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看來日後每種界面多少都得有點通用界面的概念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0595)
|
---|
看來日後每種界面多少都得有點通用界面的概念了
DisplayPort前途渺茫,主導企業開始退出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di...1-20131108.html 【日經BP社報導】「DisplayPort」是連接顯示器及投影機等影像顯示設備與個人電腦的介面標準。該標準定位於DVI的後續標準,于2006年5月問世。之後,該標準以個人電腦及顯示器為中心開始被採用,最近還被配備到了投影機及電視機等AV產品上。然而,DisplayPort標準今後將被大幅度更新,原因是以前一直在主導DisplayPort的企業開始與該標准保持距離。 。 比如,一直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制定工作並在開發收發LSI的意法半導體將停止開發DisplayPort專用LSI。該公司今後打算將DisplayPort的功能整合到用於電視機及機上盒(STB)的SoC中。隨著這一方針轉換,「聽說在標準制定及支援產品開發中處於核心位置的成員企業將在2013年內退出」(多名介面業界相關人士)。這被認為是以軟著陸方式終結DisplayPort的行動。 DisplayPort未來形勢不妙的原因在於,作為主導企業的蘋果和英特爾確立了新的設備間介面標準「Thunderbolt」,並已從2011年開始銷售支援該標準的產品。實際上,DisplayPort自2009年12月進行了重要升級更新至1.2版本後,就一直未傳出1.3版、2.0版等對大幅更新標準的消息。 今後,將作為影像傳輸標準取代DisplayPort、在個人電腦行業崛起的標準是Thunderbolt。Thunderbolt與DisplayPort的針腳相容,使用Thunderbolt進行影像傳輸時可流過與DisplayPort相同的信號。今後,當需要使用支援8K等的更高速的DisplayPort標準時,估計會通過擴展Thunderbolt標準來解決注1)。 注1)DisplayPort目前的最大傳輸速度為21.6Gbit/秒,能夠以非壓縮方式傳輸4K影像。 Thunderbolt由於可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因此能用於與外部記憶體進行數據交換。不過,這方面的用途目前大多還在使用便宜的USB。因此,英特爾打算通過從DisplayPort繼承的影像傳輸功能來促進Thunderbolt的普及。今後,估計個人電腦行業會朝著影像傳輸用Thunderbolt、存儲用USB的方向發展。(記者:根津 禎,《日經電子》) 看來日後每種界面多少都得有點通用界面的概念了 單純只能作為單一用途的界面似乎已經不容易再繼續走下去了 |
乾脆讓PCI-E統一所有訊號算了
SATA和SAS也廢了吧 |
引用:
下一代的SATA-EXPRESS就是做SATA和PCI-E的整合.... :ase |
先做個記號, 相關資訊再找時間確認
目前暫時沒時間確認這些 日本雖然有許多資訊比臺灣完整, 不過日本人的性格在資訊科技領域中也有很明顯的缺陷 有些日本評論要打折扣以後再來看, 甚至可以反過來看 . |
可是Thunderbolt接口普及度好像比DisplayPort更低耶... :flash: :jolin:
|
引用:
:laugh: :laugh: :laugh: 還不是 ELPPA & INTEL 的問題 :unbelief: :laugh: 最近想讓我手上的 $ony S Notebook out to DVI (Dual Link) 看了看 在 找了找 幾乎沒有什麼便宜的方案 只好勉強 Evga UV+12 這個老東西出來勉強用一用了 不然要三熒幕還真困難 現在 USB 3.0 + Display Link 的東西 能看的沒有幾個 更別說 DVI (Dual Link) |
thunderbolt→便宜的USB?
我覺得一點都不便宜 連線材都很貴 :laugh: |
反正將來南橋也會SOC進CPU 所以SATA SAS都沒差啦~~
我倒是希望 CPU跟GPU還是APU通通都做成PCI-E介面卡 管它幾隻腳位 只有PCI-E的頻寬問題 |
感覺是這個記者還在狀況外 (聽不懂 IC 業聚焦的主題)
從 DP 到 Thunderbolt, 這可不是差一點點而已 要說讓介面 "通用" 就太過分了一些 螢幕介面需要的賣點. 性能. 功能都會隨時代而變化 ( 價格. 整合元件/BOM cost. 聲音/網路/螢幕觸控訊號. 連接器限制 ...... ) 供應商主動退出也不算過分 ( 衡量市場競爭程度與自己的獲利. 營收. 財務. 技術. 專利. 資源分配 ...... ) 況且 4K 出來以後, HDMI 2.0 勉強夠用, 業界本來就需要更大幅度的改版 http://www.hd.club.tw/thread-168720-1-2.html "搶當筆電接口一哥 高速傳輸介面互別苗頭" ( 2011 Nov ) http://www.mem.com.tw/article_content.asp?sn=1110310012 月底前再去翻個雜誌, 看看有沒有遺漏什麼新聞 . |
引用:
會說有通用界面的概念是因為看到之後同時聯想到HDMI也已經允許傳送Ethernet封包 另外算是個人操作的心得吧 就使用者的角度來看 要說Thunderbolt=Mini DP+檔案傳輸功能 真的不是一個離譜的說法 因為只要在Thunderbolt插槽插上一個Mini DP to DP/DVI的轉接頭 就能夠直接輸出影像到顯示器上了 更何況Thunderbolt就概念來看 可以視為一個外接式PCI-E 5X的插槽 隨著PCI-E與時俱進 頻寬上確實也是比DP有潛力些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