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入住新家、COUGAR 5MM5 統治者 落成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1827)
|
---|
入住新家、COUGAR 5MM5 統治者 落成 !!
因為要處理一台換殼的PC而選購了這咖 COUGAR 5MM5 統治者 ,
從外箱標示的Modi Tower字樣可以得知是中直立式的款式 -> 全黑化的烤漆與網孔面板 -> 在面板上方設置了 USB2.0、USB3.0 各一 + 耳麥插槽 , 右邊的開機鈕兼具開機LED , 左邊reset紐則是HDD LED -> 機殼面板與前置系統風扇的安裝架都佈有濾網、可以降低進塵量 -> 卸下風扇安裝架後可以看到硬碟是採側轉90度的安裝方式 , 方便硬碟拆裝、並加開了數個大孔增加進風量 ... PS. 有些側轉的硬碟架會擋到進風、影響硬碟的散熱效果 側板上透明壓克力與安置系統風扇的面積各佔一半 , 饅頭自身是偏好大透側的 , 不過這部份因人而異就不贅述了 -> 從背後可以看到採用下置式電源的設計 , 並有7個介面卡空間與一個小3pin的12cm系統風扇 , 還預留了2個水冷孔 -> 機殼底部僅有Power進風口處有開孔 , 並外置了一個可抽取的防塵濾網 -> 內部結構一覽 !! 2個5.25吋的磁碟槽配有快拆設計 , 硬碟架部份則是支援3個2.5吋硬碟或SSD、與3個3.5吋硬碟 , 在主機板的安裝位置右側有設置了幾個整線用的孔洞、下方則是整區放空 -> Power安置在這兩片之間、後方再鎖上螺絲固定 -> 介面卡的擋板是一次性的有點可惜、如果能重複拆裝就更好了 -> 介面卡拆裝時須將這個蓋子卸下、輕壓卡榫即可 -> 預備接上主機板的各式線材 -> 在主機板的CPU後方位置有鏤空 , 方便拆卸使用強化背板的散熱器 , 框選處為背板最大藏線寬度所在 , 也是等會整線時的主要走線路徑 -> 由於機殼兩邊的側板都有向外突起 , 增加可容納的塔型散熱器高度與背板的藏線空間 , 即便是在較窄的主機板後方區域 , Power的最粗的24pin電源線也能輕鬆穿過 -> 大約有1.3cm左右的寬度 -> 整線主幹道的孔洞處則有2.2cm的寬度、足夠塞進全線材 -> 散熱器的支援高度不太好量 , 看官網上標示值是16.5cm ... 而安置硬碟與方便插取的硬碟架 , 在2.5吋部分是單純以鎖住硬碟下方的螺絲孔來固定 -> 3.5吋部分則設置了6個對應側邊螺絲孔的固定設計 , 另外也有支援2.5吋的螺絲孔位 -> 先往兩側稍微拉開 -> 這是背面 -> 置入硬碟、對準孔位後再把兩側往內闔上即可 -> 準備搬新家的配備 -> 組裝前說明一下 ... 由於CPU用的12V、4pin (or 8pin)電源線背板開孔在這位置 , 如果走背線會有一小段線路經過主機板下方 , 有些附有花紋編織束網的可能會因太粗而影響主機板安裝 , 建議 : 1. 單獨讓該條電源線不走背線 2. 使用轉接延長線穿過 饅頭嘗試以後者來進行、不過手邊臨時沒有8pin的 -> 安置各項零組件後、內部空間看起來還很充裕 -> 蓋上側板的樣子 -> 後方藏線與整線狀況 -> 側板可以順利闔上 -> 這是前置、進氣的系統風扇安裝後的樣子 -> 組裝完工後的外型 -> 饅頭覺得如果5MM5 統治者能像6HM6 挑戰者那般 , 配有可調整的硬碟架設計就更趨於完善 , 可能定位比較平價、所以功能上做了區隔。 另外CPU用的12V、4pin (or 8pin)電源線背板開孔位置再高一些會較好 , 除了較容易安裝之外、增加出來的高度應該能再多支援一個5.25吋磁碟槽 , 對於有抽取盒需求的用戶來說會更方便。 |
HEC做機殼這麼久了
居然還這麼多腦殘設計 :jolin: :jolin: :jolin: |
引用:
+1 看了內部設計 連想買的意願都沒有 大概猜了一下 這咖廠商成本在1K以下 |
透測開的位置實在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
一般用戶很多買了電腦好幾年也是只裝1~2顆硬碟 , 不是每個人都拿來當牧場用的 ,
這款的硬碟架3.5吋與2.5吋都各有3個算OK了 , 目前也不少人是SSD + 傳統硬碟的使用方式 ... 至於抽取盒也有單槽的可選購 , 如果需求較大的應該就會去找像COUGAR 6GR1 殺手、CM 590、銀欣 PS06 ... 了吧 , 畢竟這是中直立式的機殼 , 不像高直立式機殼可運用的空間較多 , 各size槽位的數量增減影響就會較明顯。 |
呆子饅頭 quote
"機殼底部僅有Power進風口處有開孔 , 並外置了一個可抽取的防塵濾網 -" 下置電源供應器位置, 進氣口向上或向下比較好?? |
忍不住小打槍一下
面板 纏住訊號線....拆裝難免有罣礙...失敗 寬度太小 基本上要裝塔型散熱(14公分) 應該會有問題....建議是買210mm以上的寬度 側板基本上 要透側就整面 不然就是 不要開....... 後面開孔吃灰塵 前面透側是看甚麼? 沒有重點? 有點腦殘...... :jolin: |
引用:
還好吧 ... CoolerMaster K281 的前置功能面板也這樣設計 , 沒看到有人出來砲的 , 另外兩邊的側板都有往外突起 , 單看機殼面板寬度不準哦 ~ 引用:
|
引用:
的確 ~ 各款的結構與特色不同 引用:
兩種裝法都有人用、廠商也有在對應位置開孔 , 只是進氣孔向下 , 可以直接吸機殼外的冷空氣、讓Power獨立散熱 , 對使用壽命有正面幫助 , 進氣孔向上就和傳統的上置Power一樣、能分擔排出機殼內部分廢熱 , 但也因此會讓Power工作在較高溫的環境。 所以饅頭下置Power的裝法都是進氣孔朝下 ~ |
引用:
就連 PC-P50WB 寬度 210mm 的機殼 裝140mm塔型都快頂到側板了 你還扯195mm不會頂到.... 買這種小殼風險自己承擔巴... ![]() ![]()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