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Lian-li PC-Q33 - 敞篷車掀背ITX機殼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28099)
|
---|
Lian-li PC-Q33 - 敞篷車掀背ITX機殼
Lian-li PC-Q33 - 敞篷車掀背ITX機殼
從去年就開始與聯力溝通, 需要兩種型態的ITX機殼. 第一種是極小化. 電源採用Pico Power, 然後主板直接內顯出出. 挑戰立人Q6i. 超迷你型便當盒. 不過關鍵卡在Pico Power有專利, 所以這部份可能較難會有便當盒式的機殼產出. 第二種就是可以插顯示卡, 然後採用標準電源, 不要光碟機的ITX配置機殼.(因為SFX Power實在不好買) 終於在最近, 聯力有了新的設計, PC-Q33. 小弟當然是絕對要弄到這機殼來分享的! 來吧, Lian-li PC-Q33. 黑銀兩色可選. 因為我準備拿來搭配ASUS Maximus VI Impact, 所以選黑色! ![]() 尺寸為 229 x 328 x 240 mm (W/H/D), 採用標準電源, 可上塔型散熱器, 22cm以內的顯示卡! ![]() 左邊是三個月前從大陸買回來的Jonsbo U2, 右邊是新購入的PC-Q33. ![]() 開箱! 四個角落採用寶利龍包覆. ![]() 保護的挺好. 使用說明書夾在裡面. ![]() 多國語言使用說明. ![]() 來看一下繁中版本的說明書吧. 基本上兩顆螺絲即可掀背. ![]() 背面是機殼內部可以選擇要安裝3.5" or 2.5" 的裝置. ![]() PC-Q33 本體, 正面採用的也是素面再帶上Lian-li 名牌. ![]() 翻至機殼背面, 底部是標準電源空間, 上方主機板採用水平式擺設. 再上方是12cm Fan. ![]() 機殼的底部採用腳墊設計. ![]() 特寫一下. 小弟裝過很多機殼, 只有聯力的腳墊弄的最扎實. 不會輕易晃動. ![]() 打開側版, 現在聯力的工藝已經提昇. 側版無需任何工具. 直接用手扳就可以. ![]() 在側版上面中丁, 然後機殼本體有機構件固定. 說真的, 除了方便以外, 這也是他廠跟不上的工藝. ![]() 機殼後方頂部, 手轉螺絲兩顆鬆開. ![]() 像是敞篷車掀背一樣. 直接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 正中間那塊牛皮色的防潮紙. 所有聯力機殼都會付上. 對於細節的用心, 也是他廠牌無法超越的距離. ![]() 前置面版線材, USB 3.0. FP Audio. Power SW, HDD LED, Power LED. 用鋼線綑的整整齊齊. ![]() 掀背的轉軸特寫. 我再次強調, 鋁製機殼並不是只看材料厚度, 製作工藝和質感, 都可以在小細節發現. ![]() 就連螺絲, 束線帶, 也用白色盒子裝好. 再固定好. 絕對不會零散亂跑. 這就是細節! ![]() 配件盒內的螺絲和束線帶. 還附上前置USB 3.0 19pin轉USB 2.0 9Pin 線材. (少數舊的主機板沒有19pin前置) ![]() 這時候終於可以請出FSP AURUM Xilenser. 這顆Fanless是我前年買的. 一直沒機會拿出來用. ![]() 開箱! 80PLUS 金牌. 有個注意的事項, 散熱面要朝水平面上方. 這也是無法使用在Jonsbo U2的原因. ![]() 特別一提. 我這顆是特製版. 模組化線材. 請不用去店家問是否買的到. 這是玩家限定版! 市面賣的都是直出線材. ![]() 單路12V輸出. 最大可達492W. 要應付Core I7 4770K + GTX670 mini 非常輕鬆不解釋. ![]() 模組化線材. 採用扁平線方便整線. 不過因為買不到, 所以不用特寫. 意思一下帶過. ![]() 電源固定架. 就是為了這個! 使用者可以自由更換電源水平位的配置. 我的Fanless放了兩年終於可以服役. ![]() 上機. 這一刻, 我等了兩年. ![]() Fanless, 就是無風扇阿! 這也是代表著電源廠商的工藝考驗. 不是人人都能Fanless大瓦數阿! ![]() 機殼原本的風扇不支持PWM, 果斷被我換成Sanyo PWM. ![]() 這是機殼本身給的12cm Fan. 12V 0.14A ![]() ASUS Maximus VI Impact + Core I7 4770K. 最強的ITX組合. ![]() 空間規劃的這麼好, 當然是直接上Thermalright HR-22. 霸氣! ![]() 換個角度來張. ![]() 搭配ASUS GTX670 mini, 威猛小鋼砲. 拿來當辦公室的電腦最適合! ![]()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 蓋上側版! 收工! ![]() 新舊機殼比一比, 左邊是Jonsbo U2, 右邊是聯力PC-Q33. ![]() 空間配置比一比, 聰明人自己看吧. 這邊也不解釋! ![]() 我想應該是超大機殼玩累了, 才會讓我最近瘋狂組裝ITX小PC吧. 你看看左右兩台的差異. ![]() 換上新殼PC-Q33. 再來比一比. 嗯, 還是ITX吸引我. ![]() ------------------------------------------------------------------------------------------------- 結語: 再一次, 標準電源配置, 可安裝顯示卡, 超大型塔型散熱器. 完美結合以上特色. 再來個水平配置的主機板空間. 敞篷車式掀背, 對於ITX這種超級難安裝, 整線. 根本是超級大福音! 整個空間開放組裝, 輕輕鬆鬆的把原件裝好, 再輕輕鬆鬆的把屋頂蓋上. 超難組裝的ITX馬上變EASY模式! 再來, 聯力的工藝. 每個彎角, 折邊. 我只能說 非常用心. 細致! 空間利用非常棒. 當然啦. 散熱表現也完全靠HR-22所賜. 1.35V的4.5G 跑起來完全沒壓力. 好了, 請期待下一篇Thermalright HR-22的文章吧. By shihwolf |
很久沒看到那麼用心的文章了
感謝shihwolf兄 |
引用:
謝謝你的回覆. 真的需要有人回應, 我才有動力繼續寫下去! :) |
聯力還是一貫的水準
POWER總算不是在CPU上方了 |
好殼一定要挺一下 :D :D
|
聯力這一咖真的不錯,跟U2比起來,CPU上方明顯多了很多空間可讓氣體流動,機箱內溫度應該會比U2少個5-10度左右,主板採平躺式安裝,這裡又加很多分,可放心安裝稍有重量的散熱器,顯卡安裝也不用擔心日後pci-e剝離,散熱器跟顯卡重量都不用擔心跟地心引力抗衡 :D ,下置式PSU安裝位也很棒,有開孔,所以如果是非fanless的psu,可單獨進氣出氣,廢熱不會影響到機箱內溫度太多。
顯卡安裝長度限制如果我查的資料沒錯是22cm,所以像我的msi 6850也塞的進去。 那個硬碟安裝位,看起來也是模組設計,應該可更換。 這樣的配置,幾乎完美了,沒什麼好挑剔的,因為另外一篇有人回復,價格好像也還算合理,如果有問題,應該就只有一個問題,聯力這一咖如果安裝3.5吋7200轉或10000轉傳統硬碟,會不會有共振問題(因為還是薄)? |
引用:
這個我就幫不上忙. 因為我已經全面SSD化 XD |
施大好貨真多 :D
Z87-I Deluxe... 台灣什時會上士阿 :like: |
開箱文
好多玩具 :hungry: :hungry: :hungry: |
引用:
請教此處的葫蘆形開孔的用途是 :confuse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3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