既有的合法議事程序進行杯葛,
例如美國國會的filibuster(冗長發言)。
如果在野黨國會議員想要杯葛某案,
他可以進行冗長發言,原則上沒人可以打斷他。
至於要發什麼言呢?全無限制。
念聖經、念小說、念食譜、念報紙統統都有。
例如去年就有參議員為阻擋歐巴馬健保案連續發言21小時。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12...-3131765/1.html

只要是合法的議事杯葛程序,我覺得都可以尊重。
但不能任何「不合我意」的法案,
在野黨就可以任意以違法霸佔主席台的方式杯葛。
國民黨不知道因為這樣,被綁架走多少法案跟預算,
但卻沒人可以協助排除議場內違法之行徑。
這致使國會效能不彰,
使民主原則與責任政治無法彰顯。

國民黨其實也要的不多,
只要能合法開會,再怎麼仔細的逐條審查,
何樂不為?

順道一提,陳其邁違反慣例逕自排案審查服貿一事,在美國也不會發生。
美國國會的各委員會召委,是直接由國會第一大黨指派。
各委員會要審什麼案,輪不到少數黨來插手,
確保了議事程序的順利。

budgie 2014-03-25 06:10 AM




不要問 2014-03-25 06:58 AM

引用:
作者Yuheng Kao 之 FB
談判前本來就不可能大張旗鼓跟產業界用公聽會之類的方式進行溝通,
私底下政府與產業界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了多少溝通?
這部份我不清楚,我無法評論。
但有些立委要說自己全然不知,政府沒事先跟立院溝通?
這個部份我就頗不以為然了。

http://www.npf.org.tw/post/2/12157
http://www.npf.org.tw/post/2/12548
有的人的確早知道了
我承認我去年就知道了,只是沒那麼完整
一個飽合市場還怕人競爭,這實在就有點 :stupefy:

我要回來 2014-03-25 08:09 AM

好無辜!! 都是they的錯.

0960 2014-03-25 09:17 AM

1. 南韓花了多久時間與老美及中國談FTA?
有沒看到樓主貼的時間表, 請問哪一項比2013年還早?

服貿真正的問題就在: 你政府十幾個人跟對岸談好後, 送回來要百姓"吞下去"..
這裡有修改及討論空間嗎? 沒有!

不管影響大小, 請問台灣內部相關產業, 有幾個工會已經在談完條文後..
確實知道且了解進度及影響?

誠然服貿本身屬於ECFA的後面流程之一, 但相關談判及評估...
在民間不是早該開始了嗎? 看看南韓談FTA跟台灣過去WTO...
花了多久時間, 南韓面對民眾何等抗爭? 這是必要的程序..
豈同咱家政府, 自己都談完了, 回來開幾場毫無影響力的"宣達布道大會"..
就算是"程序完成"? 真是爛到骨子裡了...

2. 昨天電視上已經講得很清楚, 院會逐條表決跟委員會逐條表決差異..

院會只能"表決", 不能更改條文, 換言之, 只要國民黨願意, 排除在野抗爭後..
就可以一條一條一路表到底.. 很簡單, 就一路總動員, 十幾條幾天內一定搞定..

委員會同樣不能更改條文, 但是, 可以針對每項條文進行"公開討論"
要求行政官員相關部門, 還有相關產業列席進行, 可以針對每個受影響產業的條文..
增列但書進行... 如此可以降低這些產業面臨的衝擊... 但政府不願意...
Why???

政府怕的就是"公開討論", 而且由相關真正知道產業運作且生死交關的產業陪同..
這種討論會曝露出政府在整個談判過程的無能及粗糙, 不認真甚至照單全收..
再者, 相關產業由於更了解整個條文執行後的後果, 也可以對政府質疑甚至發動
大規模抗爭, 這是政府不樂見的結果... 南韓就是如此....
就算有可能壓下來, 也是夜長夢多..
總統大人現在要的就是"爭取時間", 本會期一定要通過, 還跟你慢慢磨?

當然文裡講得也不錯, 民進黨技術性杯葛, 總比一次在院會對決還難對付多了..
看看過去國民黨擋軍購, 案子根本出不了委員會就知道...

引用:
作者長站星七
以下引自 Yuheng Kao 之 FB :

不談服貿本身,我們來談談反黑箱好了。

屆立委任內...

0960 2014-03-25 09:28 AM

引用:
作者不要問
http://www.npf.org.tw/post/2/12157
http://www.npf.org.tw/post/2/12548
有的人的確早知道了
我承認我去年就知道了,只是沒那麼完整
一個飽合市場還怕人競爭,這實在就有點 :stupefy:


沒有點怎樣...
不是有人早說過了... 光是經濟規模就壓死你了..
這不是陰謀, 是陽謀... 是理所當然的後果..
中國對香港, 也沒有陰謀, 只是把人口開放過去好好消費一翻...
就可以大大增加香港的收入... 問題是物價房價水平卻漲得更可怕...

開放不是解決問題辦法, 只有強化本身有相對優勢的產業..
保持技術上優勢才是對抗大經濟體併吞本土資金的手段..
而且還不能保證成功...

你去年早就知道了, 請問前年呢? 坦白說, 就算是2008年就開始談..
比起南韓對中國的進度, 恐怕還是快得多了...
再問: 台灣政府面對產業衝擊的實際方案為何? 請問政府有沒告訴大家?
你私底下知道政府打算怎做嗎? 九百多億的宣稱預算細部執行項目手段為何?

不要問 2014-03-25 02:22 PM

引用:
作者0960
沒有點怎樣...
不是有人早說過了... 光是經濟規模就壓死你了..
這不是陰謀, 是陽謀... 是理所當然的後果..
中國對香港, 也沒有陰謀, 只是把人口開放過去好好消費一翻...
就可以大大增加香港的收入... 問題是物價房價水平卻漲得更可怕...

開放不是解決問題辦法, 只有強化本身有相對優勢的產業..
保持技術上優勢才是對抗大經濟體併吞本土資金的手段..
而且還不能保證成功...

你去年早就知道了, 請問前年呢? 坦白說, 就算是2008年就開始談..
比起南韓對中國的進度, 恐怕還是快得多了...
再問: 台灣政府面對產業衝擊的實際方案為何? 請問政府有沒告訴大家?
你私底下知道政府打算怎做嗎? 九百多億的宣稱預算細部執行項目手段為何?

談正經的什麼叫經濟規模,只要我們夠團結它來到台灣那所謂的經濟規模會死很慘
餐飲的部份一點都不可怕,除了少數像川菜的還有那麼丁點吸引力
一但中國的餐飲業不能適應台灣口衛調整,上門都僅是嘗鮮而已
而印刷業更不是問題,台灣現在的最大問題是規模小,但我看這是一個機會
整合就行了不一定要自己當老闆,單一窗口接單分工分區供貨,對岸來沒辦法這樣做
一定有人必需休業必竟市場就這麼大,就算中國業者不來合併/消滅的情況一直存在
再說我們照樣可以集資往中國市場衝,雖然必須跟他們合資 :jolin:
假設台灣一群小工廠業者集資,有的只出資不出面,有的出資又出人,只要談好股份比例
那到中國去的可不是單一業者,而是一群會排版/製版/生產/業務的"狼群"
再加上台商的需求供應(自己人幫自己人),光是包裝盒市場就很大
其實對岸來獨資就算規模再大一點都不可怕,不跟它作生意擺平
怕的是兩種,一種是以合資入股的,比如說高資本的醫院還有車輛出租業還有運輸業
另一種是低價入市高薪搶人,所以我才會說"小米機來的.....沒買的掏寶買"

政府那900億要幹什麼我不知道也不能管,只是換是我那....我入資台灣人往中國市場衝
政府不能跟我們講採取不合作主義,因為不可以這樣幹(明講),只能說產業轉型提升技術
但我們可以這樣幹
我對服貿是看作一個機會,趁共黨說話還算數是能撈就撈點,存點本才活的下去跟他比氣長
因為台灣人手上那張選票很有用,就算他逼台灣跟它一統我可以選票說不要就不要
它們來不了多少人,就算是它們政府出錢讓它們來,別忘了台灣不是香港是要用飛的
在台灣的生活開銷就算比上海低一點,共黨也弄不了幾百萬人到台灣
開門做生意那有那麼簡單沒有穩賺這回事 :laugh: :laugh: :laugh:

老共如果還停留在江江澤民的時代,那種武力犯台的蠢事有可能會發生
但它依舊會用最有效的又不花錢的手段逼破台灣低頭,高薪搶人擊垮台灣企業太簡單了
把台灣人困死讓台灣人窮途寥倒試驗台灣人的骨氣,會比來台灣投資更省錢
犯不著用派人來台灣用投資的手段,在這邊高薪搶人作內需 :shock: 是有幾個屁股可以賠
有利可圖生意人才會來,當然一定會有政治意圖強烈的混進來
混進來不可怕,只怕台灣有人再搶當辜顯榮,這臭名我還不一定要安在馬英九身上
他現在做的是"罵名"就跟核4一樣,這是一種承擔的問題,台灣的經濟真的沒得選
經濟鎖國不是好事,誰也影響不了我們的選票,這是我的想法
至於你們這樣會聲會影說他怎樣那是你們的自由,不過別再用那骨灰罈了
我爸講的我都不一定聽,你們我想也是差不多,不同時代的人會有不同選擇

budgie 2014-03-25 03:48 PM

引用:
作者不要問
談正經的什麼叫經濟規模,只要我們夠團結它來到台灣那所謂的經濟規模會死很慘
餐飲的部份一點都不可怕,除了少數像川菜的還有那麼丁點吸引力
一但中國的餐飲業不能適應台灣口衛調整,上門都僅是嘗鮮而已
而印刷業更不是問題,台灣現在的最大問題是規模小,但我看這是一個機會
整合就行了不一定要自己當老闆,單一窗口接單分工分區供貨,對岸來沒辦法這樣做
一定有人必需休業必竟市場就這麼大,就算中國業者不來合併/消滅的情況一直存在
再說我們照樣可以集資往中國市場衝,雖然必須跟他們合資 :jolin:
假設台灣一群小工廠業者集資,有的只出資不出面,有的出資又出人,只要談好股份比例
那到中國去的可不是單一業者,而是一群會排版/製版/生產/業務的"狼群"
再加上台商的需求供應(自己人幫自己人),光是包裝盒市場就很大
其實對岸來獨資就算規模再大一點都不可怕,不跟它作生意擺平
怕的是兩種,一種是...


有你這種人的想法所以怪不得..... :stupefy:
有一點我滿同意你的, 趁共產黨說話還算數時, 能撈點就撈點, 然後拿綠卡到美國去, 台灣以後怎樣關我屁事 :D
我很奇怪的是可能現在是電腦時代, 電腦是1和0的東西, 人的思維也變得只有二元化, 就是只有做和不做而已, 而沒有了中間的一大部份, 相反聽說電腦都有模糊邏輯這種東西了, 可見很多人腦連電腦都不如。
另外你以為對岸只有上海嗎? 西部你有去過嗎? 你知道那裡的生活水準嗎? 中國有二億的流民或稱民工在各地流動, 你以為都是上海、廣州、北京等大城市出來的市民嗎?
高薪搶人? 你以為人人都像某些人一樣是見錢眼開, 喜歡到對岸去工作? 對岸的黑心食物比台灣利害的千百倍, 醫療費用卻比台灣昂貴千百倍。

blair 2014-03-25 04:00 PM

引用:
作者budgie
有你這種人的想法所以怪不得..... :stupefy:
有一點我滿同意你的, 趁共產黨說話還算數時, 能撈點就撈點, 然後拿綠卡到美國去, 台灣以後怎樣關我屁事 :D
我很奇怪的是可能現在是電腦時代, 電腦是1和0的東西, 人的思維也變得只有二元化, 就是只有做和不做而已, 而沒有了中間的一大部份, 相反聽說電腦都有模糊邏輯這種東西了, 可見很多人腦連電腦都不如。
另外你以為對岸只有上海嗎? 西部你有去過嗎? 你知道那裡的生活水準嗎? 中國有二億的流民或稱民工在各地流動, 你以為都是上海、廣州、北京等大城市出來的市民嗎?
高薪搶人? 你以為人人都像某些人一樣是見錢眼開, 喜歡到對岸去工作? 對岸的黑心食物比台灣利害的千百倍, 醫療費用卻比台灣昂貴千百倍。

那些民工要去也是先去沿海一二線大城市
何必飄洋過海來台灣被羞辱還兼被敲詐

而且,現在沿海還缺工,找不到工人頻傳,為何?
有去看看人家的政策變化嗎?
現在三四線城市工資也起來了,
所以民工現在寧可在自己家鄉工作也不要到沿海了,
不然郭董幹嘛找自己麻煩開工廠開到太原去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