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Thermalright AXP-100 - 技藝超群小鋼砲散熱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02732)
|
|---|
Thermalright AXP-100 - 技藝超群小鋼砲散熱器
Thermalright AXP-100 - 技藝超群小鋼砲散熱器
越來越多的廠商注意到mini-itx市場了. intel平台有Z77, H77, H61, B75可以選擇. 而AMD也有FM1 & FM2平台可以使用. 隨著主機版尺寸縮小. 玩家當然也會有更多的想法, 把機殼也縮小, 讓電腦可以出現在桌面上並佔有一席之地. 機殼體積要縮減, 「空間」就變成了最關鍵的因素. 小空間內是不能使用巨大的塔型散熱器. 不能再用大量的鰭片去拼散熱效率. 此刻才是真正考驗散熱器廠商的工藝和設計能力. 上一次, 小弟測試了Noctua NH-L9i. 相容性最強的CPU散熱器. 因為方正的設計, 完全不用擔心元件干涉問題, 安裝也超方便! 如果, 可以增加更多一些散熱空間, 也保有適當的相容性. 還能再獲得更好的散熱效率... 那你一定要留意到這顆散熱工藝超群的小鋼砲 - Thermalright AXP-100! Thermalright 的包裝風格, 簡單, 乾淨. 完全沒有任何花俏. 側面是產品名稱 AXP-100 HTPC/ITX CPU Cooler 另一面, Made in Taiwan! 台灣製造. 開盒, 最上層的物品是產品使用手冊. 將手冊和配件盒拿起來, 下方則是泡棉完整的保護著散熱器. 白色的配件盒內, 是多平台對應的扣具. 對應Socket LGA 2011/1366/1155/775, Socket FM1/AM3/AM2. 安裝手冊內詳細的介紹安裝方式. 多國語系支持. 搭配的風扇是Thermalright自家的薄扇TY-100. 支持PWM 4pin設計. 12V 0.25A, 轉速定義在900-2500 RPM. 風量 16.0-44.5 CFM 主角登場, AXP-100. 這次在熱導管的結尾處還特別上了Thermalright自家的logo. 6根熱導管, 看看鰭片和熱導管的接合處, 如此工藝只有Thermalright能達到. 散熱器頂部, 漂亮極了. 將散熱器頂起來看, 仔細看一下熱導管和底部接合的地方. 非常工整. AXP-100本體尺寸為 L121.1 mm x W105.47 mm x H44.15 mm 請加多寶來見證這散熱器有多小XD Thermalright 出品的散熱器, 鰭片絕對是整齊劃一. 看那反光的光澤. 即便是用手去撥動鰭片, 也不輕易動搖. 這可是Thermalright最令我欣賞的工藝. 底部有著保護膜, 使用前請移除此膜. 散熱接觸面反射的影像已經說明了, 鏡面設計. 安裝的第一步驟, 在主機版底部的CPU孔位放上配件裡的塑膠墊圈. 然後再放上多平台共用的加強背版. 打好基底以後, 在主機版正面鎖上四顆螺柱. 然後再放上有方向性的框架. 鎖上AXP-100. 感覺非常威武. 換角度特寫. 降低高度特寫. 左側仍保留插線空間. 熱導管巧妙的閃過供電模組. 如果將AXP-100換方向安裝, 在P8Z77-I Deluxe這張主機版會干涉供電模組. 若是要將AXP-100轉為左右方向使用, 需連同底座的框架也轉向. 來張示意圖對照. 框架的開孔需配合AXP-100本體的熱導管方向. 即便是轉向也可以使用, 熱導管也是巧妙的閃過記憶體. 拉近看, 還有一些些距離, 不至於貼背. 這個部份更是閃的漂亮. 熱導管低空飛過I/O輸出側. 換個角度特寫. 轉向的使用的話, 就要看記憶體高度了. 圖片中已經頂到肺了. TY-100合體. 只需在風扇四角鎖上對應的螺絲即可. 拉低角度特寫. 這次有請Antec ISK310-150 友情客串演出. 因為手邊SSD用完, 暫時將框架移除, 塞顆3.5" HDD配合測試. 上蓋! 開始嚴格燒機測試! 此次測試平台. CPU : Intel Core I7 3770K MB : ASUS P8Z77-I Deluxe / ASUS Maximus V Formula Fan : TY-100 / TY-143 首先要說明的. 因為Antec ISK310-150的設計不佳, 將蓋子裝上後, 進風不足造成問題. 經過OCCT軟體拷打, 需降頻才能運作. 若需使用此機殼, 建議側面要加裝8cm fan. 並且把兩顆8cm fan都改為進風方向. 才能解決散熱問題. 進風問題解決後, 來看看悶在機殼裡的嚴格測試吧! 所有設定為主機版預設, 不做超頻. 3.9G執行OCCT. 熱平衡溫度約為65度. 超頻至 4.2G 執行 OCCT測試. 熱平衡溫度約為90度. 再來, 超頻至4.4G 執行OCCT. 熱平衡溫度約為98度. 為了測試這顆AXP-100的性能, 我們轉移戰場. 換至開放平台, 不裝機殼. 主機版也改為Maximus V Formula. 看看這顆小鋼砲可以有多猛的散熱效率. 預設頻率來一發, 3.9G OCCT. 熱平衡溫度約74度. 溫度比裝機殼高, 估計是機殼內兩顆8cm側吹的協助導致. 超頻至4.4G執行OCCT. 熱平衡溫度約87度. 在開放空間下表現果然更好. 因為AXP-100本體附有風扇框架. 允許使用者更換為孔距12cm的風扇. 小弟派出TY-143這顆兇猛的PWM 14cm, 600-2500 RPM. 下面是AXP-100 + TY-143的表現. 平台仍為開放式, Maximus V Formula. 預設頻率 3.9G 執行OCCT. 熱平衡溫度約73度, 看樣子14cm風扇在此階段並沒有得到優勢. 超頻至 4.4G 執行OCCT. 熱平衡溫度約86度. 和TY-100的表現差不多. 關鍵的決勝時刻. 超頻至4.6G 執行OCCT, TY-143存活下來了. 熱平衡溫度約94度. 因cpu體質不佳. 執行過久會跳error. 所以這次的截圖時間較短. 結語 : Thermalright AXP-100 的散熱設計工藝仍是非常漂亮. 鰭片, 熱導管, 堅固程度, 在小弟的評價中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鰭片撥不動的感覺. 跟他牌散熱器比起, 質感完勝. 散熱效能經過實測. 表現非常優秀. 機殼內可以支援到4.4G, 開放空間更能支持到4.6G. 尋找高質感, 散熱性能又強的Cooler, Thermalright 的作品絕對值得讓人推薦! By shihwolf |
引用:
我跟你同一張版子,不過我是用AXP140,建議用此板的用AXP140即可,我用了快一年了這組合非常之不錯啊 |
小弟比較想知道那個機殼台灣那裡買的到 :laugh:
|
引用:
AXP-140 是我個人最愛的Cooler. :like: |
奇怪利民怎麼會採用起鑫賀陸製的油封改良EBR...
超過鰭片範圍的大扇由於中央無風帶,效果不一定理想: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20&postcount=10 |
|
太大顆了
要是鎖上後的風扇高度能限制在1U內就好了 |
引用:
這機殼, 我是直接找原廠的朋友幫忙拿的. 坦白說我也不清楚那裡有賣... :) |
引用:
難怪我在台灣的拍賣找不到 :laugh: |
說到散熱器
有沒有試過把氮化硼塗料噴在上面看看 據說能增進散熱效果 應該蠻適合超頻玩家或無風扇散熱系統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