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VIDIA獲台積電28奈米優先供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8392)
|
---|
NVIDIA獲台積電28奈米優先供貨
消息來源
多年與台積電保持緊密合作關係的NVIDIA,連月來在執行長黃仁勳首度公開表現對台積電28奈米製程不滿,及不否認未來可能與三星及Global Foundries合作後,據了解,台積電近期釋出誠意,將NVIDIA列入28奈米優先名單中,讓NVIDIA能如期在5、6日發布多款28奈米繪圖晶片,與先前頻釋出轉單消息的高通(Qualcomm)可望逐步排除缺貨問題,有吵有糖吃作法也讓仍在排隊等候的其他晶片業者有些錯愕。 受到台積電28奈米製程不足問題,NVIDIA於3月底所推出的499美元首款28奈米高階GeForce GTX 680出現缺貨問題,讓已準備大炮的NVIDIA完全無法大展身手,使得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關係良好的黃仁勳首度公開指責台積電28奈米製程拖累NVIDIA反攻大計,對於市場所傳出的可能將訂單移轉三星及Global Foundries的傳言也不否認,保留未來合作想像空間。 然在近期台積電釋出誠意後,保證全面支援下,NVIDIA可望紓解缺貨問題,4月底所揭露號稱新一代卡王的GeForce GTX 690雙核心繪圖卡登場,以及緊接著將推出的GeForce GTX 670、GeForce 610等多款新品,供貨將相當正常,全面回擊超微Radeon HD 7000系列。 而有吵有糖吃,也讓不少正在排隊要28奈米產能的業者頗有微詞,此情況與先前頻釋出轉單訊息的高通一樣,均取得台積電優先保證。據了解,由於台積電28奈米產能有限,勢將排擠其他客戶。 黃仁勳親自上陣解決28奈米產能問題後,近期動作頻頻,不僅選擇在自家所舉行的大陸遊戲群英匯中,親自發布GeForce GTX 690雙核心繪圖卡外,也出席在上海召開全國認證店代理商大會,顯見大陸一級戰區地位。 另外,NVIDIA也將在5月14~17日舉行年度GPU技術大會(GTC),包括超過200場技術會議,鎖定研究員、開發者以及技術人員,邀集全球各地眾多領域的領袖,一同探討GPU帶動的突破成果,其中,並將召開新興企業高峰會(ECS),讓各界有機會了解新興公司如何運用GPU來加速現有應用,並展出在各領域中運用繪圖處理器的密集運算威力的多項技術,包括手勢與臉部辨識軟體、雲端運算、生物醫學視覺化、以及數位產品置入行銷等領域。 而在6月登場的台北COMPUTEX,黃仁勳也將親自出席宣傳新一代28奈米GPU及Tegra 3在超級手機、平板電腦及車用電子應用最新進度,然隨著NVIDIA為WOA平台(Windows 8 On ARM)成員,NVIDIA的Windows 8平板電腦及未來進入NB平台的開發進度備受關注。 |
罵了半天是為了這個?? :laugh:
|
優先給量大的客戶本來就很正常,但是缺貨問題短期內解決不了。
|
有在消毒是很高興啦,兩百美元以下的市場還是一灘死水,麻煩nvidia爭氣一點好嗎?
|
引用:
為什麼要爭氣? 現在高階市場供不應求產能又只有這些當然是先敲高階玩家的盤子, 中低階反正還有舊核心可以慢慢清庫存... 然後現在做出來核心有瑕疵的還可以打下來等著後面作成中低階卡出貨一舉數得啊! 黃董表示: 嫌貴不要買? 供不應求的時候已經是賣方市場了QQ |
引用:
GK107都拿去給筆電用了(GT640M LE、GT640M、GT650M、GTX660M),GK106都沒有消息 |
TSMC很搶手的 :flash:
只是現在GTX 670比680貨多不知道是哪招... |
引用:
就像樓上說的,產能有限,一定是先出毛利高的產品。 GK106開始撒sample了,再等幾個月吧。 |
引用:
相當奇怪而且有趣的文章,NV本來就是台積優先客戶,難道這篇記者以為28奈米後面有一百多家廠商排隊嗎?玩得起28的設計公司沒幾家了,隨便寫寫,感覺好像後面一大堆,28吃緊絕對是沒錯,但不是一大堆公司排隊造成,而是前面這幾家的量都非常的大引起,NV優先 其他客戶一堆COM結尾的公司還不跳腳?而且講難聽一點,轉單? 你以為跟7一樣嗎?感覺7不爽去隔壁全家就可以了嗎?天真。三星能力還不清楚,去GF保證不用一年好不容易幾年來從AMD贏來的優勢全部輸光光。 |
引用:
680缺缺角角的打下來的就變成670啊~ :as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