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CPU如果直接焊在主機板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1717)
|
|---|
CPU如果直接焊在主機板上.....
超頻者天堂 2012/11/26
雖然對一般玩家來說,Intel隔一兩年就換處理器腳位的作法頗引人詬病,如三五年前的LGA1156,到現在Sandy Bridge、Ivy Bridge的LGA1155,玩家不能沿用原有零組件來升級系統性能,在諸多方面來說,方便性都大打折扣,不過再過兩年也許玩家就不會為這種問題煩心。 因為據日本媒體PCWatch專欄作家笠原一輝所發表的文章,Intel 打算在主流市場的次世代Haswell處理器導入BGA封裝,也就是把CPU直接焊死在主機板上,而非玩家所熟悉的LGA觸點式的封裝方式,因此玩家再無享受自行DIY升級樂趣的機會。 遽聞,Intel打算在2014年推出14nm的Broadwell處理器之時引入這樣的封裝方式,屆時所有的主流桌機將會採用BGA方式封裝,即CPU直接焊在主機板上。此外,為了順應市場上對於低功號處理器的需求,Intel也會在Broadwell上採用多晶片模組(Multi-Chip Module, MCM)設計,內含有嵌入的記憶體控制晶片、內顯核心、Wildcat Point I/O控制器…等等,但不是原生支援的SoC設計;同時也會視規格而搭配各種TDP設計,如10W、15W、47W、57W。 而採用BGA封裝的好處在於Intel可以為其合作廠商所推出的平板、超薄筆電、AIO桌機…等等裝置帶來功耗降低的優勢。不過同時間,劣勢也相當顯而易見,因為當BGA封裝成為市場主流,OEM廠商勢必要大量吃下各種型號的庫存,龐大的庫存壓力將可能造成OEM廠商的成本爆增之外,同時自家產線也會變成相當凌亂,玩家可試想同一款主版必須為了要對應不同型號的CPU而有不同的型號名稱,對一般玩家甚或零售通路來說都是相當不便的。 此外,笠原一輝也稱,Intel僅會在主流市場導入BGA封裝,而在高階市場上,如LGA2011腳位的產品仍舊會繼續使用LGA觸點式的封裝方式,藉以區別兩種市場。 雖然改採BGA封裝的缺點相當明顯,不過就目前看來,快速被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侵蝕的DIY市場份額對Intel來說確實是需要較為激進的作法來改善獲利;當然,就目前各種訊息來看,PCWatch專欄作家笠原一輝的文章看似可能性相當低,而且所牽涉的利益十分龐大,我們實在看不出Intel會採用這種方式的必要性…。 總之,各位玩家,咱們看下去∼ -------------------- 這樣做主機板壞掉不就要連CPU都換,價錢不就更貴?? :shock: |
引用:
這樣才能強迫中、低階平台的使用者持續升級,順便蠶食MB業者的利潤,不然Intel現在的暴利及產能利用率要怎麼維持下去 :stupefy: |
如果I社敢這樣玩~~只要A社不跟就好玩了~~
市場份額到時候不知道會變成怎樣~~ |
引用:
坦白說AMD非跟不可,因為SOC化及BGA封裝後可大幅降低整體成本及縮小主機板面積(微型化是更不可擋的趨勢),AMD不跟只會更快出局。 |
這不就是跟顯示卡一樣。 :rolleyes:
|
引用:
你也看主機板廠跟不跟阿 要BGA封裝的NB用的CPU不就是了嗎?這樣做只是減少I社的CPU封裝類型 |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COB嗎!?
可是焊接處的膨脹系數跟熱漲冷縮 怎麼辦!?@_@!? |
[QUOTE=盜鐵人]超頻者天堂 2012/11/26
把CPU直接焊死在主機板上 這種做法早就有過,我用過K7 P2 P3 完全沒有CPU腳座 :p |
弟是覺得CPU焊死在主機板上,對於迷你的All-in-One主機、
甚至筆電影響應該不會太大,這類東西的零件選擇本來就少, 而比起CPU,反倒是記憶體擴充能力可能還比較重要... :ase 至於一般桌面型主機,各種零件升級擴充性本來就較高, 若唯獨CPU不能更換的話,應該真的是件麻煩而奇怪的事 :unbelief: |
這應該只會對DIY市場造成影響,
一般人買電腦可能就是三五年用到壞直接換新的, 可能從來不會拆電腦機殼看內部, 更不會說去換其中的零件。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