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轉)"Escape from Planet Earth"(逃離地球大作戰)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03746)

Andy84 2013-03-03 12:36 AM

(轉)"Escape from Planet Earth"(逃離地球大作戰)
 
最近動畫/特效界似乎動盪不安,先是在六個月內,好萊塢特效四巨頭-ILM、Digital Domain (DD)、R&H、Sony Imageworks其中的兩家-R&H與DD相繼宣告破產,另外兩家雖然有movie studio母公司發薪水,不過其實前途也未卜,這樣的狀況許多人將矛頭指向外包(outsourcing),雖然我們看到一堆特效片票房破紀錄,不過這些美國的特效公司其實根本都沒賺錢,標案時的成本被studio壓到不能再低,而國外的公司所在的國家不但勞力低廉,更重要的,這些政府都提供許多優惠的補助,將這些工作機會吸引到海外。

不過這些國家特效界的狀況也沒好到哪,競爭力一部分建立在剝削勞工權益上,廉價的勞工還不夠,免費的勞工變成常態,像是在印度,許多人的試用期是沒有薪水的,過了試用期還不見得就會被聘用。

另外這些電影公司其實是很惡劣的,國家政策常被這些跨國企業左右,像是紐西蘭監察人要求紐西蘭政府公布華納與政府簽的一些文件,其中包括政府修改勞動法,並且增加相關企業補助,為的就是換來三部電影能夠在紐西蘭製作的機會,不過華納"威脅"政府這些文件要是被揭露,它將影響未來在紐西蘭拍片的機會,這些恃而無恐的公司也包括了Peter Jackson的Wingnut Films。

另外則是DreamWorks Animation也宣布將裁員350位員工,原因是上一部動畫長片,Rise of the Guardian (捍衛聯盟)表現欠佳的關係,這部美金$145 million製作的動畫長片,全球票房僅$302 million,這是DW自2006的Flushed Away以來最大的失敗,不管是獨立的特效製作公司或是獨立的動畫長片製作公司最近都面臨著無與倫比的考驗。

不過在一片愁雲慘澹之中,如果還有任何新聞可以讓你對動畫抱有一絲希望的話,那就是二月在美國上映的"Escape from Planet Earth"(逃離地球大作戰)首周就創下16 million的票房佳績,這部成本40 million的電影由Weinsteins這家獨立公司發行,前幾年還鬧過新聞,起因於它的原始導演Tony Leech(Hoodwinked的劇作與導演)與Brian Inerfeld控告Weinstein Company與Rainmaker Entertainment(位於加拿大,製作過芭比系列的動畫)解除他們的導演職務,並指控上述兩家公司毀了這部動畫,他們甚至將製作過程中胡搞瞎搞的狀況寫成一個60頁的PDF檔提供大家下載閱讀,這大概是迪士尼的The Sweatbox後最經典的一個動畫製作負面教材,這則負面新聞想當然爾也替這部影片蒙上一層陰影,不過二月時影片上映,在幾乎完全沒有行銷,沒有試映,也沒有大牌演員配音,且由Weinstein這家獨立公司發行,Rainmaker這家從未製作過長片的公司負責製做,甚至有這些負面新聞的影響,在所有人都認為它必定失敗的狀況下,竟然票房還不錯,跌破眾人眼鏡,下面是它的預告:

[YOUTUBE]Q1NhAUsyslk[/YOUTUBE]

salfonxman 2013-03-03 02:48 AM

引用:
作者Andy84
這部美金$145 million製作的動畫長片,全球票房僅$302 million


這....這年頭成功的定義還真複雜...

Computer Cowboy 2013-03-03 03:50 AM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這....這年頭成功的定義還真複雜...


票房的收入不會是全歸電影公司的, 單是以各地的電影院為例, 就最少有賣斷和拆帳兩種形式了, 以印度電影「三個傻瓜」為例, 當年是以一百萬港元賣斷給香港的電影院公司, 結果電影收了數千萬港元, 收入當然全屬電影院公司的了。

Ivanshan 2013-03-03 11:34 AM

引用:
作者Andy84
以上恕刪
另外則是DreamWorks Animation也宣布將裁員350位員工,原因是上一部動畫長片,Rise of the Guardian (捍衛聯盟)表現欠佳的關係,這部美金$145 million製作的動畫長片,全球票房僅$302 million,這是DW自2006的Flushed Away以來最大的失敗,不管是獨立的特效製作公司或是獨立的動畫長片製作公司最近都面臨著無與倫比的考驗。
...

嚴格說,這是9年來(2004年之後)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簡稱DWA,夢工廠動畫與夢工廠已經是兩家不同公司了,夢工廠現在由迪士尼發行,DWA今年開始由福斯發行)最大的失敗,鼠國流浪記(Flushed Away,2006)與落跑雞(Chicken Run,2000)、酷狗寶貝之魔兔詛咒(Wallace & Gromit: 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2005)都是英國黏土動畫大廠Aardman的作品,DWA只是代為發行,而Aardman也已經轉檯與Sony合作。

至於捍衛聯盟製作成本1.45億美元,其實還沒有加上行銷費用。該片的行銷費用花了多少錢,目前沒有看到國外有相關報導,但可以用鞋貓劍客(Puss in Boots,2011)的例子來對比,鞋貓劍客在北美上片時,Deadline新聞當時的報導提到,華爾街海納國際集團(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分析師Vasily Karasyov的說法:「(夢工廠)花了1.35億美元拍攝,然後又花了1.7億美元發行(包括行銷)(the studio still spends $135M to make a film and $170M to release it)」。所以,可以合理判斷鞋貓劍客全球收入5.547億美元,差不多收支平衡,在電影票房的獲利應該不多。(DWA是股票上市公司,股價請參考納斯達克的盤,所以華爾街的說法有可信度;夢工廠則不是股票上市公司)

至於二樓的發言提到成功的定義還真複雜,的確是這樣,因為很多人以為票房收入的每一分錢都是進到電影公司的口袋,而沒有注意到行銷費用、全球戲院分帳、各國稅捐與相關規費、匯兌損失....等支出,3D電影的3D加收票價也有一部份是給像RealD....等3D放映設備廠商,而3D加收票價是包括在全球票房數字裡。

關於DWA的問題,我在下面這串有相關發言內容,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至於開題樓主提到裁員350人的問題,那應該來自是二月底DWA財報相關新聞,我打算在下旬DWA新片古魯家族上片後再來寫)

http://www.hd.club.tw/thread-144174-1-1.html

Andy84 2013-03-03 03:17 PM

引用:
作者Ivanshan
嚴格說,這是9年來(2004年之後)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簡稱DWA,夢工廠動畫與夢工廠已經是兩家不同公司了,夢工廠現在由迪士尼發行,DWA今年開始由福斯發行)最大的失敗,鼠國流浪記(Flushed Away,2006)與落跑雞(Chicken Run,2000)、酷狗寶貝之魔兔詛咒(Wallace & Gromit: 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2005)都是英國黏土動畫大廠Aardman的作品,DWA只是代為發行,而Aardman也已經轉檯與Sony合作。

至於捍衛聯盟製作成本1.45億美元,其實還沒有加上行銷費用。該片的行銷費用花了多少錢,目前沒有看到國外有相關報導,但可以用鞋貓劍客(Puss in Boots,2011)的例子來對比,鞋貓劍客在北美上片時,Deadline新聞當時的報導提到,華爾街海納國際集團(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分析師Vasily Karasyov的說法:「(夢工廠)花了1.35億美元拍攝,然後又花了1.7億美元發行(包括行銷)(the stud...



Ivanshan應該把文章集結在自己的部落格裡,不然很快被論壇文章掩沒,很可惜。

Ivanshan 2013-03-03 11:23 PM

引用:
作者Andy84
Ivanshan應該把文章集結在自己的部落格裡,不然很快被論壇文章掩沒,很可惜。

多謝你的建議,懶得經營部落格(覺得挺麻煩的),有時候連想要詳細看國外新聞的時間都快不夠了。而我的想法是,我會用心把我看到的東西用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至於有多少人會看到,就看緣份了,有緣就會看到,沒緣也沒辦法(有部落格應該也沒用)。

我是湯姆 2013-03-04 09:29 AM

嗯? :shock: 沒有大牌演員配音? :confused:

小弟昨天看 HBO 的介紹不是說有布蘭登費雪和莎拉潔西卡派克? :confused:

他們倆個應該可以算的上大牌了吧? :o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